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到烏克蘭,只需一場烏克蘭戰爭。
以上有些調侃,直線距離大約八百公里,這相當于WLMQ到阿勒泰的飛機距離。2023年到2024年,圣彼得堡咖啡館被炸。BJ一款飲料叫做“北冰洋”。如果俄羅斯崩潰前,會把海參崴、阿穆爾州、濱海邊疆、楚科奇等遠東自己鞭長莫及的區域出售。從此俄羅斯專心搞歐洲。當然這是一個假想。自古以來,烏克蘭、立陶宛、拉脫維亞、愛沙尼亞,不都是俄羅斯領土嗎?
北冰洋航線的航程如果疏通,就可以省下馬六甲、蘇伊士、直布羅陀等海峽運河。當然,寒冷的天氣依然是破冰船直航的一種阻礙。中國在俄羅斯各主要城市,均有總領館,例如哈巴羅夫斯克、葉卡捷琳堡、伊爾庫茨克、符拉迪沃斯托克、喀山等等。在距離芬蘭首都赫爾辛基不遠,芬蘭灣的北部,愛沙尼亞首都塔林附近,大小涅瓦河靜靜地流淌。圣彼得堡作為列寧格勒的首府,成為俄羅斯的“北方首都”,是俄羅斯和歐洲聯系最緊密的城市。Leningrad保衛戰,就是在圣彼得堡進行。德國法西斯將這座城市圍困了900多天。德軍傷亡50萬,蘇軍傷亡133萬,市民死亡100多萬,是蘇軍在二戰時候的數據,因此希特勒自殺后,蘇軍的報復也來得格外狠。他們強奸了德國女人,并對德國人說“這只是一小會時刻的事情。”
但不說暴力的話,如果進入冬宮,你看到的是一個奇幻的冰雪世界。然而對于“遠東人群”來說,沒有中國人能笑著走出冬宮三樓,這座被俄羅斯人稱為“遠東博物館”的“探險家”尋寶。XJ面目全非的石窟、克孜爾千佛洞的佛像、黑水城敦煌、柏孜克里克石窟也就是吐魯番的高昌和南疆的龜茲(和田庫車一帶)、嘉慶年間后宮的爐子、比布達拉宮里面還要精美的唐卡。中國的瓷器、琺瑯、漆器、山水和仕女圖等等。乾隆藏畫、齊白石、徐悲鴻和張大千的真跡。讓我們記住尼古拉彼得羅夫斯基這個人。很多國內游客登上安靜的三樓,一言不發或者罵罵咧咧。黑水城西夏的壁畫,在這里整塊地存放在無人的空氣中。
冬宮還堆滿了倫勃朗的畫作。荷蘭歷史上最偉大的畫家。倫勃朗說:“要有光”,在美術史上,也有著名的“倫勃朗光”這個說法。世界四大博物館分別是大英博物館(英國)、盧浮宮博物館(法國)、艾爾米塔什博物館(冬宮)和大都會藝術博物館(紐約)。仔細追溯一下,紐約大都會非常藝術,大英博物館呈現了英國人擴張全球時期的一種貿易感、法國盧浮宮自不用說是高盧人種自身極為獨特的藝術造詣呈現,而冬宮的寶貝則比較有一絲沙皇宮殿的感覺。從拜占廷最古老的宗教畫,直到現代的馬蒂斯、畢加索的繪畫作品,及其他印象派,后期印象派畫作應有盡有,共收藏15800余幅。其中意大利達·芬奇的兩幅《圣母像》、拉斐爾的《圣母圣子圖》、《圣家族》、荷蘭倫勃朗的《浪子回頭》,以及提香、魯本斯、委拉士貴支、雷諾阿等人的名畫均極珍貴。展廳共353個。有金銀器皿、服裝、禮品、繪畫、工藝品等專題陳列和沙皇時代的臥室、餐廳、休息室、會客室的原狀陳列。其中彼得大帝陳列室最引人注目,成為旅游參觀圣地之一。
