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流
顧逸回到一線城市后,便開始默默關注公司內部的調崗信息。他在工位上敲代碼時,屏幕右下角常彈出省內分部的招聘推送,每一次都讓他的手指在鍵盤上短暫停頓。午休時,他獨自坐在茶水間,對著手機里林曉發來的家鄉晚霞照片發呆,茶水涼了又續,始終拿不定主意該如何向主管開口。
而林曉這邊,生活的壓力也悄然逼近。文化館的文化節活動圓滿結束,但緊接著便是籌備年末的非遺展覽。她每天周旋在老藝人、贊助商和媒體之間,手機里存著上百條未讀消息。有天深夜加班,她收到母親發來的語音,長達兩分鐘的內容里,全是親戚介紹的本地相親對象。“隔壁王阿姨家兒子是公務員,知根知底的……”林曉關掉語音,望著窗外漆黑的夜色,眼眶發酸。
一個周三的傍晚,顧逸在公司樓下便利店買便當,突然接到主管的電話:“小顧,新項目組缺個技術骨干,上頭點名讓你上,接下來三個月可能要常駐深圳分部。”便利店暖黃的燈光下,顧逸捏著飯團的手微微發抖,他想到抽屜里那份還未提交的調崗申請,最終只說了句:“好,我準備一下。”
當晚視頻通話時,林曉察覺到顧逸的異常:“你臉色好差,是不是又熬夜了?”顧逸強撐著笑,把便當盒舉到鏡頭前:“看,今天吃了西蘭花,很健康。”但他不敢直視林曉的眼睛,生怕被她看穿自己的猶豫。
與此同時,文化館安排林曉接待一位從BJ來的文化策劃人。對方叫陸川,戴著金絲眼鏡,舉手投足間透著成熟男人的優雅。他對林曉的工作能力贊不絕口,還主動提出幫忙引薦行業資源:“小林,以你的才華,不該困在小城市。”這句話像根刺,扎進林曉心里最柔軟的地方。
周末,顧逸頂著暴雨去給林曉寄她最愛的鳳梨酥,快遞單上的字跡被雨水暈染得模糊不清。回到家,他發現林曉朋友圈更新了張合照——她和陸川站在文化館展廳前,配文是“感謝陸老師的指導”。顧逸盯著照片,手指無意識地摩挲著手機邊緣,指甲在玻璃屏幕上劃出細微的聲響。
深夜,林曉收到顧逸的消息:“那個男人是誰?”她握著手機坐起身,窗外的蟬鳴聲此起彼伏。“是合作方,你別多想。”她回復道。可消息剛發出去,顧逸的視頻通話就打了過來。畫面里,顧逸的臉被電腦屏幕的藍光映得慘白,背景是堆滿泡面盒的書桌。
“林曉,我要去深圳三個月。”顧逸突然說。
林曉愣住了,聽筒里傳來電流的雜音:“你不是說要調回來嗎?”
“臨時安排,我拒絕不了。”顧逸的聲音沙啞,“但我保證,項目結束就……”
“所以我們還要繼續異地?”林曉的聲音帶著哭腔,“顧逸,我每天被催著相親,被說‘女孩子別太拼’,你卻連視頻都經常接不上!”
