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昭四年三月二十,卯時初
洛水東岸的晨霧如紗幔低垂,將蘆葦蕩籠在一片朦朧的青灰色中。衛媔策馬穿過及腰的葦叢,蟾綠色斗篷的下擺掃過凝露的草葉,發出細碎的沙沙聲。她抬手拂去眉間水汽,指腹觸及腰間的青玉連環佩——玉面刻著的“謝“字紋路已被摩挲得發亮。
遠處河面浮著半截斷裂的轎桿,朱漆上釘著的三支羽箭箭尾尚在顫動。衛媔勒馬停駐,忽見蘆葦深處一抹杏色衣角——是衛朝那日離府時穿的衣裳!衣料上沾滿淤泥,袖口金線繡的云紋卻仍泛著微光,仿佛主人剛剛脫下。
“湛湛江水兮上有楓,目極千里兮傷春心。“袁若鬼魅般的聲音自霧中浮來。她今日著了件雨過天青色曲裾深衣,衣擺銀線繡的流云紋在晨光中若隱若現。左眼尾那顆淚痣被水汽暈染,襯得面容愈發清冷。見衛媔凝視斷轎,她忽然從袖中取出一方素帕——帕角繡著的“芷若“二字旁,新添了道血指痕。
“衛姑娘可知道,這轎桿上的箭...“
話音未落,蘆葦蕩深處突然傳來衛妤的尖笑。
---
辰時正,潁川城樓
朝陽將城墻的陰影斜切在街道上,如同潑墨。衛媔立在雉堞旁,看著城內騰起的黑煙——太尉府親兵正在焚燒衛宅的東跨院。一片焦黑的紙頁被風卷上城頭,粘在她袖口,依稀可見“朔方軍械“四字。
“熛火燒城,煙塵蔽天。“
衛朔今日未著官服,一襲靛藍箭袖深衣更顯肩寬腰窄。略帶英氣的眉宇間凝著寒霜,腰間那柄形制古怪的短劍正在鞘中輕顫。見衛媔望向煙柱,他突然用劍鞘挑起她腰間玉佩:“三妹妹可知,這玉上的'謝'字紋,實則是前朝鳳翔軍的密符?“
玉佩翻轉間,日光穿透玉質,在地上投出個清晰的鳳凰影——與青玉棺內的紋飾一模一樣!
衛媔尚未答話,城外官道突然塵土飛揚。一隊玄甲騎兵疾馳而來,為首者高舉的旌旗上,“朔方“二字被晨光鍍得猩紅。
---
巳時二刻,太守府地牢
潮濕的霉味混著血腥氣在甬道中翻涌。衛媔跟隨獄卒穿過鐵柵欄,火把照見墻面上無數抓痕——最新那道里竟嵌著片石榴紅的指甲蓋。
康氏蜷縮在牢房角落,原本精致的盤發散落如枯草,金鳳步搖的珍珠串斷了線,渾圓的珠子滾在血泊中。見衛媔進來,她突然撲到柵欄前,鑲寶石的護甲刮擦鐵柱發出刺耳聲響:“賤人!你們謝家的血脈都該死!“
她山根處那顆小紅痣隨著猙獰的表情扭曲,竟似滴血般鮮艷。衛媔不動聲色地將青玉棺拓印按在柵欄上,康氏突然僵住——拓印角落的鳳凰紋旁,赫然是她年輕時的畫像!
“非我族類,其心必異。“衛媔輕聲道,“所以繼母在父親茶中下曼陀羅,是為掩蓋家母的真實身份?“
康氏癲狂大笑,腕間佛珠“噼啪“斷裂:“那個前朝余孽也配...“
話未說完,她突然掐住自己喉嚨,指縫間滲出黑血——竟與衛妤香囊中的毒粉同源!
---
未時末,洛水渡口
殘陽將河水染成金赤,袁若立在烏篷船頭,緋紅嫁衣被風吹得獵獵作響。她眼尾淚痣在斜照下宛若血珠,懷中紫檀匣子散發著幽幽沉香氣。
“無言不讎,無德不報。“她掀開匣蓋,里面躺著對金鑲玉長命鎖,“衛姑娘可認得這個?“
鎖片“咔嗒“彈開,露出夾層中的羊皮殘卷——竟是朔方軍火器庫的密道圖!衛媔尚未細看,蘆葦叢中突然射出支冷箭,正中袁若肩頭。
血濺在長命鎖上,“芷若“二字突然褪色,露出底下鐫刻的小字:
“永和三年,雙生棲梧“
---
申時三刻,廢院梧桐
暮色將枯井籠在陰影中。衛妤倚著梧桐樹干,石榴紅裙裾沾滿泥漿。她山根處的小紅痣隨著急促呼吸起伏,染著丹蔻的十指正瘋狂刨挖樹根。
“玉出于昆山,珠生于江海...“她嘶啞著嗓子念叨,突然挖出個陶罐,“找到了!“
罐中不是預想的珍寶,而是捆扎整齊的信箋——每封落款都是“瑤“,筆跡與謝夫人批注《楚辭》的如出一轍。
衛媔剛拾起最上面那封,衛妤突然尖笑著將火折子擲向枯井。火舌竄起的剎那,井底傳來詭異的“咕咚“聲,仿佛有什么東西被驚醒了...
---
酉時末,紫藤苑
燭火將信箋的影子投在墻上,字跡如群蟻排衙。衛媔用銀簪挑開火漆印,里面掉出片梧桐葉脈書簽,葉面上用針刺著:
“媔兒若見,速焚此信“
窗外驚雷炸響,照見銅鏡中詭異的一幕——衛媔眉心突然浮現出與袁若一模一樣的朱砂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