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期中考試后,51班和52班開始流行一種新游戲——在周考卷角落畫小貓。起因是語文老師讓兩個班交叉批改默寫題,李茉作為課代表發作業時,總能在52班試卷堆里一眼認出夏知袁的字跡。
他的字像被尺子量過般工整,默寫《赤壁賦》時會在“泣孤舟之嫠婦“的“嫠“字右上角點一滴墨,像落在江心的雨。李茉偷偷數過,這個錯處從高一延續至今,像是他留給世界的隱秘記號。
“茉茉你看!“后桌突然舉起一張試卷,“這個嫠字是不是寫錯了?“李茉手一抖,紅筆在夏知袁的卷子上劃出歪斜的線。她慌忙用涂改液遮蓋,卻在白色痕跡上畫了只打滾的貓。
第二天發卷時,夏知袁看著卷尾的貓咪涂鴉愣住。李茉躲在教室后門,看見他掏出鋼筆在小貓旁邊添了條魚,陽光透過玻璃窗落在他睫毛上,抖落的金粉掉進她怦怦直跳的心口。
秘密在第三次月考時敗露。那天李茉正伏案批改文言文翻譯,林曉曉突然把52班試卷拍在桌上:“我說你怎么搶著幫張老師改卷子!“她抽出夏知袁的試卷,指著《項脊軒志》譯文中某處:“'庭有枇杷樹,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這句你改了三遍吧?“
李茉這才發現夏知袁把“吾妻“譯作“我的愛人“,而她在批注欄寫了“動人“。更致命的是,她不小心在紅批末尾畫了顆極小的心。
“你們看!“林曉曉舉著卷子滿教室跑,“李茉在夏知袁卷子上畫愛心!“正在喝水的班長嗆得直咳嗽,粉筆盒被撞翻在地,五十二雙眼睛齊刷刷看向漲成蝦紅色的李茉。
從此51班女生經過52班窗前,總會故意拉長聲音喊:“庭——有——枇杷——樹——“男生們拍著夏知袁肩膀起哄:“什么時候手植的樹啊?“就連最古板的生物老師都記住了梗,講DNA雙螺旋時會說:“某些同學的心電圖比這個扭得還厲害。“
最要命的是夏知袁的態度。他開始在試卷上留“謎題“:默寫《長恨歌》時偏偏漏掉“在地愿為連理枝“,作文必定以“有位哲人說“開頭——那是李茉的批語習慣。當李茉第N次在科技樓“偶遇“他做實驗時,夏知袁晃著試管突然開口:“你知道銀鏡反應需要控制水溫嗎?就像......“
“像什么?“李茉下意識追問。
“像某些人改卷子時,涂改液總忘記搖勻?!八钢淇诟珊缘陌咨唿c,笑得像偷到松果的松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