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頭,侯一元領著王逍走在前面,身后不遠處(錢福)再次現身,不遠不近地尾隨著。
“他們怎么混在了一起?”錢福疑惑道。
通過侯一元介紹,王逍得知張閣老家的店鋪叫“四寶齋”,顧名思義,主要經營文房四寶生意。
四寶齋位于府城“聚英坊”,也叫“儒英坊”,是因此地設有儒家英才薈萃的“縣學”而得名。
在縣學前東北向,有一條沿著華蓋山西面山腳延伸的老巷,巷名叫華蓋里,南北走向,南起縣前頭,北至瓦市殿巷。
“縣學這邊的古跡頗多,較為著名的有東甌王廟和硯瓦槽?!焙钜辉榻B道。
“東甌王廟,祭祀的是東甌王騶搖。”
騶搖(約公元前251—前192年),越王勾踐后人,漢惠帝三年(前192年)因率眾佐漢滅秦、破楚有功,受帝之賜,封東海王,定都東海前岸的東甌之地,俗稱東甌王?!妒酚洝分袑Υ擞杏涊d。
“硯瓦槽,溫州府三大名泉之首。”
這里曾是一個石窟,踩石級入洞,便見一泓涓涓細流,不斷地從巖壑中流出,然后注入一酷似硯槽的石罅上。因泉水亢旱不涸,味甚甘洌,名曰“蒙泉”。在前方的路口,以前還豎有牌坊,上書“太玉洞天”。
王逍想起清代著名詩人袁枚登華蓋山時,曾留下的一首詩:
相傳容成子,飛升在華蓋。
于今四千年,仙跡宛然在。
蒙泉水一泓,清絕味可愛。
……
二人邊走邊聊,很快來到四寶齋前。
“張閣老為官清廉,長子張遜志亦是忠孝之人,次子、三子年歲尚小,家人并不熱衷商賈之事?!?/p>
王逍心道:“他都當上內閣首輔了,當然要避嫌,他又不是嚴嵩?!?/p>
穿越前,王逍看過一篇介紹張璁與其原配妻子蔡氏的文章。
弘治十年(1497),23歲的郡庠生張璁結婚,迎娶了18歲的蔡氏女。
[庠生:指通過院試考的童生,又稱生員,俗稱秀才。包括縣學考取的“邑庠生”,和在府學考取的“郡庠生”。]
弘治十一年(1498),24歲的張璁考取戊午科舉人,便攜帶新婚妻子蔡氏進京備考。
讓雄心滿滿的張璁想不到的是,備戰十九年、七次參加科考,都未能及第,這個結果,讓已經44歲的張璁不免有些灰心,就在正德十三年(1518)返回家鄉,坐館收徒。
不管是在京城還是返回家鄉,蔡氏一直陪伴在處于逆境中的張璁身邊,夫妻這些年一共生育三女一子四個孩子,其中長子張遜志生于正德六年(1511)十月十一,當時張璁37歲。
雖然在家坐館收徒,張璁還是想謀求做官,舉人身份是有入仕資格的,只不過只能在中下層官階中徘徊,但總歸是能做官,于是,張璁就去南京吏部申請補缺。
在南京,張璁遇到善于相面的御史蕭鳴鳳,他認為張璁三年后一定能考上進士,再過三年必然顯貴,所以沒必要急著以舉人身份補缺。
蕭鳴鳳的話,讓張璁怦然心動,決定再拼一把,不行再來補缺,果然在正德十五年(1520)取得進士資格,只待殿試后獲得進士身份。
但那個“南征”的正德皇帝就是不回京、回京后又龍體不安,以致于殿試一再推遲,不能如期舉行。一直到正德十六年(1521)五月十五,新即位的嘉靖帝朱厚熜補行殿試,47歲的張璁才成為“祖父級”進士,被派到禮部觀政。
隨后爆發“大禮議”事件,不愿繼續蹉跎歲月的張璁,眼疾手快的抓住機會,跳將出來,公開支持朱厚熜追崇本生,成功獲得整個仕林公議的鄙視,被吏部授職南京刑部主事,趕出京城。
但張璁這個名字,卻被朱厚熜牢牢記在心間。
三年后,嘉靖的帝位已穩固,試圖為父母封號加“皇”字。這時已被貶至南京刑部主事,與桂萼、胡鐸等相互考證經史的張璁,與同僚等揣測帝意,紛紛上書重提舊事。
嘉靖三年(1524年),張璁受楊一清幫助,得以奉召赴京,獲世宗重用,委為翰林學士,專負責禮儀事項,并迫使楊廷和辭職,而其他反對者都被下獄、貶官奪俸。
侯一元的老爹也就是在這期間,被干翻的“反對派”之一。
楊廷和退出朝廷后,嘉靖卻是不著急重用張璁,而是先用在“大禮儀“事件中反對自己的蔣冕。兩個月后蔣冕致世,可是嘉靖還是不愿意提拔張璁、桂萼等人,而是啟用了正德時期的楊一清。
直到嘉靖六年十月份的時候,嘉靖才正式把張璁安排為到內閣首輔。
-----------------
這里還有一段插曲,據說有一次,嘉靖過生日,張璁向嘉靖提了一個要求,要求嘉靖帝安排人編纂《大明獻皇帝實錄》。
在明朝,每個皇帝都有自己的實錄,負責記載皇帝的生平事跡。例如朱元璋有《太祖實錄》,朱棣有《太宗實錄》等,嘉靖帝既然追分父親為獻皇帝,怎能沒自己的實錄呢?
