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看的言情小说推荐_女生小说在线阅读 – 潇湘书院

首頁須臾往書

玄朝·寂歲始

傳聞良久以前,這里尚且是一片荒原。無山,無木,無星辰湖泊。大地孤零零數著年歲算計永生,永生漫長,它也不知道何以終止。

有一日來了一位老神仙,青衣鶴發,長須飄飄。手中拄著拐杖,杖頭有一小獸盤旋,似是白虎。

仙人入境看了不生草木的荒原,搖了搖頭,一揮衣袖,生出兩座巨山,巨山不斷分化形成山脈,最高的山頭之上又生積雪,積雪融化順勢而下,不可阻擋,成為平川奔流于兩山之間。老神仙將手杖幻化成舟,乘舟順著江流而上,他覺江流湍急,揮手闊了兩岸,江流于是蕩開于荒原之上,一脈朝北,一脈朝南。

老神仙向南而去,又覺兩岸不生片草,實然無趣。于是又揮衣袖,生了一片密林,密林煙霧氤氳,林中樹木應四季而長,春華秋實,只在夏冬兩季生花,花色清朗溫潤,后世稱這顏色為泊藍。密林樹木的葉細密而微小,風過處簌簌落下,這些葉片便化作了人,后人稱此木為“寂疏”。

仙人還覺這一條江流有些孤獨單調,于是雙手一揮,江流分化為河川。三川并流而下,滔滔不絕,滋養兩岸水土,竟兀自長出九株梅樹來,冬日來時,雨雪霏霏,梅樹綻放地明艷如歌。后人于是稱這片河川為“玖川”,梅樹生枝,綿延不絕,后來長了滿川,于是世人稱之為玖川梅。玖川之名由梅而起,梅樹卻又被冠以玖川之名,如此一來,不知是誰成就了誰。

仙人上岸,于岸上休憩,據說睡了一年。而他手中的仙杖,于他睡著時化作白虎,一路向北奔去。白虎及處,風雨交加,電閃雷鳴。至最北地界時,已開始落雪,內海冰封一片。白虎困倦,便刨了一處坑,暫時修養。他醒來后又是風雨交加,這一處大坑積了好多水,成為了一片湖澤。后來湖澤逐漸分化北邊的那處叫做“北書澤”,南邊的那處,喚作“南司澤”。

傳說那白虎醒時,甫一回身,看見了立在它身后的仙人。清風吹拂他的衣袂,連帶著大澤的湖水蕩起波瀾,遠方浩瀚海面動而不止,雖則春日來得遲些,仍于海畔生了一處廣袤的桃林。

三百年前,有一少年。騎著一騎青牛,自湄洲方向來。他著白衣,長袍闊袖,束發的簪是寂疏木所制。他停滯于玖川以北一代,為這一片土地起名安華,創立玄朝。少年即是玄朝世祖,宿望,字念古。

他創立王朝,統一凌亂部落的子民,創立禮法約束眾人,又帶領眾人東去高坡丘陵之上,借著惘河滔滔不絕的河水開辟水田。自此有農民躬耕田野,亦有漁民往來海上,打魚為生。宿望為后到的那片土地起名渚臨。

兩百年前,中宗宿籌息馴服一匹黑色野馬。于是策馬而上,自安華一路向北,發現了已然分化的兩片大澤。北部的大澤連接著自西而來的河水,是河流的終點,澤中之水清澈見底;南部的大澤連接向東而去奔流入海的河水,是河流的起點,澤中之水渾濁不堪。中宗為北澤起名“北書”,為南澤起名“南司”,又孕育將孕育湖水的這一片地命名“大邑”。遷都至此,修造了皇都“離都”,由一道關卡駐守,關卡喚作“玄陽”。

中宗有二子,長子宿長康是后來的昌宗,那時尚且是睿王,少子宿幼康那時為鄭王,是中宗中意的太子人選。宿長康不受中宗寵愛,十八歲時便出玄陽,帶著三千輕騎,往西而去,一路抗擊進犯的邊族,于最西部的地方發現兩側山脈所夾雜的河谷,河谷纖細修長,似一道劍橫亙于兩山之間。睿王為這片土地起名為“槊川”。他居于槊川整十年,直到二十八歲出川東進,重歸大邑,同鄭王爭帝。最終睿王稱帝,這一場相爭連綿多年,自槊元年始,史稱“槊元之亂”。

