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弟的眼睛,仍是不離書本,默不作聲,又翻了一頁書。
孫沁越對此,也不放心上,仍是感性的述說心事:
"遇到你之后,我的世界,象是突然亮了起來。所有事物,看起來都好歡樂。我以前非常不喜歡北部濕冷多雨的天氣,很懷念我們小時候住的地方。"
"可是因為你,現在每當下雨,我就覺得很浪漫。總會想起你,很想知道你在做什么?我會望著窗外的雨絲,快樂的想著你。"
孫沁越望著招弟漂亮的側顏,陶醉在自己編織的夢幻中,自顧自的說話:
"記得你說過,想看雪景。我在白天看到天好藍,白云像千堆雪一樣漂亮,就好想叫你來看。我看見高聳入云的老樹、看到像藝術精品一樣的蘭花,或是在夜晚看見湖水反射點點的星光,都好想叫你來看。我想跟你一起欣賞這些美景,還有以后人生的所有美景。"
招弟的視線,仍在書本上。
孫沁越怎么也沒想到,招弟的態度,竟然這么冷淡?
他不禁在心里吶喊:"喂喂喂!有沒有搞錯?我!孫沁越在追你欸!"
他伸出手,想將招弟的肩膀扳過來看著自己,卻沒有膽量真的動手。
等了一會兒,回應他的,只有翻書頁的聲音。
他用五指輕輕理順頭發,暗道:"怎么會這樣?"
他心想:"這是女性的矜持嗎?"
繼而想起,之前拒絕女生的經驗,尋思著:"招弟的反應,跟我拒絕其他女生的樣子差不多。"
"所以她不是矜持,也不是欲拒還迎?是真的不愛?"
他初次告白,卻被無視,暗道:
"原來被拒絕是這種感覺!好難受!以后拒絕女生,我態度應該要再委婉一點。"
他又想:
"招弟什么話都沒說,我在緊張什么?她是因為看書看得太投入了。如果不喜歡我,怎么會跟我一起來八斗子?我就不會單獨跟其他女生來這里。"
這么一想,他的心情頓時好了起來,暗道:"沒關系,九年我都等了。還差這些時候嗎?"
孫沁越迅速調整好心情,又想到一件事:"招弟,我還有東西要給你。"
他從另一個背包里,拿出一個紙鳶:"招弟,招弟,你看,看一下嘛。"
招弟看書看得正起勁,不想搭理孫沁越,經不住他的再三央求,不情愿的移開視線,轉頭一看。
紙鳶上的圖畫里,有一棟房子,屋前有兩個大人,男人抱著兩個孩子,女人抱著一個娃娃。
招弟霎時驚呆:
"這......這是......我的風箏?那天我跟我爸爸去放風箏,線斷了。我當時想,它應該是被天上的神仙拿去玩了。怎么會?在你這里?"
孫沁越語帶抱歉:
"它飛到我家后院,就卡在樹上。我好幾次看見你和薛伯伯出來放風箏。我認得這是你的風箏。對不起,沒有還給你。"
招弟嘟著嘴,接過風箏:"你想放風箏可以說啊。我爸爸會做一個給你的。"
孫沁越望著招弟的神態,想起她小時候心里不痛快,就是這個樣子。
他一緊張,說不出話來。
招弟小心翼翼的輕撫風箏,那上面的骨架、人物畫像,將小時候,自己與父親齊力制作風箏的記憶,全都翻騰出來。
她對著風箏怔怔出神,半晌,才想起自己從未看過孫沁越出來放風箏,問道:"所以,你都在你家院子里放風箏嗎?"問完,自己都感覺好笑。
孫沁越這才急著辯解:"不是那樣的。我不是因為想放風箏,才留下它。"
這紙鳶讓孫沁越從臺中帶到臺北,九年過去了,除了紙面泛黃,起了斑點,褪了顏色,外型仍保持得相當完好。
招弟又想起小時候,闔家歡樂的場景。
孫沁越紅著臉解釋:
"我留下它是因為......因為這是招弟的東西,所以我很想留在身邊,才把它收起來的。"
孫沁越的話語,將她喚回現實。
眼前這個男孩,對自己保有長達九年的感情,甚至更久......
招弟聽著有些感動:"好懷念中庸村的空氣、溪流、野草跟野花。"
孫沁越附和著:"我也是。"
招弟心想:"這世上,還有誰會惦記我這么多年?"
她微微一笑,無心責怪,反而安慰著說:"幸好讓你收起來了。否則那一場大水,還不把它吞了嗎?"
孫沁越問:"你要放風箏嗎?"
招弟笑看手上的風箏:"這個老古董,一飛上天,就解體了吧。"再瞥見幾只飛鳥在附近覓食:"看海鷗飛就好啦。"
當晚,室友們都安睡了好長一段時間,招弟才從練習室離開。
盥洗完畢,輕巧巧躡足回到房間,她在室友們此起彼落的鼾聲中,將風箏取出來,藉著窗外的月色,一邊重溫兒時舊夢,一邊流淚。
自十二歲那年的水災過后,不論對外遭遇多困難的事,招弟也不曾因為委屈而流下一滴淚。
因為這個社會,并不善待弱者。
嘗盡世態炎涼的小女孩為了生存,努力而守分的忙碌著,背負艱辛卻無暇舔舐傷口。
于是一顆心漸漸長了厚繭,就像赤腳走路的人,腳底變硬了,也就不知痛。
她獨自走在人生路上,像走在夢里,像游魂,飄來飄去。
今晚,風箏令她想起父母的愛,那溫暖,捂熱了她的心,與這些年來的生活相互映照,感觸良多。
心再次柔軟,感知了難言的凄涼猶不自覺,直到淚水滴落風箏,她仍不愿承認。
她告慰父母:
"爸爸媽媽看到了嗎?我一直很堅強、很獨立,也很勇敢,都不哭的。今天在海邊吹了風,眼睛比較干澀,所以流了一點水,潤濕一下眼睛。"
"我在社會上奮斗的這些年,一直依照爸媽的教誨來做人,沒有被擊倒,也沒有走偏。你們放心,我會繼續努力,每天都在進步。不管走到哪里,我都是爸爸媽媽最得意的女兒。"
風箏成了這世上,父母留給她的唯一紀念。
它連結了父母對她的愛,給了她勇氣,也提醒她,除了求生存之外,再去尋求生命的底蘊。
她彷彿聽到父母說:"很好,招弟。以后也要像這樣,堅強勇敢。你并不孤單,因為我們都在。"
她憑著堅韌意志,一路闖關,以前是苦悶緊張的過日子,以后,要微笑著繼續努力。
發自內心的笑,以求得靈魂的安定。
想到這里,她不禁笑逐顏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