爭吵聲驚醒了隔壁房間的父母,母親敲了敲門:“曉曉,大半夜的怎么了?”林曉慌忙捂住話筒,壓低聲音說:“先不說了。”掛斷電話后,她蜷縮在床上,淚水浸濕了枕頭。
顧逸在深圳的酒店里,盯著天花板發呆。空調發出輕微的嗡鳴,他摸出手機,反復翻看和林曉的聊天記錄。那些曾經甜蜜的對話,此刻卻像鋒利的刀片,劃得他心口生疼。凌晨三點,他鬼使神差地給陸川發了條好友申請,驗證消息寫著:“我是林曉男朋友。”
第二天,林曉在辦公室收到陸川的提醒:“你男朋友加我了。”她的心猛地一沉,打開手機,發現顧逸的頭像安靜地躺在通訊錄里,對話框還停留在昨晚的爭吵。她正猶豫要不要聯系顧逸,陸川卻遞來一杯咖啡:“有時候,人得為自己活一次。”
這句話讓林曉陷入了深思。她想起大學時的夢想,是去更大的平臺施展才華,而不是困在小城相夫教子。可如今,愛情和理想似乎成了一道無解的選擇題。她翻出顧逸之前發來的省內分部招聘鏈接,那些被她默默收藏的崗位,此刻都蒙上了一層灰。
中秋前夜,顧逸偷偷從深圳趕回林曉的城市。他站在她家樓下,望著亮著暖黃色燈光的窗戶,手里提著早已涼透的鳳梨酥。突然,他看見一個男人的身影出現在陽臺上,替林曉掛上了紅燈籠——是陸川。月光下,陸川仰頭和林曉說話,臉上帶著溫柔的笑意。
顧逸捏緊了紙袋,指甲深深掐進掌心。他轉身走進夜色,手機在口袋里不停震動,是林曉發來的消息:“顧逸,我們談談吧。”可他只是把手機調成靜音,在便利店買了罐啤酒,坐在江邊的長椅上獨自喝到天亮。江面上倒映著破碎的月光,就像他此刻支離破碎的心。
而林曉在陽臺上,望著空無一人的街道,淚水打濕了新掛的燈籠。她原本想告訴顧逸,自己決定去BJ參加陸川推薦的培訓項目,也想聽聽他對未來的真實想法。可電話無人接聽,消息石沉大海,她突然覺得,這段感情就像攥在手里的沙,越用力,流失得越快。
國慶假期,林曉的父母開始頻繁安排相親局。她麻木地應付著,聽著那些千篇一律的自我介紹:“我有房有車,工作穩定,適合結婚。”有次在餐廳,她偶然遇見大學同學,對方驚訝地說:“你和顧逸不是還在一起嗎?我看他朋友圈,好像和深圳的女孩走得很近。”
這句話如同一記重錘。林曉顫抖著打開顧逸的朋友圈,最新動態是三天前,照片里他和同事們聚餐,身旁坐著個短發女生,笑得格外燦爛。她退出界面,發現自己被陸川拉進了一個BJ文化項目組的群聊,群公告寫著:“10月15日啟程,期待與各位共事。”
深夜,林曉給顧逸發了最后一條消息:“我們分手吧。”發送成功的瞬間,她感覺心里某個角落轟然倒塌。窗外下起了小雨,她蜷縮在沙發上,聽著雨聲,回憶著和顧逸的點點滴滴——圖書館里的相遇、社團活動的歡笑、畢業時的承諾,此刻都成了扎在心頭的刺。
顧逸在深圳收到消息時,正在項目慶功宴上。手機屏幕的冷光映在他蒼白的臉上,周圍同事的歡呼聲突然變得遙遠。他沖進洗手間,對著鏡子狠狠扇了自己一巴掌。水龍頭的水嘩嘩流著,他顫抖著回撥電話,卻只聽到冰冷的提示音:“您撥打的電話已關機。”
當林曉拖著行李箱站在高鐵站時,陸川來送她。“后悔嗎?”他問。林曉望著遠方,輕聲說:“不試試,怎么知道對錯?”列車緩緩啟動,她望著窗外熟悉又陌生的城市,淚水模糊了視線。而此刻的顧逸,正瘋狂訂著回林曉家鄉的車票,他終于下定決心放棄深圳的項目,卻發現自己連挽回的機會都已失去。
秋風卷起站臺的落葉,兩個相愛的人,在現實的洪流中漸漸走散。但生活不會停下腳步,那些未說出口的遺憾、錯過的時機,都成了青春里最痛的烙印。他們不知道,在未來的某一天,命運是否還會讓他們重逢,而那時,他們是否還能拾起曾經破碎的愛情,重新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