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說九如也是被現(xiàn)代那些電視劇影響頗深。特別是那部大小眼帥哥拍的,對里面的監(jiān)察院簡直是佩服到了五體投地。
不過讓她自己去做,她是不會的。她也沒那么高的志向,也沒那么大的金手指。她也不敢,怕把自己小命給玩進(jìn)去。
她想做的事兒,還是要托賴兩位皇子。她和林家都做不了,沒有那么大的后臺。
“善堂?”
她說出自己的這個(gè)想法,正在吃她帶來的黃油爆米花的兩位皇子都愣在了那里。
這爆米花,在宋朝時(shí)就有了。不過也都是原味兒,最多加些糖。可九如這爆米花,加的可是焦糖,還有她讓小廚房的人好不容易搞出來的黃油,香甜酥脆,自然非外面那種可比。
兩位皇子的吃法,也截然不同。四爺跟吃什么美味佳肴一樣,還拿了雙筷子,一個(gè)一個(gè)地夾著吃。十三爺就豪爽的多了,把整個(gè)大碗抱在懷里,大把大把抓著吃,吃得香甜極了。看得四爺直皺眉。
“這善堂,也不是什么稀罕事兒。各地都有,值當(dāng)你費(fèi)心思去做嗎?又掙不了幾個(gè)錢。”
十三爺十分地不以為然。
四爺卻把手中的筷子放下,深深地看了一眼九如:“方姑娘既然說要做這件事,自然是有了自己的想法的。那不妨直說,有什么要讓我們替你當(dāng)擋箭牌的,直說就是。”
自己的小心思被人看空,九如輕輕地吐了吐粉紅的小舌頭,才把自己的想法,一一道來。
原來這各地的善堂,真的做善事的,并不多,很多都是藏污納垢之地,做那些見不得人的勾當(dāng)?shù)亩唷:芏嗌铺么蛑錾剖碌恼信疲鋵?shí)是把那些窮苦人養(yǎng)不下去的孩子,或者那些要飯的孩子,拘在里面,日日做苦工,那些容貌姣好的女孩子,很多在十一二歲,就被賣到青樓里去。連有些漂亮的男孩子也不能幸免。
九如還是在剛來揚(yáng)州,流浪的時(shí)候,聽那些要飯的小孩兒說的。他們看她年紀(jì)幼小,又生得貌美,雖然沒有吃的喝的能分給她,可是還是好心地一再提醒她,讓她見到善堂,就躲得遠(yuǎn)遠(yuǎn)的。
九如這么一說,把十三爺給說愣在了那里,怎么也不相信這是真的。
“這算什么呢,還有那些尼姑庵,道觀,有好多,跟菩薩有什么干系,倒不如說是暗娼,私窠子呢,甚至還有些神神道道的事。甚至還不如青樓里,那里好歹是明碼標(biāo)價(jià),這些倒好,打著菩薩的名號,做那些男盜女娼的事兒,都不夠惡心的,早就不知道佛祖為何物了。兩位爺要是不相信,只管出去打聽打聽去,就明白了。”
“我也不瞞兩位爺,我被林家救之前,受過那些流浪的孩子的恩惠,我就想著,也辦個(gè)善堂。用我自己有限的這點(diǎn)兒本事,給那些無父無母,無家無業(yè)的孩子們一條生路,一碗飯吃。”
“說句不怕人笑話的話,九如這輩子,是不想成家的,后院也圈不住我。這件事要做起來,肯定要很大的一筆錢,好在方家的基業(yè)還在,我也還有些本事,掙錢,也沒有那么難。要是我想做的幾件孩子們就能做的事做成,自負(fù)盈虧,也不是太難的事兒。”
“只是這事做小了不難,要是做大了,我就怕有人猜忌。九如想做的,可不是一城一州,而是想讓這大慶天下,再無凍餓的孩童。想教他們有一技之長,能夠自食其力。誰知道,這里面有沒有能經(jīng)天緯地的大才呢?”
九如這番話,把四,十三兩位皇子都說得心潮澎湃,兩人竟然一起起身,肅容抬身朝九如作了一個(gè)揖,把九如嚇得連忙跳到了一邊。
四爺鄭重開了口:“我竟不知道九如竟然胸懷如此之大,胸中之丘壑,我二人遠(yuǎn)不能敵。九如,你只管放手去做,有什么事兒搞不定的,直接叫我們就是。”
九如的眼睛笑得跟只小狐貍一樣:“二位爺言重了。這事兒是好事,可是也容易引人猜忌。兩位爺只要想想,這事兒做成后,你們手下,會有多少精明識字,又不起眼的孩童可驅(qū)使,就知道這其中的妙處。可這事兒,我挑頭來搞,是不行的。兩位出面做也不太好,怕此事一定,就會有無數(shù)的目光放在兩位的身上,這事兒就更搞不成了。要想把此事給做成,還是得上面有旨意才行。”
她指了指頭頂,四爺和十三爺就明白了她的意思。
兩人不由得在心中感嘆,九如這膽子,也真的是太大了些。實(shí)在是太能折騰了。這也就是她抱了此生不嫁人的打算,要不然,還真的沒人能保得住她。
這也是為什么九如沒有把這件事跟林如海和賈敏說,直接就來找兩位皇子的原因。這事兒太大了,林家還是別牽涉進(jìn)來為好。
就是九如自己,也不打算現(xiàn)在就做這件事。凡事不破不立,要想把這件事給做成,還是要讓四爺和十三爺把善堂和尼庵的天給捅破了,讓今上派人嚴(yán)查,再以朝廷的名義把公立的善堂建起來,她才好真正著手。
三人一商議,四爺和十三爺,就把自己的暗衛(wèi)偷偷地放出去幾個(gè)。連十三爺,都親自跟著暗衛(wèi)出去了幾晚。
得回來的情況讓人觸目驚心。甚至遠(yuǎn)超九如的想像。
那些鹽商,皇商們,可比他們想的還要會玩兒。連蘇州和金陵上上下下的官員不少都牽涉其中。
特別是蘇州那邊有一個(gè)大庵,叫紅覺庵的,里面的尼姑修士足有上千名,庵中的土地財(cái)物不計(jì)其數(shù),整個(gè)庵中神圣莊嚴(yán),看上去潔浄至極。庵主法叫凈塵,是個(gè)三十來歲的美貌尼姑,不光蘇州城,連揚(yáng)州和金陵那邊,都有不少夫人紅覺庵中的常客。香火旺得很。
但這紅覺庵的后院兒,卻是個(gè)銷金窟,溫柔鄉(xiāng)。那些白日里一身緇衣,神圣莊嚴(yán)的尼姑,進(jìn)了后院就變成了蕩婦嬌娃。甚至有些小戶人家的夫人,也被這些人給勾引了去。成了蘇州和金陵官員們的得意之所。
而這紅覺庵的后臺,正是他們一直找不到突破口的,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