閩江貫穿福州,最終在長樂入海。
在福建民間,流傳一句話:“日本人怕福清人,英國人怕連江人,美國人怕長樂人。”長樂人出國的首選地就是美國,特別是紐約。他們到了紐約以后,便居住在緊挨著唐人街的偏僻住所扎堆住下來。最終把唐人街變成福建街。在唐人街的中餐館,福州話是通用的語言。長樂人看準了華人市場,一個個傳幫帶地開辦起了中餐外賣店。一般一個人或者夫妻二人,最多雇幾個幫手就開辦起來,所以遍及紐約5000多家中餐外賣商店,90%是長樂人開的。
到了春節的時候,長樂人當然會舞龍舞獅。他們從主神的部將選出塔骨,進行大規模的祭祀活動。這樣的祭祀由廟宇祠堂進行,如果在海外,則是當地的著名同籍貫生意人。他們準備貢品、上香和鞭炮,非常虔誠地祭拜和巡游塔骨神像。還有對主神開光的金身擲杯活動。塔骨襯托主神。這些民間信仰游神成為一種民俗活動。祭拜的神仙大概是道教相關的趙世子、張世子、童子孩兒弟、長郡主、張二世子、華光大世子、哪吒、趙子龍、馬夫、小太子、保長公、八爺之類的人。在媽祖廟、玉田山、湖景村、沙塘、南厝村、岱嶺這樣的典型地名和氛圍中,幾百位神靈依次走過,還有免費的海鮮粥等。如果是在唐人街,這樣的春節游神有礙于其他民族例如韓國人日本人等顯得沒那么集中,但仍然是唐人街首屈一指的大規模慶祝活動。
每一位親屬途徑每一個村都能免費吃喝。福建人的好客令人印象深刻。食物魚丸、肉燕、咸粥、海鮮粉等等,村民對所有的游客都很熱情。海報上印著的“熱烈歡迎各位外地游客前來領取免費點心”令人感到一些可愛的習俗,這樣的海報如:
“熱烈歡迎各位外地游客前來領取免費點心!領取時間:當日下午3點至8點正止供應食品:濟公肉丸子、正宗三鮮燕、糯米多味粥、農夫山泉水”
還會標上數量:“肉丸子150斤,三鮮燕150斤、山泉水100箱”和寫上配方:“糯米粥主料優質糯米120斤,配料鮮五花肉50斤,花生仁30斤,蛤蜊干10斤、蝦皮干10斤、大白菜100斤、調味料等”
最后約束一下領取道德:“每人一份,供完即止,溫馨提示:請大家用餐后隨手將一次性餐具丟入垃圾桶內,謝謝合作!厚福鄉鳳井塘啟”
特別豪爽的一種風格躍然紙上。
大頭娃娃和神仙們敲鑼打鼓,在這些英國、美國、日本這樣的國家領土上顯得自豪而市井但具有中華情懷。仔細考證這些游神中的主角----神仙們,例如:
媽祖,是公元960年三月廿三出生于福建莆田湄洲島,987年九月初九因為救助漁民而不幸遇難。
臨水夫人陳靖姑(767-791)是福州倉山下渡,拜許真人為師,能降妖伏魔,扶危濟難,24歲時施法求雨抗旱,為民除害而殞身于古田臨水。人們親切地稱她為“奶娘”、“娘媽”,在人們的心中,她有著不可替代的“慈母”形象。
清水祖師陳普足(1044-1102)施醫濟藥,修橋造路,為民眾所景仰。他的事跡廣泛流傳于臺港澳東南亞地區閩南人聚居地。在新加坡、馬來西亞、印尼、緬甸、泰國、菲律賓、越南也供奉清水祖師。
大道公保生大帝吳華基(979-1036),世代行醫采藥,成為醫德醫品極佳的民間醫生。吳真人在龍池巖采藥不幸跌落山崖仙逝。在大陸、臺灣和東南亞,有2000多座供奉吳真人的保生大帝廟宇,是我國歷史上最著名的閩南醫神。他是福建閩南、廣東潮汕、中國臺灣香港澳門東南亞和大陸十大姓氏之一吳氏后代信奉的道教神祗。在廈門、漳州紀念他的民俗活動室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圣王公陳元光(657-711)是唐代大臣歸德將軍陳政之子,永隆二年(681年)漳州刺史。他治閩有方,戰死沙場,追贈臨漳郡侯,殉職后歷朝褒封22次,成為忠毅文惠、開漳圣王,成為保境安民的守護神。僅臺灣就有360多座開漳圣王的廟宇。漳州開漳圣王廟宇251座。海內外開漳圣王信眾達到2000多萬,他成為閩南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臺灣同胞的主要民間信仰之一。在閩、粵、豫南、浙南、臺灣、香港、澳門等地,以及馬來西亞、新加坡、泰國、緬甸、越南、菲律賓、印度尼西亞等華人聚居區歷年舉辦。
閩太祖王審知,河南光州固始縣人,五代十國閩國開國國君,威武軍節度使王潮的弟弟,“開閩三王”之一。他在925年去世,終年64歲,宋太祖賜匾尊曰“八閩人祖”。為趙匡胤所景仰。在福州鼓樓區慶城路王審知故居,后被后人修為祠廟。王審知故居也成為FJ省對臺交流基地。在福建、浙江、臺灣的宗親和信眾代表,共同參與了“紀念開閩三王入閩1136年暨辛丑年閩臺連線共祭開閩三王大典”。
林公忠平王(1197-1269),宋寧宗慶元四年3月16日,原名林祖洹,打虎制獸,治病救人,除暴安良,被稱為忠平王。他的祖殿建于1513年,位于FJ省周寧縣瑪坑鄉杉洋村,是福建周寧杉洋人每年定期舉辦林公誕辰祭和林公民俗文化旅游節的基礎。
還有吳媽、三忠王、青山王、張公圣君。且聽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