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凌霜的結案報告在我的桌面上已經放了幾個星期。可以結案了嗎?
進展是顯著的。無論是與凌霜的交流還是和雪姨的溝通,都清晰地表明了這一點。可是,可以結案了嗎?我還有點拿不準。當然可以去問師父,但門規明確規定,結案必須由治療師獨立做出決定,因為治療師負有全部治療責任。也正因為這一點,自出師以來,師父從來不對我的病人發表結案意見。剛出師那會兒,我心里沒底,經常去磨他的意見,他總是不理不睬,問煩了就給我那個“滾”字。現在回想起來,就是從那時候開始他才養成了讓我“滾”的習慣。
只能說,治療取得了實質性的進展,至于結案……
手機鈴聲大作,打斷了我的思緒。掃了一眼,不禁心頭一緊,是路力媽媽。這小子又怎么了?
“顧醫生,您看今晚能不能跟路力增加一次治療?我們現在在醫院,回去吃完晚飯以后的時間就都可以,您還有時間嗎?”電話里媽媽的聲音小心翼翼,像是生怕被人聽到。
前一陣子才因為打碎玻璃門進了醫院,這怎么又去了呢?這次打的不是玻璃門,而是iPAD。不知為什么生那么大氣,一拳打碎了屏幕,還不過癮,又一拳一拳打下去,恨不得把電路板都打爛。結果電路板確實打爛了,可是拳頭也血肉模糊。上次縫的幾針剛好利索沒幾天,這次免不了又要再縫幾針。
晚上……,是我的學習時間,一般不接來訪病人。作為一名治療師,要學習的內容簡直無窮無盡。
首先是專業知識,你就感覺永遠都在迅速發展,天天都是一日千里,就沒個停來下的時候。這些人怎么那么能研究啊,神經科學,心理學,教育學,管理學,社會學……怎么哪個領域都跟我們治療有關呢,每天的新書已經目不睱給,更不用說那些數以萬計的研究論文。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我經常向師父倒這種苦水,倒不是為求什么安慰,而是只有這個時候他才不會讓我“滾”。
師父喜歡聽我的這種苦水,是因為他自己不喜歡讀書。用太師父的話說,這不是“遺傳”,而是“遺漏”。太師父一生手不釋卷,幾乎可以稱得上是“行走的圖書館”。可是偏偏這個兒子,從小不喜閱讀,每天熱衷于惹事生非。雖然后來終于攏歸正途還傳了衣缽,但她私下里曾經不無遺憾地跟我說,我這個師父雖然天資極好,但只因讀書太少,終于難登化境,反而我這個徒孫,倒是可能有更高的成就。能不能有更高的成就我沒怎么想過,但因此而被太師父格外心疼卻是實實在在的好處。
師父雖然不喜讀書,在專業知識上只能說是勉強過得去,但是對另一類知識卻極其精通,那就是關于人的知識。跟他交流的病人,幾乎都有一個共同的口頭禪:“對對,你說的太準了。”師父可以準確地說出來訪病人心里有但說不出來的話,而且往往就是在對方首次來訪期間。我問他是怎么做到的,他也說不出個所以然,經常就是講一個他年輕時發生的故事敷衍敷衍。我嚴重懷疑他年輕的歲月比我長很多很多,因為他身上的故事比我多得太多太多。
難道這就是傳說中的“閱人無數”?跟師父比起來,我是不是簡直就沒有年輕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