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作者本人對生活感受所記的總結。日記能概括人的一天,記錄人生最幽微的喜怒哀樂。而我不僅想寫下生活,更是想從中探尋規律,以此更好地適應環境。
我是一個正常的精神病患者,總認為自己有病。但具體有沒有,我不知道,還需專家來定奪。
我能明顯地感受到自己的心理變化,那不是焦慮帶來的間歇心理反饋,而是一直在潛滋暗長的幽靈帶來的“躍龍門”式的心理反饋。
我不清楚它具體是什么,但它的確在使我麻木、腦袋空空、記憶力變差、沒有長久的情緒與感情、感受不到情緒與感情等。
它不利于我按照我所想要的生存方式去生活,它只利于快速適應陌生環境與情緒調節。
em……有點像“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狀態。這是很多人夢想的東西,但它有些過于超前而不適應現在的我。而且,它還在一點點侵蝕我的情緒,感情,記憶與思想。
它的成長也是我有目共睹的。
從一開始的潛伏期到生長期再到現在成長為可以吞噬許多東西的幽靈。
最直觀的體現在“規則”上。“規則”是我與它共處的規律。僅管我們并沒有主觀去制定規律是什么,但我與它遵照一定規律輪流撐控思想感情情緒。
初期我的力量是比較強的,規則便以我為中導。
它在某次期末考試初次露頭時,我便查覺到了它的存在,但我沒有管太多,認為它不足為患。
初中時它開始斬露風頭。一開始我還是主導者,可到初二中期后期時,它開始侵蝕我。于是乎有了它主導的規則一一每個月前十天由我完全支配身體,這個月剩下的天數由它支配。
我們按部就班遵循了很長時間,直到高中。
想來破壞規則的人是我。
剛入高中時,我憑借在初中學校里很勉強的中考成績在高中成了優等生。與初中的班級地位全然不同,我是一個“好學生”。這給了我很大的信心。
從初中學來的優良品行使我不會沾染不良嗜好,不會因朋友這根情緒的錨而內耗……;會使我結交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會使我為了學習而更加努力……因為那是新的開始啊!……
我猶獲新生,覺得自己會像見過的所有優秀的同齡人一樣,在新的舞臺上展現自己的才華。
走進門的那一刻起,命運的齒輪開始轉動。我沒有察覺天是灰的,只是抱著期待與信心來到這里。
我們班的成績在年級并不算優秀,小長假后又面臨全市通考。為了讓大家能有一個好成績,我做為當周主題周的策劃人提議在小長假里組織同學們自習。結果遭到了幾乎是全班人的反對。
也怪我,沒有一開始就對他們了解透徹,只覺得那一張張笑臉下的都是真心。現在想來只覺得自己可笑。我就如同誤入白鴿中的烏鴉,那么的格格不入,與眾不同。
炙熱的心在假期里被流言蜚語擊碎,在微涼的初秋里埋葬。希望泯滅在響晴的藍天中。純白的布匹在污水里浸了一遍又一遍。我感到萬念俱灰,有一種死亡前的寧靜籠罩了我。
它很快封鎖了我的情緒。
識海只剩下我一人目光空洞地跌坐在地上。
它走過來,俯下身平視我,臉上還掛著一絲遺漏的悲傷。它問我:“人無法適應只有兩種解法,要么改變環境,要么改變自己。”
“可你為什么偏偏選擇了最難的那個選項?為什么要管別人?為什么要把大量情緒和感情投入到他們身上呢?你明明都明白那些人無藥可救了……”
我沒有說話。
它輕輕嘆了囗氣,在我身上立了一個規定,以后不許管理班級的任何事務。
“人真是一種奇怪的生物。別再對他人抱有幻想了。”
這些事隨著時間逐漸平息,但它對情緒和感情的封鎖更加嚴格了。我對此難以接受,去找了心理老師和醫生想進行調解,但沒有作用。
規則從這里開始打破了。它全面禁止了情緒和感情,我只能在生理期時感受到些許情緒的悸動。
這種感性戒斷讓我發狂。
我開始尋找破解的辦法,哪怕有一絲半縷。
想來生物對于死亡的恐懼正常人是難以克服的。
很快,我在銳利與皮膚接觸里找到了戒律,一種可以短暫釋放情緒和感情的線。
很有趣。它雖然無情無義倒是也愛惜這身子,不愿意讓我做這種事。
發現戒律不久后,它制定了一條規則。這條規則看著挺苛刻的,可實際卻不難達到一一在上學期間中午無人的教室里,我可以得到身體所有的掌控權。
