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延壽離開后不久,程肆景三人就急吼吼的來了,送來張君竹的大作不說,還反過來薅了玉清一篇文章。
這可將玉清給整笑了,這么多個世界下來,從來沒有人能在她的手里占便宜。
于是,言笑晏晏間,程肆景和陸望舒兩人喜提重要任務,在醫專開學那日,為蔡先生和張醫生的演講做輔助。
兩人興沖沖的來了,又雙雙塌著肩膀走了,看的張君竹一陣陣發笑。
不過,她也通過這次小事認識到了一件重要的事,或許在旁人看來,翁校長在涪州處于絕對的最高位,但稍作了解便可知道,在她面前,每個人都是平等的。
在生活上是平等的,在工作上是平等的,在人格上更是平等的。
兩波人陸續來了又走,行政公署就恢復了平靜。
這天夜里,玉清用過晚飯后,獨自散步至醫專。
圖書館內覺醒報的編輯辦公室被數盞煤油燈點得亮堂堂的,所有的編輯在吃過晚飯后,都自發地回來加緊工作。
這一趟出差使得她們獲益匪淺不假,但同時也耽誤了不少事,得加班加點才能如期完成覺醒報的下一刊,不讓女界對覺醒報翹首以盼的人們失望。
廊道盡頭那間雕刻雕版的工作室也是如此,景年安正在雕刻單個的陽文反文字模,用作活字印刷所需,省的往后每一次刊印報刊都要重新再雕刻雕版。
雖然既忙碌又勞累,但每個人都甘之如飴,因為她們都知道,她們現在所做的一切,未來都有可能改變女性的處境和社會地位,或許也能改變社會形態。
玉清靜靜的站著看了會兒點點星火下的激情與熱血,沒有打擾她們,直接進入圖書館的藏書室。
圖書館總共有三個不同的藏書室,一大兩小。
其中最大的,也是最主要的那個,收藏的就是醫學典籍,最主要的部分當然是華國傳統的醫學典籍,這些書大多都是陳延壽所贈,小部分是涪州的大夫親自送來,或是渝州范圍內對醫專有所期待的大夫郵寄而來。
關于當代醫學的典籍目前收錄得很少,書架上零星幾本,很是空蕩,只待日后補充。
第二個藏書室內的書籍是華國的傳統典籍,范疇不限,包括史學,文學,農學、經濟學等等,不同范疇的書籍歸攏在一起,放在不同的書架上。
最后一個藏書室內收藏的主要為外文典籍,書籍類型與歸納方式與第二個藏書室幾乎一模一樣。
這兩個藏書室內的書籍都是如明知南這樣支持教育事業的人或是文學界的人郵寄而來,或是親自送來。
藏書室內有一本冊子專門記錄了這些書籍的來處,作為圖書館的管理員,程肆景等人通過這些記錄,以醫專的名義一一寫了回信以示感謝。
玉清進入的是第二個藏書室,并直接找到屬于史學的書架,定位到南朝公元五百多年這個區間。
這個世界與她最初生活的世界差距并不明顯,在她最初的那個世界,唯一的蕭氏王朝便是南北朝時期南朝的第三個朝代,但持續時間不長,只有短短幾十年。
大梁與之相較,有很多相似之處,且各國版圖分布也與那個時期有所相似,所以,她第一個找的,便是關于南北朝的史學典籍。
果不其然,在其中看見了蕭氏一族,但不同的是,南梁從劉宋創建南朝一開始就存在,或者說,從北魏創建北朝之前就已經存在。
只不過那時的梁只是不起眼的小國,后逐漸壯大,在蕭景琰和他兒子的統治時期達到巔峰,梅長蘇死后那一代依舊維持盛況,再之后就一步一步敗落,這是歷史的必然,并不意外。
細細算來,這個世界的梁幾乎橫跨了整個南北朝時期,在被隋取代之前依舊茍延殘喘,或許,如果她沒有干預梅長蘇等人的命運,梁不會留存那么久。
玉清翻動著書頁,一頁頁的過去,熟悉的名字從眼前浮現又消失,梁武帝蕭景琰,三朝宰輔梅長蘇……
寥寥幾筆,平靜的敘述著屬于他們波瀾壯闊的一生。
翻到最后一頁,玉清合上書籍,喟嘆一聲,喃喃道,“小鯤鵬啊小鯤鵬,你是想給我一個驚喜嗎?幾十萬年,故友接連相見,上個世界的李蓮花、笛飛聲和方多病,這個世界的藺大、梅二和小四子……”
她輕笑著搖搖頭,“時局不穩,就算你們投生在這個時代,也不知何時會再相見。”
玉清將書放回到書架上,來得悄無聲息,走得也悄無聲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