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子萱的家雖然也在東溝區卻比王浩的家鄉先進不少。畢竟離縣城近,發展的早,村內統一規化趕在相關政策出來之前,早早地建起了住宅樓,其實就是小產權樓。
拋開產權不談,至少有上下水,暖氣、天然氣都是通的,居住環境比起村里自然要好上一些。
我們一行人剛來到小區門口,就被門口乘涼的大爺大媽門盯上了。
雖然住了樓房,但骨子里的習慣改不了,在他們眼里,這里還是他們村,除了房子變了,其他都未改變。
就在我們被盯得不自在,想要快步進小區的時候,一位大爺上前叫住了我們?!澳銈兪歉墒裁吹??”
“我們租房的。”
三桑這家伙的謊言真多,而且說話的時候眼都不帶眨一下的。
“長租、短租?”
出乎意料,一聽到租房,大爺立即來了興趣。
“短租。我們來這邊辦點事兒,待的時間不長,想租一個季度的。”說著三桑給大爺遞了根煙過去。
大爺接過煙沒抽,而是別在耳朵上,繼續問道:“你要幾居的?我那兒有房子你租嗎?”
“我想租個大三居的。實不相瞞,房子人家給我介紹好了,但我不放心,想要私下過來看看?!?/p>
三桑又遞給大爺一根煙,并且直接為他點上。
大爺見他有了目標房子有些失望。三桑將這些看在眼里,偷偷往大爺手里塞了50元錢,小聲問道:“跟您打聽個事兒,4號樓5單元603的那個三居室您知道嗎?別人給我介紹的就是這個房子,每個月的租金才這個數,價錢比其他房子低,不知道怎么回事兒,我這心里有點沒著落,就先過來打聽打聽。”
三桑用手比劃了個數字,大爺卻沒有注意,他的心神全完被三桑說得地址吸引住了。
“我跟你講,那房子住不得?!?/p>
大爺眼中閃著希望的光芒,似乎很肯定我們不會租那房子似的。
“怎么說?那房子有事兒?”
大爺沒有立即搭話兒,而是將三桑往小區內的偏僻角落引了引,才繼續說道:“那是兇宅”。
“兇宅?”三桑一副非常緊張的樣子,將手中的那包煙都遞了過去?!奥闊┠o我講講。”
大爺接過煙,攆了攆煙盒,確認里面還有不少煙后,才滿意地收了起來。
這事兒說來話長。十幾年前,村里召開集體大會商量著把村里的土地包給一個房地產商,由他來蓋房子,保證安置所有村民,每家每戶按人頭能分了兩、三套房子,剩下的地由開發商轉手賣出去。
農民啊,土地里刨食的,干得都是苦力,特別羨慕人家縣城里住樓房的。所以對方一提呢,大家也就同意了。其實這事兒,開發商不虧。村里的宅基地多大啊,他蓋幾棟樓就能把村民都裝下了,其余的還不都是他掙得……
不過村民對此沒什么意見,畢竟家里兒子多的蓋不起房子,在他們樸素的觀念里,能住上樓房,子孫也有房子住,就知足。
因為離縣城近,他們這里很快發展為租房的熱門市場,來縣城打工的人都喜歡租這里。房租便宜,交通也還算便利。村里人因此有了額外收入,生活也富裕了不少。
趙家的老兩口分了三套房子,他們和女兒住一套,租出去兩套,日子過得還可以。
其中一套房子,租戶退租的時候說房子的熱水器壞了,老兩口就想著找人來維修。過來修理的工人是外地人,很年輕,又瘦又矮,穿的破衣爛衫的。
老兩口心疼他,就留他吃飯,燉了些肉,那人吃得眼淚汪汪的,直說他們是好人。后來一打聽才知道修理工才16歲,比他們女兒大不了幾歲。
他們本身就是老來得子,對孩子那是百分百的稀罕和心疼的,見他年紀這么小就離家打工,心疼他不容易,便多給了些工錢。還張羅著給他多介紹村里的客戶,偶爾在小區里見到他上工,還請他吃頓飽飯。
誰成想就是這么個好心的舉動給自己招來了殺身之禍。
那天,那個孩子阿姨、阿姨地叫著,給她買了些水果,還帶著個人說是幫她檢查一下熱水器。
趙家媳婦本就是善良的人,再加上經常招待他,把他當成孩子似的照顧,根本沒多想就給他開了門。
結果叫他給綁了,逼問家中的錢財在哪里……趙家媳婦哪經歷過這樣的事情,自己好心幫他,卻被他當成驢肝肺。這家伙幾次來她家就是為了踩點……
急火攻心,她暈了過去。那個孩子第一次搶劫,很激動,光想著不讓人喊、不讓人跑了,繩子捆得結實不說,還用膠條把她的嘴和鼻子都纏住了……人就這樣沒了。
他們嚇壞了,想逃跑時,正趕上趙家男人回來拿東西,出于害怕,他們又把男人用同樣的方式綁了……
可憐,他家的姑娘,放學回來的時候,爸媽都不在了,她也受了驚嚇,在醫院住了好長時間,自此便不說話了。
后來,她小姨過來領她,說是帶過去養……自此就沒看見過那孩子。
“不過,那孩子應該過得不怎么樣。”大爺唏噓著掐滅煙,這個故事說得,他連煙癮都沒那么大了。
“您怎么知道她過得不好?”三桑問道。
“這三套房子,是她父母留給她的。結果出事兒后沒多久,就都賣了,價格都很低。這能是干好事兒的人嘛。就欺負孩子沒依仗,不懂事兒罷了?!?/p>
“她要是真對她好,能賣房子嗎?”
“她小姨我見過,一臉尖酸刻薄相,一看就是不好相與的。還說什么養孩子要錢……呸,我看是她惦記那錢?!?/p>
房子都沒了,看來這里是不會有趙子萱的線索了。我們垂頭喪氣地謝過大爺。大爺還處在剛剛講得事情的情緒里,也顧不上給我們推銷他的房子,嘆著氣離開了。
“人啊,不能太善良。”
不是說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嗎?我斜眼看了宋丹木一眼,他也沉默著沒有說話。
這樣的案子是最打擊人心的。若她沒有好心地請他吃飯,他就不會知道她們家的經濟狀況,也就不會起歹心……
所以,是不是冷漠些會更好呢?
都說要分辨人心,包著那層畫皮,又有幾個人能真正看得明白呢。
事情到這里我們都隱隱猜到,即使找到趙子萱的小姨也不會有什么結果。她那樣對幼時的她,長大后,她肯定不會再和所謂的小姨聯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