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秒,黛玉就猴在了賈敏的身上,拼命地撒起嬌來:
“母親,雖然明日是兒的生日,可是卻是母親的受難日,怎么能再勞煩母親親自下廚?真的不用!!母親不是已經給玉兒親手做了一個荷包吧?就那就已經足夠了!!”
九如在一邊看著嘻嘻笑。看黛玉瞪了自己好幾眼,才走上前一起勸說:“干媽,您平時已經夠辛苦了,煮面這種小事兒,還是交給我來替您做吧。我正想做個稀罕的一根面呢,要是您一出手,還有如兒什么事兒。您呀,明天就只管坐著等吃就成了。”
也不怪兩人急,實在是賈敏真的沒有廚藝天份,有限的幾次下廚,還老是想做點她認為的新奇吃食。
吃了她做的飯,九如才知道什么叫黑暗料理。現代那些西瓜炒月餅,紅燒魚鱗什么的都弱爆了。哪怕就是最簡單的煮面,賈敏都能做出又酸又咸又甜又苦的口感。她實在是不明白,賈敏怎么能做出這樣的味道的。
賈敏被兩個女兒哄得都快飄起來了,只好答應了她們。
真是的,就這么看不上你老娘我的手藝。
第二天一早,林府就熱鬧了起來。
這是黛玉四歲的生日,又是林如海鐘愛的嫡長女,這生日過得,自然比在書中過得生日要熱鬧多了。
九如可沒在書中看到過,賈府的人正兒八經給黛玉過過一次生日。還動不動把她的生日和襲人的生日放在一起說,可能都沒幾個人記得。也因此,她從來都對賈府之人沒一點好感。哪怕是黛玉還未出孝,你們花了林家那么多的銀子,就不該對黛玉好一些嗎?
連金釧兒死,王夫人想賞兩套衣裳做裝裹,第一時間竟然都是想到了給黛玉做生日的兩套衣裳。黛玉沒說任何話,就說怕她多想。
看來黛玉過生日,也就那兩套衣裳。
一大早,揚州蘇州和金陵來給她送壽禮的各個官員家的下人就擠滿了門。這還不算那些鹽商家,他們更是巴不得找個理由給黛玉送禮,裝著禮物的馬車排成了長隊,長度總有二里地去。
那些官員家的禮物,林家倒是收得。畢竟大家都沒斷過來往,也是有來有回的。可是那些鹽商們的嘛,收是收了,可是當場都被登記造了冊,準備送回京城獻給皇上去。
鹽商們也不生氣。送給誰不是送,只要林大人心里有數就成。再說了,送給皇上才更好呢,要不是林大人,他們想給皇上送禮,也沒有渠道呀。這份禮,當然是越貴重越好,貴重了,能讓皇上他老人家看到自己的誠心和孝心,總不會有壞處吧?
黛玉早上一醒,就被母親從床上撈了起來,給她換上了一套大紅色織綿的衣裳,親自給她梳了頭,把她打扮的跟個玉娃娃一樣,剛梳洗完,就看到九如笑嘻嘻地進來了,身后還跟著一個人端著小爐子,另一個人端著一鍋雞湯,還有一個人端著一盆面。成玉也跟在她后面。
賈敏和黛玉見狀都笑壞了。怎么,九如還真的要現場做面給黛玉吃不成?
九如還真的是這樣想的。她笑著先跟黛玉賀了壽,就凈了手,站在面盆的旁邊,很快就拉出了一條細如毫發的面來。竟然從中間一點都沒斷。
九如笑嘻嘻地說,她們家有個習俗,就是生日這第一碗面,一定要越細越好,越長越好,中間也不能斷,吃這樣的面,一生都會長生百歲,健康安虞。
這也是她為什么要帶著鍋來黛玉房里做面的原因。這樣的面太細了,從鍋里撈出來就要趕緊吃,一不小心,就泡散了。
說著,她就把那一小團面扔進了爐子上的沸水里,在心里數了三下,就拿筷子撈了出來,扔進了一邊碗里半溫的雞湯里,又往里面放了一個荷包蛋,兩根小青菜,端到黛玉的面前,示意她趕緊吃,自己又下了六碗正常的面,給自己和賈敏成玉一人一碗,另外三碗讓人趁熱給林如海和兩位皇子送過去。
黛玉好奇地一看,那面不過也就一口,還真的是一根從頭到尾都沒有斷,在金黃色的雞湯中飄著,笑嘻嘻地拿筷子一下子撈起來,直接填進了嘴里,按九如說的,嚼都不嚼,直接往下咽。幸好那面夠細,咽時也極為順溜,然后夾起荷包蛋也塞進了嘴里,還笑瞇瞇道:“好吃,就是少了些!!”
九如笑瞇瞇地把自己的碗移過來,給她撈了半碗面過來,一家子人都美美地吃得干干凈凈。
吃完了面,又有不少下人來給黛玉磕頭。等下人們磕完頭,九如就笑瞇瞇地請賈敏和黛玉,去了自己剛收拾好的園子。
這園子本就修得極好,不比那半園,鶴園,虎丘,獅子林之類的差,最難得的,是園子中央,有一處四五十畝見方的小湖,湖呈新月狀,湖上有三四座小亭,清幽古樸,適意自然,如清水芙蓉,洗盡鉛華,無一絲脂粉氣息。
而湖的兩岸,有七八座大大小小的院子,里面種滿了各色花木,都以花卉命名:碧桃苑,素杏樓,白芍居,谷雨鄉,等等等等,唯一的遺憾,就是每個院子都沒有楹聯。
每個院子都有個小小的碼頭,賈敏帶著九如和黛玉成玉一路乘著小舟而來,看了一路的風景,贊了一路,最后才指著問九如,為什么不題聯。
九如笑得跟個小狐貍一樣,回道:“我等著妹妹長大了,給我來題呢。我妹妹長大了,必然是個大大的才女!!別人不管是寫得如何好,我是一概不要的!!”
這話說的賈敏都失笑,你妹妹現在書都沒讀幾本,你倒是從哪里看出來,她會是個大大的才女的?
她本來有些技癢,想給她把對聯給提了,不過罷了罷了,這是你們姐妹情深,由著你們喜歡吧。
九如在心里笑嘻嘻,干媽當然也是才女,不過,哪有林妹妹給題的聯,能名垂千古?不過就是幾年嘛,她等得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