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穎要在正式調入市場營銷部之前回娘家住一段時間。她清楚,一旦轉入新崗位定是沒日沒夜地加班,即使公司不加班,她自己也得給自己加班,否則怎么會快速融入到團隊并發揮決策性的作用。
一提到“回娘家”,她突然想到曾經唱響全國的《回娘家》:左手一只雞,右手一只鴨,身上還背著一個胖娃娃呀,咿呀咿得兒喂。
她的回娘家沒有那么光彩和榮耀。自己經濟的窘迫,是整個家族都知曉的。這次回去,是父母叫了多次的,暖氣費她真沒舍得交,父母心疼。
從小上學獨立,婚后不戀娘家的蕭穎第一次在娘家小住。父母自年輕時就隨哥哥住,給兒子打工看管工廠,花的錢都是兒子的,沒有自己的住房和經濟來源。
蕭穎自大學畢業就沒有一間像樣的閨房,一直在租賃的房里輾轉。當隔壁出租房里傳來放肆的男歡女愛的曖昧聲,久久不停歇時,她很無奈很煎熬。當她步入婚姻,得不到這樣放肆的釋放時,她又時常想起這些聲音。
她對有個安定的家有一種根生的奢望。當她第一次踏進婆家院落時,即使很破舊,但干凈,有獨立的房間。得到的寵愛平衡了她對愛情的執著。
也許是從未有過的小住,父母像接待外賓一樣客氣、用心,生怕她不滿意住不下來。
父母飯桌上的飯食雖不豐盛但也不單一,一葷一素,有粥有湯。比起她日常的將就好了很多。蕭穎終于也能夠在下班進門后就能吃上熱乎的飯。
飯后,一起看電視。母親喜歡看家長里短,曲折回腸的悲喜劇。父親喜歡老革命劇。電視頻道會在母親看的劇插播廣告時切換到父親愛看的頻道。
長時間不看電視劇的蕭穎,卻誰的劇都愛看,她不禁想起自己碼的劇,比起這些熱播劇來差得還是很遠。單論劇情的曲折回腸,她就不如。她不忍心制造悲劇。
最讓她高興又揪心的是早餐。她要趕第一班公交車,就得早上5點半吃飯,6點出門,6點一刻到達站點。
第一頓早餐,父母倆人齊上陣,5點開始點火炒菜,打豆漿,蒸饅頭。
“你真是不孝啊,讓俺天天過年來。”母親慍怒道。
蕭穎習慣了被母親這般訓導。她知道,母親是愿意為她操勞的,絕不會讓蕭穎自己做飯。飯后刷碗筷這樣的事情,都不讓蕭穎做的。只管默默聽她絮叨,接納她的照顧,母親才會開心。
蕭穎洗漱完,一排飯食已擺好:冒著熱氣的五谷豆漿,一盤蒸南瓜,一枚雞蛋,一個饅頭,一盤炒油菜,一袋純牛奶。水壺里已裝滿水,保溫杯里已裝上午餐。
“你動作就是慢,快6點了。吃不完也得走,公交車不等人。”母親見縫插針地訓導。
“我手機里有實時公交軟件,能看到每一站的到達時間,不著急。”
蕭穎已習慣就著訓導咽飯食。她這輩子都是和著母親的絮叨下飯的。這飯吃得漲飽。
她忽生一念,為什么她的父親排氣比別人多,自己吃了娘家得飯也是排氣比較多,是不是吞咽的夾雜了這些不服氣。
第二天早上,父親便一人擔當了蕭穎的廚師,讓母親繼續睡覺。母親還是不放心,在廚房指揮一番才回自己的房間。
晚上的餐食逐漸豐富起來,炒菜里藏一粒海參,牛肉蒸包,排骨燉牛肉。平時很少回家吃飯的哥哥,這幾天也像聞到香味一樣,天天回家吃晚飯。
第三天,第四天,父母忙碌依舊,忙得不亦樂乎。
飯飽后,趕早也不累,對公交車到站點的時間把握熟悉后,蕭穎的腳步不再那么匆忙,她有了觀望天空星辰,張望路邊小攤忙碌身影的時間。
冬月的清晨6點,漆黑一片,蒼穹倒顯得微微藍,大把的星辰被拋散在天際,一顆星格外亮,周圍似規則又無規則地圍繞了許多閃亮的星星。
“仰望天空的女孩”,蕭穎自然地想起自己給自己起的綽號。看到遙遠的星星,心里敞亮多了。感覺生活一下子美好起來。
路邊攤位早已炸好了一排黃澄澄酥脆脆的油條。一對駝了背的老人,在挑起的燈光下,正一個觀火候,一個壓面刷油。油鍋里冒著煙氣,一陣焦油摻著油條的香撲面而來。
蕭穎對油條有一種情結。如果不是吃了早餐,她定會買幾根。
馬路對面是煎餅果子的餐車。昨晚回來正瞅個正著,一排人在排隊,她踮起腳瞅了瞅,果真不錯。雜糧面,小米面的都有,薄薄的面糊,經竹簽一抹,一張薄餅便立馬成型了,翠綠的生菜,嫩紅的烤腸,新鮮的雞蛋,芝麻粒,香料粉,甜辣醬,一張餅里便是一世界了。
如果不吃早餐,她定會帶倆,把午餐也備了。
越過路口。兩邊沿街房便是火燒、混沌、油餅羊湯、面館等。現在只有偶爾的食客,想必上學點時,這里必是堵得水泄不通。你瞧,火燒鋪門前備好的火燒已是五六排。套了塑料袋準備盛豆腐腦的碗摞了五摞。
蕭穎打開手機音樂,熟悉循環播放的音樂從褲兜里響起來。
蕭穎的步子便有了節奏,手指自然地叩褲兜,冷風吹紅了鼻尖,吹不冷她歡快的心。
小住幾日,蕭穎仿佛又回到了未初嫁的女兒時,今早的早餐,她只取了肉整包里的肉丸,面皮鼓鼓得,像沒動過一樣。她明顯地感到父親欲言又止,但還是任性地取了兩個整包得肉丸。她小時候沒少干這樣的事。小時候是貪嘴,如今是為了避免過多地攝入糖分。出發點不同,但收到相同的效果——調皮。
站在站點,一輛輛火車呼嘯而過,一個個蒙著頭,只露了眼睛看路的匆忙電動車,壓得馬路呲呲地響。這就是奔波,她也是在奔波,每天趕第一班車走,坐最后一班車回。
下周,她就要去市場營銷部了,任命書已下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