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寧今年14歲。他做了一個夢,夢到自己因太過懶惰而成為了失敗者。夢中,他對一切事物的態度都極為佛系,對成功與失敗也保持著一顆平常心。他不追求名利,只追求快樂與愜意,卻又覺得夢中的自己是個失敗者。他滿頭大汗地睜開眼睛,一下子從被窩里爬出來,穿上鞋子打算出門透透氣。
在走廊上,他看到了祖母。“還沒睡?”周寧走上前,將自己心里一直壓著卻不知如何言說、也不知如何向人傾訴的話,以一個困擾他很久的問題問了出來。“我知道人生的道路每個人都不同,也知道不應該因為選錯道路而懊悔。因為如果我選擇了這條路,覺得走下去很難時,就會不由自主地美化沒選擇的那條路,覺得那是一條寬敞的水泥路。可是我不明白,我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但總在自己沒得到時,對自己苛刻,這是為什么呢?”
“對自己苛刻不是很正常嗎?”祖母說。
“不,您誤會了,我說的不是您口中的苛刻,而是我所說的苛刻。怎么跟您講呢?比如說我有一個目標,對自己嚴格是對的,但如果我沒有一下子就達到我認為自己必須達到的那種高度,我就會瘋狂責怪自己。”
老人點點頭,伸出蒼老的大手撫摸著周寧的腦袋。“有些事情,為什么一定要這么心急地去完成呢?你見誰爬樓梯像你一樣一步邁三階啊?每個人都不一樣,有的人擅長快速,有的人就是快不起來。再急也沒有,在心里責怪自己更是沒用。當然,并不是說快的就一定比慢的好,他們只是適合的方式不同而已。”
周寧沉思著抬起頭,剛好看到從東方冉冉升起的朝陽。祖母也在這個十四歲少年的眼中看到那早晨的太陽正緩慢升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