湄洲是玄朝皇族的始地,自世祖時便一直作為朝堂培養人才的地方。世家官宦之子,不乏有志之人,于是這些人隱居于湄洲,苦讀勤學,學成之后再入朝堂為官。湄洲被惘河和寂疏林隔開,地勢幽深玄秘,是大隱之境。起先世族設立湄州,親選世家之子進行培養。然則百年之際,世家規模不斷擴充,入湄州的人口逐漸宏大,于是便派遣皇子管轄湄州,到中宗這一代時,湄州所居世家隱士已有千人,行蹤詭譎,動靜不定,而掌管湄州的皇子無一例外都成為了太子,中宗朝鄭王掌湄州,卻成為唯一一個未成為太子的皇子,亦是掌管湄州的最后一個皇子。

只因湄州的勢力宏大,昌宗手下將領顏宏以死滅之,成為悲壯的佳話。自此以后昌宗將湄州收入手中,派遣專門官員管理,為“湄州令”。湄州令有兩人,相互制衡維護湄州。

第一任的湄州令是宰相梁家之妹梁清與世家徐家徐恒,自設湄州令后,入湄州的官宦子弟都必須經歷嚴格的篩選考核,能留在湄州的僅有一百人,自后百年之間,玄朝許多聞名史書的官員都由此而出。

一百年前,一匹兇獸自北海而至,通體烏金。所及之處傷人無數。彼時慶宗宿亦初即位,不過十六,血氣方剛。宿亦騎著他棗紅色的戰馬直往渚臨北海,一舉生擒了兇獸,將其帶回宮中。國師言說,兇獸被困于高閣之中時即位瑞獸,是以慶宗修建了一座高樓,叫做離樓。將兇獸困頓于離樓之頂,以此祈求上天護佑玄朝國泰民安。

傳聞慶宗中年時期某一日,做了長長一個夢,無人知曉其夢到了什么,只是夢醒之后,天地巨變。他騎著馬前去了惘河邊上的寂疏林,再回來時鬢角白了一片。無人知曉這中間發生何事,只知曉他回來之后匆匆收拾行裝,帶著宿氏一族連夜搬入湄州,棄其江山。

慶宗走時留了一封詔書,其上言說自此玄朝四郡分為四國,分于臣下,先到先得。派匠人拆了離城,獨留了玄陽關和離樓。詔書上說,四國可派人前往離樓,層層而上,見瑞獸者所在之國既得庇佑。自此而后的漫長年歲,四國不斷派人前往離樓,其形成了層層而治的體系。高處者可治下處人,只是高處不勝寒,從無人得上高樓。

宿氏一族隱居湄州后的百年期間,無人能入湄州界,湄州也與外人再無關聯。但宿氏一族常有人,騎青牛,下湄山,一朝入朝則為名臣,他們多以面具掩面,在需要時向外界展示其身份。由于其先祖或為仙系,四國畏懼仙系神諭,是以頗為敬畏湄州的宿氏一族。

自此之后,四國并立,制衡發展。期間所涌現名臣無數,得以流傳于世。

文髓 · 作家說

上起點讀書支持我,看最新更新 下載App
推薦
舉報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东丰县| 临泽县| 高雄县| 紫阳县| 娄底市| 调兵山市| 湘潭县| 开江县| 黑河市| 佛山市| 尼勒克县| 育儿| 桐柏县| 沈丘县| 武城县| 苍梧县| 冕宁县| 毕节市| 加查县| 区。| 金昌市| 榕江县| 大同市| 河北省| 罗平县| 镇江市| 孟连| 措美县| 宿州市| 天镇县| 东莞市| 淳安县| 盈江县| 岳西县| 乌鲁木齐县| 湄潭县| 庆云县| 邵武市| 毕节市| 视频| 蒙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