晌午過后,姜清月如往常一樣,準備洗刷碗筷。
如往常不同的是,今日伙房來了一位嬤嬤,她未見過,并不認得,只是單純的行了禮。
“姜清月,你是姜清月嗎?我是大娘子院里的張嬤嬤,收拾一下,隨老奴去一趟海棠院。”
海棠院?大娘子的院子。
姜清月點點頭,朝張嬤嬤又拂了一禮,應了聲是,隨后簡單收拾了一下,同夏秋囑咐了一聲,便同張嬤嬤一塊往海棠院走。
一路上,她想著,應該是自己昨日做的糕點得了大娘子賞識,該是要賞賜些什么,以往院里的丫鬟小廝,若是得了主人家的賞識,便會被賞些銀錢,前些日朱大哥便得了大少爺的賞銀。
步子也不自覺的邁的大了些。
不到片刻,便到了大娘子的院落。
進了海棠院,院中小池塘里面的荷葉開的正綠,她行走一邊的長廊下,跟著前面的張嬤嬤。
進了正堂。
姜清月是第一次見大娘子,相比丫鬟嬤嬤來說,還是頭一回見大戶人家的主母。
王氏身著錦繡華服,衣袍上一朵牡丹花栩栩如生,梳著高髻,頭上插著兩只金釵,妝容也是雍容大氣。
王氏打量著來人,十六七的小丫鬟,個子高高的,瘦瘦的,皮膚倒是有些蠟黃,不算白皙,模樣倒是眉清目秀,看著可人。
“昨日的果子可是你做的?”王氏聲音如玉,大家風范。
姜清月見大娘子問話,先行了一禮,“婢女見過大娘子,大娘子妝安!”
“回大娘子,正是婢女做的。”
“味道倒是好的,后日老爺壽辰,你多做一些,到時府上來了賓客也好嘗嘗鮮,需要什么找張嬤嬤多多備上些。”
“婢女謝過大娘子夸贊,一切都聽大娘子的吩咐。”
空氣安靜了片刻,姜清月低著頭,怎么都不說話呢?這會不該到賞賜的環節嗎?怎么半天都沒動動靜。
“你也別老是將頭的低著,我又不是洪水猛獸。”王氏打破寂靜,語氣輕松,轉而又朝張嬤嬤道:“張嬤嬤。”
“老奴在。”
“去,把我廂房的那只箱子抱過來。”王氏吩咐著。
姜清月此時也聽吩咐,將頭抬了些許,在聽到王氏方才說的,把箱子抱過來……
箱子?
那就是不是賞一個銀錠子那么簡單,怕是要多賞幾個。
想到此處,嘴角盡量往下壓,滿眼都滾著金錢。
錢!
可真是個好東西呀!
待張嬤嬤取回箱子來,姜清月瞪大雙眼,哇哦~好大一只,她待會兒要怎么拿回去?重不重呀。
在現代都是紙幣,后來便是手機上冰冷的數字。
這銀錠子可是頭一回見呢。
原本喜滋滋的姜清月,待大娘子出聲后,宛若一盆冷水交了下來。
只見王氏打開柜鄉,從里頭取出一間斗篷來,天青色的顏色,是個趁膚色的好顏色,她摸著料子說道:“這是前些日子得到的一件好衣裳,天絲棉的,材質算是拔尖,這顏色太過稚嫩,想著哪天送人,我瞧著,你倒是挺適合的。”
“張嬤嬤,把這件斗篷,給了這小丫頭。”
啊!
為毛不是銀子,這衣裳值錢嗎?
姜清月露出公式化的微笑,“婢女謝過大娘子賞賜。”
也罷,總比什么都沒有強。
她接過張嬤嬤遞來的斗篷,笑容燦爛。
“咳咳……”王氏突然一陣咳嗽,張嬤嬤緊張問道:“大娘子莫不是感染了風寒?我這就吩咐人去街上請大夫。”
風寒?
她這副身子的原主可不就是風寒喪的命,在這個封建且科技不發達的時代,一場小小的風寒便能要了人的性命。
她瞧著面前慈眉善目的大娘子,心中不免有些同情。
“無妨,上火罷了。”
見大娘子這么說,她便放心了。
不過上火,喝點綠茶倒是去火極佳。
“大娘子,院里可有綠茶?喝些綠茶倒是去火的良藥。”
見大娘子擺手,張嬤嬤在一旁解釋道:“大娘子倒是不太愛喝綠茶,嘴里嫌苦澀,平日里除了喝溫水,偶爾還能喝些果子引。”
“婢女倒是學過泡茶,嘗著倒是有一絲甘甜,要不給大娘子泡來一杯試試?”
姜清月趕忙毛遂自薦,到時候若是喜歡,這回總得賞些銀子吧。
碎銀子也行,銅板也行。
王氏聽聞,倒是覺得可行,她近日來上火,喉嚨都開始發癢了,難受的緊。。
想來這小丫鬟果子做的好吃,泡茶或許也能與眾不同呢。
便點了點頭,張嬤嬤幫著喊來月香,“你帶她去小廚房,給大娘子泡壺茶來嘗嘗。”
“是。”月香就在門口廊下,張嬤嬤一喚,她便來了。
姜清月將手中的斗篷先交給了張嬤嬤幫忙存著,免得在小廚房給弄臟了。
月香在一旁看著抿了抿嘴,有些羨慕。
月香領著姜清月拐進了一旁的小廚房,沒有過多的陳設,幾個小爐子,兩張桌子,和一排柜子。
她是個熱心人,幫著準備茶杯,又拿出了兩包茶葉。
“姜姑娘,這是龍井茶和碧螺春,你瞧瞧,要用哪種泡茶比較好?”
對方聲音細軟,看著和她年齡倒是相仿,不過人家是府里得老人,她一個新來的,便尋了了個親切得稱呼:“多謝月香姐姐,你是大娘子身邊得力得大丫鬟,往后我便稱你為姐姐可好?”
月香淡淡一笑:“好啊,姜妹妹。”
她低頭打開桌上的兩包茶葉。
一包茶葉,卷曲成螺,每顆茶葉裹著白白的茸毛,湊近聞著香氣清幽,想是品質較好的碧螺春。
如果沒記錯的話,在北宋期間,碧螺春應該是貢茶,看來這員外府有點派頭,估計是哪個權貴送的。
另一包茶葉,色澤鮮嫩翠綠,芽葉扁平光滑,聞起來也是清香持久,也是品質不錯的龍井。
姜清月挑眉,看來這楊家家底不錯。
她掂量了一下,選了龍井。
月香已是麻利的燒上了熱水,回過頭來見她一臉認真,心中轉了轉心思。
方才在廊下,她都聽仔細了,昨日送來的糕點,竟是她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