嘉靖帝大喜,覺得張璁簡直是自己肚子里的蛔蟲,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于是嘉靖召來張璁,問:“你知道天底下誰最會做官嗎?”
張璁:“解百姓苦,解君父憂?!?/p>
嘉靖:“你避而不答朕的問題,那好,朕告訴你,天底下,唯有你張璁最會做官!”就這樣,張璁逐漸被嘉靖提拔為內閣首輔。
嘉靖八年四月初十,張璁原配之妻蔡夫人病逝,年僅50歲。
四月十一,55歲的張璁請假治理妻子的喪事,嘉靖帝不僅有所恩賜,還親切的撫慰愛臣:“卿宜以國事為重,勉抑哀情,以慰朕懷。”
隨后,張璁在言官的連番轟炸下,于八月十三日,和桂萼一起被他的“圣天子”趕出內閣,罷官還鄉。
張璁只能卷鋪蓋卷回家,可是還在路上的時候,九月份嘉靖又是一個突然,召張璁入內閣。
張璁只好將亡妻、病兒(張遜志)托付給大外甥【王澈】,讓他們繼續南下,他則北返京城為國效力。
臨登陸前,張璁又委托比他大三歲的大外甥王澈一件事——在家鄉幫他再討一個老婆。
……
王逍想到這些,也有些無語地搖了搖頭。
侯一元繼續給王逍介紹,“張家有一老管家打理了一間文器店,現在張家主母新喪,也沒時間打理了,所以急于轉手。”
“這……是不是有點趁人之危?”王逍有點不好意思,習慣性地捋了一下頭發。
“不,這是急人之困?!焙钜辉J真地道。
后面尾隨的錢福,疑惑地望著王逍、侯一元走進了四寶齋,才轉身離開。
……
四寶齋內,老管家(約50歲)一臉疲態,遞給王逍一張契約文書。
張管家:“家主被皇爺留在了京城,大公子憂傷成疾,諸事皆由王家司郎中大人料理,老朽不得不回去幫襯一二,公子既是侯家郎介紹來的,老朽信得過?!?/p>
“行,沒問題,謝謝老管家了?!苯又?,王逍有些尷尬地道:“因為來的突然,身上所帶銀票不多,在下這就回去取?!?/p>
張管家:“好說,老朽等你過來交接,侯家郎也請同來作保見證?!?/p>
侯一元:“沒問題,張管家放心,我就留在這兒等王兄弟?!?/p>
王逍:“侯兄多謝了,老管家您稍等,我去去就來。”
……
項氏茶莊,眾人見到王逍回來都很開心,盧慧蘭更是面帶羞澀。
王逍:“你們也來了?”
項祺:“先生,我和盧姐姐本是特地來幫你干活的,結果……項瑞那個混蛋……”
王逍:“好啊,我剛盤下一間店鋪,正好需要人手,你和盧姑娘過來,真是太及時了?!?/p>
項老二:“先生,你找到合適的店鋪了?”
王逍:“不錯,還是張閣老家的?!?/p>
項哲/項老二:“張閣老家的?”
盧氏:“先生,你租下了張閣老家的店鋪?”
王逍:“是他家一位老管家在打理的文器店?!?/p>
項老二:“哦,租金多少?”
王逍:“三年,50兩銀?!?/p>
項哲/項祺:“這么多?”
項老二:“你們知道什么?先生,你怎么找到他家了?”
王逍:“是侯一元介紹的?!?/p>
項老二:“侯一元?孟學先生家的大公子?”
王逍:“應該就是他?!?/p>
項老二:“先生果然厲害,出去一趟就將事情落定了?!?/p>
王逍:“不過,還得找項二哥墊付啊?!?/p>
項老二:“五十兩,我一下子也拿不出啊,店里現在最多能拿出三十兩。”
盧氏:“先生,我能出五兩?!?/p>
項哲:“先生,我有50文。”
項祺:先生,我有10文。
“好,給你們算股份。”王逍道,“項二哥,不需要三十兩,五十兩是分期付,第一年只需要支付二十兩。”
“那就好,不過得裝修添置些設備吧?!?/p>
“這倒是。”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