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之所以神奇,是因為國共兩黨都在此有大量社會關系。一衣帶水,絞殺也格外慘烈。
例如萍鄉。
方志敏烈士1924年入黨,后來成為閩浙贛地區的省高官和軍區司令員。他帶領紅十軍北上抗日,被捉捕。1935年在獄中被殺害,享年36歲。
方志敏比毛澤東主席參加革命還要早,他和毛主席、彭湃一起被稱為三個“農民大王”。方志敏是弋陽人。
值得一提的是,1937.7.7前后,日軍的鐵蹄也在JX省不斷踐踏作亂.江西幾乎是日軍全面侵華戰爭的第一站。1937.8.15,日軍全面空襲南昌,到第二年夏天,日軍投彈1559枚,轟炸德安縣,將防空洞內人員全部炸死。死亡三萬余人,傷五千余人。
全部抗戰期間,日軍造成JX省男性死亡20萬人、女性八萬人、兒童死亡四萬余人。
除了近代,歷史上的江西總是遭到各方勢力的洗劫,例如太平天國時期江西一直是清廷和天國的對抗前線。京廣鐵路走湖南,京九鐵路1990年代才修好。因此江西的經濟一直處于被抑制的狀態。
九江到九龍,走的是京九鐵路。京九鐵路經BJ-廊坊滄州衡水邢臺-聊城濮陽菏澤商丘-亳州阜陽信陽黃岡-九江南昌宜春吉安贛州-河源惠州東莞深圳香港。
公眾對九江有什么印象,大概是那年1998年大洪水。軍民一心來抗災的場景。
九江,又稱潯陽,不知道為什么讀到這里總是想到《水滸》里面的宋江。沒錯,怒殺閻婆惜的地方就是江州潯陽樓,江西九江。
南宋岳飛也生活在九江過。九江是知名的三大茶市(漢口、福州、九江)也是知名的四大米市(無錫、長沙、蕪湖、九江)。
“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當你真的到達廬山瀑布你發現,古詩里寫的都是真的,古人誠不欺我。
廬山會議和美廬別墅都在這附近。1937年國共合作抗日,1946年馬歇爾八上廬山勸國共不要內戰,1959年廬山會議擴大經濟發展都是在此。一座廬山,說盡了頒布中國近代史,它接彭澤、瞰長江,連吳楚、接鄂軍使節,有匡衡結茅。連接鄱陽湖南極贛粵,揚子江西聯巴楚,廬山東來紫氣,九江城北開樓船。陶淵明悠然見南山,李白寫日照香爐峰,白居易人間四月芳菲盡,蘇東坡題西林壁,周敦頤獨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是美麗的廬山,結合詩、儒、吏、仙的主要特點,令人感到多姿而渾然一體。
正所謂:山雨已來風撼樓,重溫舊事溯源流。輕看游擊藐邊界,急欲興師下省州。延水那邊無舸櫓,太行脊上有山頭。春秋三十匆匆過,風雨來時不一舟。周郎意氣永興嘆,拋卻瀟湘第一官。舉世沉冤皆大白,當年遺愿可長安。桃符舊歲翻新歲,流水前瀾讓后瀾。知己平生能得幾?心香燃盡淚闌干。
而廬山牯嶺東谷,有一條蜿蜒而來又蜿蜓而去的長沖河。在長沖河畔,有一座掩隱在一片綠蔭深處的英國券廓式的別墅——“美廬”。它是廬山所特有的一處人文景觀,它展示了風云變幻的中國現代史的一個側面。“美廬”,曾是一處“禁苑”,它日夜被包裹在漂浮的煙云中,令人神往,又令人困惑。如今,“美廬”敞開它的真面目,以它獨有的風姿和魅力,吸引著海內外的游人。“美廬”,與世紀風云緊密聯系。廬山軍官訓練團的創辦;國民黨圍剿中央紅軍計劃的炮制;第二次國共合作的談判;對日全面抗戰的醞釀和決斷;“八一三”文告的出臺;美國特使馬歇爾八上廬山的“調處”……這些令人矚目令人回顧的歷史事件,無疑將這座小樓推上了顯赫而又迷離的境界。
“美廬”,曾作為蔣介石的夏都官邸,“主席行轅”,曾是當年“第一夫人”生活的“美的房子”,演化出的歷史軌跡,有魔影,也有過光燦;有鬧劇,也有過正劇;有政治的冷酷,也有生活的溫馨……無疑予人視覺上心理上一種潛在的誘惑,無疑令人浮想翩躚。廬山的別墅洋洋大觀,而“美廬”是其中的佼佼者。這幢別墅的內部布局,能夠充分體現家庭溫馨氣氛的建筑功能,別墅及庭園的整體設計和營造,充分體現19世紀末產生的“花園城市”的美麗構想。
這幢別墅始建于1903年,由英國蘭諾茲勛爵建造,1922年轉讓給巴莉女士。巴莉女士與宋美齡私人感情頗深,1933年夏,巴莉女士將此幢別墅讓給蔣介石夫婦居住,1934年巴莉女士將這幢別墅作為禮物,贈送給宋美齡。從此,宋美齡成為了這棟別墅的主人。這幢別墅,前臨長沖河,背依大月山,坐落的位置,形如安樂椅。蔣介石很喜歡這里的環境,視為風水寶地。在他的眼中,“背山面水”正符合中國風水學說所推崇的格局。蔣介石夫婦很喜歡這里的恬靜、秀美,而宋美齡名字中也有一個“美”字,于是將這幢別墅命名為“美廬”。從此,神秘的面紗便形影不離,將這幢別墅整整籠罩了半個世紀。話說“美廬”庭園,可謂薈萃廬山珍木異卉,滿目蔥茂,溫馨撲面。庭院石攔旁的金錢松,高俊挺拔,樹高30米,為廬山最高大最古老的金錢松。別墅四周的廬山松,蒼勁偃蓋,虬枝屈鐵,不時傳來松濤陣陣。牯嶺玉蘭,早春怒放,花色潔白,散發著幽幽清香;廬山結香,噴黃吐華密密似球的花,溢滿枝頭;箬竹叢叢,露珠滴翠;衛矛枝橫,暗藏箭羽。盛夏時節,依攀墻垣的凌霄花,紅英灼灼,凌空抖擻;“五爪金龍”橙黃的花瓣上酒落著斑斑紫丹,花瓣遒勁似龍爪。入秋之后,被譽為“活化石”的鵝掌揪,那形似鵝掌的葉片,被染成一片金黃;五角楓,一樹烈焰,飛霞流丹;而雞爪槭,更是紅得透明,紅得燦爛……
“美廬”的庭園營構,以遵循自然風貌為最高宗旨,不著意人工的修飾,而是注重因形就勢的精心布置。一條小徑巧妙地依著景物而迂回環繞,使人得以細細觀賞,慢慢品味。庭園中有一天然裸露石丘,上面鐵鐫刻著“美廬”二字,左下刻有“中正題”,這是蔣介石于1948年8月親筆題寫。可以說,這塊摩崖石刻,既是這幢別墅庭園的“點睛”之筆,也是蔣介石夫婦對“美廬”的鐘愛的歷史印跡。再觀那別墅,映入眼簾的是一片綠色的世界,綠門、綠窗、綠欄、綠柱、綠廊,而屬于建筑第五立面的屋頂,也漆成了墨綠色,而連那原先的灰褐色石墻,也因“爬墻虎”、美國凌霄爬滿而終成綠色,予人靜謐安寧而又清新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