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陽王莽大敗消息傳出,天下為之震動,各地的豪杰紛紛揭竿而起,殺掉王莽設置的郡守、恢復漢朝的年號。
公元23年10月4日,綠林軍一支勁旅起事軍攻入長安,10月6日商人杜吳殺了王莽,校尉龔賓斬掉王莽的頭顱,懸掛在城市之中。與此同時,數十名叛軍士兵將王莽的尸體洗劫一空,然后用刀亂砍剁成肉泥。王莽被殺,新莽王朝徹底滅亡。
西漢有個特點就是,就是外戚干政。劉邦死后是呂后直接掌權,自漢成帝以后,皆以外戚輔政,倍伐就是看到漢朝外戚輔政,覺得這是一條風險最低的復仇之路,在天不助、地不利、人不和的情況下,他要用一己之力篡奪帝俊的大漢王朝。
王莽的騙子人生,可謂騙子的終極理想,不必再以說謊為謀,因為被騙的人已經成群結隊的為他搖旗吶喊。
才學出眾,道德高尚,尊崇為眾生之楷模。
師從賢達,交好名士,推許為國中之邦士。
恭儉純孝,大義滅親,奉拜為當世之圣賢。
古句曾說:“人無癖不可與交,與其無深情也;人無疵不可與交,以其無真氣也。”
絕對完美的人絕對危險。
因為正是他的存在,四百年煌煌大漢被攔腰截斷,也正是因為他的努力,所有人都認識到將儒家理想主義帶入治國理政有多么危險,更是因為他的先例,后世野心家認識到除了造反,還有篡位這么一條路可走。
最后西漢自己釀的苦果自己吃,西漢縱容的人篡西漢。
不過俗話說的好:“謊言可以撐一時,但不能撐一世,沒有什么謊言可以長盛不衰。”王莽篡漢揭開了他偉光下的狼子野心,他成功的欺騙所有西漢人,也成功的遭到集體反噬。
公元8年十二月,王莽終于撕掉所有虛假偽裝、圖窮匕見、露出狼子野心家的真面目:廢黜大漢王朝。自己帶上皇冠、登基做皇帝。
在坐上王位那一刻,王莽真的認為自己是擁有“天命”之人。
而他真正的“天命”是:歷史上第一個被當作珍寶收藏的頭顱。
他的風光一時,不過是用身首異處、身體肢解,頭顱做了272年標本換來的。
王莽是外戚集團第一個開啟篡權先河的人物,這是嚴重的政治事件。
對王莽頭顱的處理方式,劉秀讓所有外戚想起來就冒冷汗。羲和是故意這么做的,她和帝俊想在人間造一個繁榮盛世,竟然出現這么一個騙世盜賊,這讓帝俊惱火不已。為了防止倍伐再次投胎轉世,作惡人間,帝俊讓羲和將倍伐封印,為了防止還有惡神破壞,劉秀特意將他的頭顱做成標本。
《晉書》記載,王莽的項上人頭被大漢皇室足足收藏272年之久,至西晉才毀于火。
的確,王莽的項上人頭被大漢皇室收藏。
可是,是用什么方式收藏的呢?
到底收藏在那里?
最后有沒有燒毀?
先說,在這長達272年的時間之內,王莽的人頭是怎么存放的。其實方法很簡單,劉秀讓人把一種黑色的特殊染料涂在了王莽的頭上,然后,又讓劊子手,將附著在頭骨上的皮肉給剔除干凈。這顆頭顱變成了枯骨,再也不怕腐朽發臭。
就這樣作為一個外戚篡權偷盜者,王莽他的頭顱成為了一個象征,一個警示。
王莽篡西漢,教訓不可謂不深刻。那么東漢的統治者為什么沒能吸取歷史教訓,反而讓外戚干政愈演愈烈呢?
實際上,劉秀建立東漢后,是有鑒于外戚專權,強臣竊命的危害的,但最終之所以出現外戚強臣盈朝的局面,根子還是出在豪強身上。
在朝廷中,劉秀采取退功臣進文吏的策略,只對豪強之家出身的“元功之臣”大加封賞,卻不授予實權,借此抑制豪強勢力做大。
但東漢王朝畢竟是建立在豪強大族基礎之上的,像鄧、竇、馬、梁等根深蒂固的世代望族,為劉秀立國出了大力,想要完全抹去他們對政治的影響顯然是不可能的。
對東漢朝廷來說,豪強是把雙刃劍,既要加以限制,防止他們無限膨脹,威脅皇權;又要加以籠絡控制,保證王朝的統治權延續。
所以劉秀在退功臣的同時,又妥協退讓,采取政治聯姻的方式,將功臣豪強們綁在劉漢王朝的戰車上,共同進退,卻不讓他們觸碰戰車的操控權。明確實行“疏遠外戚,毋授以政”,“后宮之家不得封侯與政”的策略,即政治上排擠,經濟上優容。
光武、明帝兩朝一直保持著對豪強功臣的制約,史書上記載漢明帝“常令陰黨、陰博、鄧疊三人更相糾察,故諸豪戚莫敢犯法者”,可見豪強外戚處于皇權的強力掌控下,外戚勢力謹小慎微,不敢犯法,也就沒有機會崛起。
但這一切是需要前提的,那就是皇權必然要足夠強勢。劉秀是足夠強勢的,吸取劉邦兒子劉盈的教訓,劉秀親自培育的親兒子漢明帝劉莊也足夠強勢,但是神力一樣都是有限制的,神力保證不了皇權代代強勢。
人類從歷史中所得到的教訓就是,人類總是僥幸的認為自己能夠逃脫歷史的教訓。
所以就算劉秀煞費苦心的,把王莽的頭骨做成標本,殺雞儆猴,以儆效尤,依舊抵擋不了外戚專權的愈演愈烈。
另外還有一種解釋,這個外戚標本,極可能成了一代代東漢外戚不懈努力的“榜樣”,她們一想到外戚也可以有朝一日,君臨天下,不禁身體里面充滿了外戚奮發的血液,她們前赴后繼、勇往篡權。
現在的劉秀還沒有預見,自己將來建立的東漢王朝的外戚和宦官專政的未來。
現在的劉秀即將面臨人生最大的危機。
劉秀在昆陽之戰之后脫穎而出,如果之前提起劉秀,大家的印象還僅限于劉縯的老實弟弟,那現在劉秀已經和劉縯并駕齊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