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七十年代,住平房,家家戶戶飼養雞鴨牛羊倒是很平常的事情。
父母說家里養過羊,我當時很小,基本沒有什么印象。他們說總共買了五只,讓別人帶著放養。其中一只掉進菜窖里摔死了,一只掉進泥潭里拉出不來也死了,一只竟然躲在我家放雜物的小房子里偷吃米,把自己給撐死了,并且說我當時也在那個小房子里,羊偷吃米,我偷吃西紅柿。估計當時我和羊都吃的特別歡心,只是我知道饑飽,羊不知道饑飽,所以它走了。
父母一看養個羊竟然有這么多事情,就把剩下的羊早早的殺了,省得再惹出什么幺蛾子來。
我上小學時,家里養過一頭小黑豬。
記得每天放學回家后,我就先跑到院子里,北面那個育苗溫室的梯形房給小黑豬撓癢癢。它側身躺著,嘴里哼哼唧唧的幸福地叫著,很是一副享受的模樣。
等它體型稍大一些,父母就把它移到院外十五米處的豬圈了,我依然回去看它,給它投喂豬草。
印象里有一天放學回家時,發現大黑豬竟躺在院子外門口旁的煤渣上,體型大了很多,六七十公斤的樣子。不知什么原因,它從豬圈里跑了出來,我很驚訝,它竟然還能找到我們家,誰說豬笨?我看我們家這頭豬就很聰明。
入冬后,它儼然已是一頭體型巨大的黑豬了,它不知道離它的生命結束的日子越來越近了。
周末的某天,當我得知要殺了它時,我躲在柳樹后,哭的很傷心。
在長有幾顆巨大的柳樹的空地處,大人們架起了一口巨大的鍋,燒起了火,干木頭,大樹枝,在熊熊燃燒。
我躲在柳樹后流著淚看著。見六七個叔叔抓住嗷嗷聲很大的它,側躺的它,被大人們按著,四個蹄子用繩子固定住,一把長長的刀子捅向了它的脖子,鮮紅的血一股一股的冒出,還帶著熱氣,流到了一個盆子里,不一會兒就積了大半盆血,嚎叫聲也沒有了。
接著一個大人在后豬蹄子旁開了一個小口,幾個人輪流用嘴對著那個小孔吹氣。很費力,吹了好久,黑豬變得圓圓的,鼓鼓的,像個大氣球。
旁邊大鍋里的開水一直在翻滾著,幾個大人輪流用開水澆它,其中一個叔叔用鋒利的快刀,一邊趁熱麻利地刮著豬毛,一邊吸著歪向嘴角的煙和其他幾個叔叔閑聊著,好輕松愉悅的場景。肚皮,后背的毛好刮,豬頭和蹄子拐彎處難刮,就用小尺寸的刀細細的慢慢的處理了。這些鄰居叔叔們的動作很流暢,很嫻熟,但他們不是專業的屠夫。
用了不少時間,豬毛刮完了,大黑豬露出了它白白的皮膚。這個叔叔一會兒又完成了開膛破肚,取除內臟放在盆子里。豬頭單獨割下來,又沿著脊梁分成兩半,又細分豬蹄,豬肘子,豬排骨等等。
豬的全身都是寶,沒有一個地方是可以浪費的,豬大腸,豬尾巴,豬腰子,都可以做成美食。
當晚上我吃到香噴噴的肉時,我開心極了,我忘了小黑豬,也忘了它曾痛苦的掙扎和嚎叫。只記得肉香,那時的肉太香了,再也沒有吃過比這記憶里更好吃的肉了。
我家的第三個寵物就是雞。
每年家里總有老母雞過冬,因為房間有限,一般都放在廚房里,四五只的樣子,當時從來沒有覺得屋子臭,也從來不擔心會影響自己的食欲。
開春的時候,老母雞就會孵小雞,二十一天不離窩,二十一天我母親總把食物放到為老母雞特制的竹筐草窠旁。待小雞出生時天也熱了起來,老母雞就帶著小母雞滿院子轉。
滿院子都是包谷粒供它們吃。吃得多就拉的多,所以每天放學掃院子也是我們硬著頭皮必須去做的事。
有雞就有蛋,可能吃的多些,或者是天天吃,自然不覺得它有什么稀罕了。
蛋可以天天吃,肉不能天天吃。
轉眼快到入冬時,就得殺雞了!
殺雞的事總由父親去做,我們在一旁觀戰。
我們在院子里配合父親追著攆著那幾只又肥又大的雞。抓住后,父親把雞翅膀一對折,用腳踩住翅膀,手抓住雞頭彎向一邊,拔掉脖子上的雞毛,露出疙里疙瘩的雞皮,邊拔毛邊嘴里念叨:“不怨天不怨地怨你自己沒福氣。”說著就一刀劃向脖子,鮮血直流,待雞脖子不滴血后,往遠處的院子一角一扔,雞就做著最后的神經跳躍,這里撲騰一下,那里撲騰一下,直到一動不動。
父親做的紅燒雞塊那叫一個香啊!
父親做的辣子炒雞塊,那也叫一個香呀!
雞胗子,雞心,雞肝,雞腸這些雜碎,都在父親的手下變成了美食。你說說我的父親怎么這么優秀呢?給他一個大大的贊,給他發一朵大紅花。此刻我在偷笑。
毛茸茸的黃色的小雞苗,我們姐弟仨是喜歡過的;那個小黑豬也是我們喜歡過的,它們陪伴了我們整個夏天,整個秋天。到了冬天,當斬斷了與他們的情愫之后,美味是他們留給我們最好的記憶了。它們用另外一種方式與我們共鳴,進入我的回憶,讓我無法忘記。
曾經走入我生活中的萬物,用不同的方式與我產生鏈接也是挺好的,每一個物件都有它的使用價值,價值發揮到了,物盡其用,也是一件圓滿的事吧!
不想談生命,也不想討論生命的意義!
因為太難探究,無法闡釋,我活得不明不白的,自然是一頭霧水,生活就是一團麻,怎么拎得清。因無知而產生的無奈是一道送命題,又何必折磨自己呢?
曾經看過一個節目,講述的事是動物學家為了研究螞蟻的生活,把一個巨大的螞蟻窩澆灌了水泥漿,待它冷卻成型后,人們都驚嘆螞蟻王國的建筑設計,通風系統、功能室的設計、防御系統等等都超乎人類的想象。如此縝密的設計它們是如何做到的?無人知道。
地球上百分之八十的人不會關心這個問題。二維世界的東西,三維的我們懶得管,我想四維的文明也只有一些科技人物才會研究我們吧。正如一科幻作者所說,我們在高文明眼里,就是蟲子。所以當下自己能開開心心的最重要,這一點很重要,但也不是人人都能做到,生活不如意多有七八。
所以要想開,想的開才吃的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