很有趣吧?我可真是太喜歡了。但中午頻繁有人來教室的話,它會判定為不合條件所以收回權限的。這也是我為什么很恨班里的一個男生的原因,他幾乎每天中午都回教室。
更有趣的是它的龍門要來了。
原因很簡單,我對某個人產生了感情。
也真是有趣,情緒居然會像洪水一般沖破它的禁錮為我所用。真的太有意思了。
不過本質上來講它是對的。情緒與感情我雖然一直感覺不到,但是它也在增加積累。比如我的戒斷時的抑郁,而且我本身所具有的共感也在與日俱增地加強。
那天只是對方的一個眼神就能讓我感受到他的失落。極極至的悲傷腐蝕著全身,一時間竟要落下淚來。
我清晰地感覺到了它的力量弱到了輕輕一磁就碰就碎的程度,可我仍舊無法消滅它,因為那股強大的感情與情緒不受我的控制。
想來也是趣事。每天聽它講道理,反復告訴我要理性,可我卻全然做不到。它跳腳的模樣倒是非常有趣。
沒辦法,“龍門”就是這么強大,它被奪去了力量只能等我放棄這段感情。
可偏生的我這個人啊,是個理智的戀愛腦。表面放棄很快,但心里放下就沒有那么好說了。
時間和距離終會磨一切。可我從始至必終都沒有放下,哪怕時至今日仍會在人影踔踔里一眼找到他。不過次數變少了很多。
我也意識到了它對我的好處和壞處,主動交予它權限,但是這仍是對我的發展不大好,只能記錄下生活,尋求平衡,讓它把我積極的一面放出來。
躍過龍門后,它對我的控制更為加強。不過在月初時,會解除一些桎梏,正面情緒或是負面情緒它都會放,至于抓住哪個全憑我運氣。
本人討厭這個機制,因為我的運氣從來就沒怎么好過。
更讓我窩火的是那條空間規則,現在因為學校而用不了……生氣。
總之,它在定新的規則。它定規則從來不會讓我感知到,只能一條條探索。
現在知道的規則不多還不能和別人透露一星半點,一說規則就全部作廢了。這條“對外禁止訴說規則,否則規則作廢”的條例是不可反用的,也是它現在一直沒有廢除的條條例。我覺得這條倒像它的一個原則。
或許它是在防止我再次背叛它吧……
不過我現在講了,之后這個前言被別人看了,真不知道到那時你的原則還管不管用,真是個有趣的實驗。
哦,對了。分享一點,戒斷對他感情其實沒有上文描述地那么輕松,很痛苦。
每天抑制不住地幻想、失眠、嘗試自我了結。只有當看到鮮艷的液體滲出豁口,疼痛逼迫意識回籠時,我才會停止幻想,去思考眼前的題目。
它很多次跟我說:“你倆就那么兩天,人家就是玩玩,怎么只有你還在當真....”
我聽了,也知道自己和他沒有什么好結果,應該放下了。
遵循理性,卻深陷感性。
我真的做不到心里放下。從未被愛過的人第一次觸碰到了愛,就像吃了一輩子苦的孩子頭一次吃到了甜,那是萬萬不可能放手的。
我清醒地看著自己墮落,很難受。
它也在用自己的力量幫我束縛這種負面情緒,作用雖然作用不太大。
忽然想起來那時候的規則基本都是反的,除了戒律和那條空間規則外。
很懷念窗外雪落于小亭的幽靜,懷念教室第一排特坐的角落,我縮在自己的世界里,聽雪落無聲,一頁頁翻過書,在寒冬里抓一把霧氣紛紛揚揚。我們彼此依偎,等魚躍龍門,破繭成蝶,重獲新生。
好了,文章至此呢簡單地講了講我與它之前的時光,其實比較無聊,寫的有很多坑沒填,有些東西也沒寫出來。十分抱歉。但我明顯不想填坑。后邊就正式開始寫日記啦。出現人稱問題請不要質疑,是我們倆在吵架啦。
[最后b兩句哈,其實我覺這本日記既是自己情精神狀態的記錄又像是一本......小說。總之就是很神經,看后邊的話會發現前言跟后邊的人設不是很一樣,我也不知道為什么。很奇怪。不過本質上而言,我不是什么好人。總是顯得呆呆的但又很有心機。(盡管我不是那種人,但似乎命運想讓我這樣。)總之,我這人不適合深交,對雙方都有害。
前面講了那么多它和我,真的挺好奇它為什么不單獨分裂出一個人格來。講真,我也不懂它的想法。畢竟于我而言,它是個外星人。我們雖然都能進行交流,卻不能了解對方的心思。倒也是怪。不過很像是“精神分裂的單向性”的表面意思。沒學過心理學,不懂裝懂啦。哈哈。這次是真的沒有了,我要寫日記了,再見。]
清予
2024年7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