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村地處許縣西北處,因村西頭一條奔騰的大河而得名,全村不過十幾戶人家。只因為三年前發了大水,村里人死的死逃的逃,再回來的也就這么十幾戶人家。
這幾年也不知道怎么回事兒,動不動就落雨,一落雨就漲水,水一漲起來那剛修的堤壩就顯得搖搖欲墜起來,是以家里有些條件的也都搬的差不多了,剩下來的要么是故土難離,要么就是真窮了。
臨到中午,家家戶戶冒起來炊煙,幾個小娃娃在村口跑來跑去,老遠見到村長帶著一個高高瘦瘦的人走過來,不由得好奇地張望起來。
“村長爺爺”
“村長爺爺”
此起彼伏的問好聲響起,村長李萬福笑呵呵地應了。
問過好,小孩子們忍不住了,你推我我推你,伸著腦袋往村長身后瞧,眼睛里明晃晃地寫著好奇。
李萬福伸手點了點他們:“不準在水井旁邊玩兒,下次我再看到你們在這,就要挨你們老子的錘”。
小孩子們吐了吐舌頭,也不管村長身后的陌生人,一邊答應一邊呼啦啦跑遠了。
李萬福回頭道:“林小哥,咱們走吧。”
林奧木著臉點點頭,跟著李萬福繼續往前走。
直到穿過了整個村莊,在最后頭出現了一座搖搖欲墜的破屋。
屋子有三間,其中兩間已經倒塌的不成樣子,唯有一間還有片瓦遮身,卻也是四處漏風。
李萬福嘆了口氣:“大水泡過,沒法住了。要不先去我那里將就兩天,等修葺之后再來?”
眼前的小哥一身青衣,眉目清秀,談吐文雅,一看就是個肩不能挑手不能提的讀書人,叫他一個人住在這個破屋,他還真有些不放心。
林奧卻目光灼灼地看著屋前的一棵梨樹,此刻梨花落盡,枝葉正繁茂。
“多謝村長,天不冷,尚可將就,只不過我初來乍到,還要勞煩村長替我尋兩個人來修葺一下房子。”
“成,我馬上就去找人,先帶著給你收拾一下,好賴得能住人不是。”李萬福搓了搓手,有些不好意思道:“說實話,我家還有兩個兒子,都是個頂個的好勞力,你要是覺得可以……”
林奧看出他的猶豫,接口道。“那感情好,勞煩您和兩位兄弟了,只是我身上并無多少銀錢,您看這工錢?”
現在正是青黃不接的時候,能有個進項已經很不錯了,李萬福又是個實誠的,當即表示按照最低價每日三十文即可。
林奧點頭應了,李萬福也沒急著離開,同林奧一起查看起這房子的情況。
房門腐朽的搖搖欲墜,土墻也被水腐蝕地滿是孔洞。
門內的景象更是糟糕,大水帶來的泥沙沉積在屋里,加上腐朽的木制品棉制品,氣味尤其地刺鼻。
李萬福捂著鼻子,招呼著林奧出去:“林小哥兒,你這個房子壞的太厲害,與其修葺還不如直接推倒重蓋,還輕便些。”
林奧揉了揉鼻子,深以為然。
無人可托,依然是拜托李萬福幫忙張羅。
蓋房子不是一天兩天的事兒,李萬福舊話重提邀請他去自己家里住,還是被拒絕了,沒辦法就回家喊了兩個兒子李大山李小山過來幫他把還算完好的一間收拾了一下,勉強有個落腳的地方。
把人送走后,林奧坐在李大片大山現做的小板凳上發呆。
他本是二十一世紀的一名普通上班族,一覺醒來就從床上到了一片山林,不遠處還躺著一個血滋拉糊的男人。
他第一反應就是去救人,但一他不懂急救,二他也不認路,背著男人走了兩個小時,還沒走出山林人就斷了氣。
那兩個小時里他一直在跟男人聊天,知道他本是許縣大河村人士,也姓林,名叫林宗,年少時父親去世,隨母親改嫁去了外地,寄人籬下的日子不好過,長大了便想回鄉祭拜父親,誰知半路被劫了道,受了一刀逃進了山。
男人絮絮叨叨說了很多,最后在林奧背上沒了聲息。
林奧也從他的話中意識到自己是穿越到了一個歷史上沒有的古代。
他將男人燒了,帶著他的骨灰以及戶籍名帖,來到了他曾說的大河村,等他找到他父親的墳塋,就把他和他父親葬在一起,林奧領了他的名字,便會負責他們父子倆以后的香火。
只是,林奧環顧了一下身后四處漏風的破屋,心里默默吟誦“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等肚子咕嚕咕嚕叫起來,林奧熟練的從包袱里頭摸出來一塊餅子,咯吱咯吱啃起來。
一塊餅子下肚,林奧打開包袱開始盤算起來。
當初林宗是跟著商隊回來的,行走坐臥的器具一樣沒帶,只兩身衣服一個水袋,如外一個錢袋裝著散碎銀錢,不多不少,五兩銀子。
這段時間林奧吃吃用用,現余四兩五錢又七十文。這里的物價用吃食來看,一文錢能買兩個大饅頭,或者兩個素餡兒包子,再或者一個肉餡兒包子,或者一個雞蛋。
一升面七文,一升米十文,豬肥肉二十文一斤,豬瘦肉17文一斤。
…………
總的來說這四兩多銀子還是很夠用的,但是對于這個捉襟見肘的家來說,還是遠遠不夠。
房子蓋好之后還是要尋個活計,總不能坐吃山空。林宗家除了這個破房,其他的什么也無,值錢的早就被賣的干凈。
至于做些什么,林奧暫時沒有頭緒,只能放一放,一切等房子整理好以后再作打算。
當夜,林奧拼了幾塊木板,衣服往身上一蓋,一夜就過去了。
李村長的行動力也是很強,一大早就領著兩個兒子扛著家伙什兒來了。
林奧一個孤家寡人,再加上囊中羞澀,只蓋了兩間房,但每間房中間都做了一人高的隔斷墻,這樣臥室外頭的可以算作客廳,灶房里頭的就算是倉庫。
茅房設在房子后頭的西北角,不大一點點,一個土坑兩塊木板,搭上墻和頂,就算完工。
林奧黑著臉看著這簡陋的廁所,想起小時候農村老家的廁所,猛地打了個激靈,強烈要求改用青石板鋪,他愿意加錢!
李萬福不能理解,但表示尊重。
然后林家乃至整個大河村最氣派的茅房誕生了。
十天后,林奧支出六百文,到手一套一室一廳一廚一衛一倉庫小戶型的泥土房。
支出四百文到手一張床,一套桌椅,一張書桌,幾張木窗。
又支出五十文買石板,到手一間氣派的茅房。
額外拿了五十文買了肉送給李萬福,謝他幫忙。
自此,林奧終于有了一個安身立命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