葉卡捷琳娜二世最初的收藏就是從繪畫開始的。倫勃朗、魯本斯、提埃波羅、提香、高更、塞尚、凡高、戈雅、雷諾阿、畢加索等把畫家的名字讀一遍,一部完整的西方繪畫史就成形了。在其他地方,這些名字中隨便哪一個出現在某個畫展中都會引起轟動,可在這里不過是“之一”。達·芬奇存世作品只有十幅,艾爾米塔什就擁有兩幅。還有拉斐爾的名作《科涅斯塔比勒圣母》和《圣家族》。繪畫之外的藝術品也很可觀,米開朗基羅的雕塑《蜷縮成一團的小男孩》也是這里的收藏。集文藝復興美術三杰的代表作于一身。除了以上幾個荷蘭畫家和西班牙畫家畢加索,戈雅也是很有魅力的。
戈雅出生在有些穆斯林影響的西班牙城市Zaragoza薩拉戈薩。戈雅畫的西方人肥胖而肌肉矯健,因此筆者推斷他一定專門聯系過關于塊狀肌肉的繪制。他的畫并不靈魂化,而是充滿了許多政治、斗爭、斗牛等具體場景。
但即使是同樣的男性,選擇不同職業道路也會帶來不同的后果。例如俄羅斯總統普京就出生在這樣美麗的圣彼得堡市。
提到圣彼得堡,就要提到葉卡捷琳娜二世。這位千古女帝是俄羅斯歷史、乃至世界歷史文治武功最顯赫的女性君主,是世界歷史唯一被尊稱大帝的女性君主,是當之無愧的千古女帝。
那么她是如何即位的呢?伊麗莎白一世沒有子嗣,年紀大了以后,也開始為尋找繼承人而發愁。找來找去,她還是選擇了姐姐的兒子彼得三世作為接班人,也就是彼得大帝的外孫。彼得三世的父親荷爾斯泰因公爵,是正兒八經的德意志人,所以彼得三世其實也是德意志人。他對俄國一點兒也不感興趣,甚至連俄語都不會說。伊麗莎白一世統治后期,沙俄正在和德意志打仗,彼得三世作為沙俄皇儲,居然因為崇拜德意志皇帝。后來更是在伊麗莎白一世去世后,公然放棄了所有戰爭成果,好在伊麗莎白一世,為彼得三世選了一個“好媳婦兒”,她便是葉卡捷琳娜二世,一個普魯士的落魄貴族,同樣也是德意志人。所以說她和彼得三世結合以后,導致后世的俄國沙皇,基本都成了日耳曼人。1761年,伊麗莎白一世去世后,她的侄子彼得三世繼位,這么一來葉卡捷琳娜二世也就成了俄羅斯帝國的皇后了。1762年7月,葉卡捷琳娜二世在禁軍與貴族的支持下,廢掉了無能的彼得三世,成為了俄羅斯帝國的第四位也是最后一位女皇,同時也是俄羅斯帝國羅曼諾夫王朝第8代皇帝。葉卡捷琳娜二世可就比較猛了,在位期間為沙俄奪取了大片疆土,是俄羅斯帝國除了彼得大帝以外,唯一一個還能稱“大帝”的君主。值得一提是,她的孫子亞歷山大一世,擊敗了拿破侖。她的重孫亞歷山大二世,從東方掠奪走了至少151萬平方公里的土地。葉大帝最初是一名政治和社會改革者,繼續推行伊麗莎白提出的開明專制主義,并在國內政策方面進行了多項重要改革。她成立了法律制度化委員會,重組了俄羅斯的行政區劃,支持各行業發展,并廢除了對貴族的體罰,同時賦予他們極大的權利。但隨著年齡的增長,她逐漸變得更加保守。
另外除了政治軍事外,她的主要興趣是教育和文化。她在國內建立起第一所女子學校。女皇還是一位藝術贊助人,她收藏的大量畫作成為冬宮博物館的典藏,她還成立了第一家公共圖書館。她博覽群書她廣泛閱讀并與當時許多杰出的思想家通信,包括伏爾泰和狄德羅。她是藝術、文學和教育的贊助人,并獲得了一批藝術收藏品,這些收藏品現在構成了冬宮博物館的基礎。葉卡捷琳娜二世擔任俄羅斯女皇30多年,是該國最有影響力的統治者之一。1796年11月17日她在圣彼得堡去世,兒子保羅繼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