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回了梧城,易寒非收到江信的回信:【勞師哥掛念,信一切安好,機關道安穩如常,新紙已造出,比那神秘島更勝,前日于碼頭上買下一批絲綢和珍珠飾品,鮮亮巧致,運至梧城討嫂嫂一笑。信獨愛武功心法,無心情愛,既無入我眼之人,焉有入我心之人?比之林心有所屬,信只想一身清凈,既不動情,也不戀家,來時一人,走時一人。】
江信不過弱冠之年便想斷情絕愛,看破紅塵?真是得了師傅真傳,醉心武學,罷了,事已至此,他關心晚了便是晚了,再難插手了,只好隨緣吧。
過了臘八,許嵐將梧城施粥的事辦好后,看了眼懷城的帖子,只有左府的比較合適,便在宴請之日去了懷城。
而師瓏映認為她身為協令,懷城那位女官她也當見見,于是許嵐到懷城之日,剛下馬車,便見師瓏映迎了過來,“參見掌令。”
“你也來懷城左府赴宴?怎么不見祝安?”
師瓏映悄聲說:“祝大人說左家表面光鮮,其實已經是個破落戶,不過一個空殼子,又盡做些拿著雞毛當令箭的行徑,他料想王爺不會來,便稱病不來,叫我送份禮來客氣客氣。”
“他好心思,王爺確實沒來,不如你我一道吧。”
“是。”
路上,師瓏映突然問她:“掌令,西洲翁主安落當真如傳聞所說,六歲啟蒙,八歲作詩,十二歲馬上馳騁,十四歲舌燦蓮花,十五歲琴技驚人,十六歲已有王后之風?”
芙蓉眼神看過來,好久沒聽有關西洲的事了。
許嵐想了想,點點頭說:“大差不差,她的心智和城府都是同輩一流。”
“論容貌,下官與她誰更出色?”
說實話,她們兩人長得有些像,真比起來,她覺得還是安落更好看一點。“各有千秋,你們都是俏麗明艷之人,她勝在臉小精致,你勝在眉眼如畫。”
“那不論樣貌,掌令覺得我可能與她相比?”
“你已經很優秀了,為何要與她相比?”
“我對自己嚴苛,就是為了有朝一日,人們提起娶妻當娶安氏女時,能想起陽城師家有女百家求,可惜不復當年了,我苦心經營毀于一旦。”師瓏映撇撇嘴,苦惱道。
“安氏女的名頭流傳下來畢竟有前朝百年的歷史,你要與之爭輝當然難啦,不過作為同時見過安落和你的人,我更喜歡你,你和她一樣勇敢,聰明,但你比她坦率。”
師瓏映一愣,笑道:“你居然說我坦率好?你不知道我最煩自己這一點了,我多想練成一顆玲瓏心啊,也不至于在玩弄人心上反倒被人玩弄。”
這話把芙蓉和系鈴都整不會了,兩人互看一眼,神色各異。
許嵐真是哭笑不得,師瓏映原來是個自來熟啊,“你既去玩弄別人的人心,自然要做好被反噬的準備,你目光清澈,不應是攻于算計的人,否則只會越活越累。”
“你是第一個跟我說我目光清澈的人。”師瓏映難以置信。
“雖說清澈,可不難看出你有些傲慢,望你能盡早除掉這傲氣。”
“女子為何不能有傲氣?那外面傲氣的風流才子多了去了,我才不要除掉,我不想和尋常女子一樣。”
許嵐輕輕一笑,“你便是太標新立異了,才會這么急著反駁我,我說這話不是因為你是女子,而是因為這種傲慢會腐蝕你的清澈。”
“我爹讓我勤學苦練比過安落之名,為師家長臉,我娘讓我八面玲瓏,擇個最好的夫婿做人上人,我哥哥一面利用我為他做事,一面在外說我牝雞司晨,心比天高。若早些遇上你就好了,我悔不當初,我的目光哪里配得上清澈二字?我做過惡,早已一身混濁。”
許嵐也聽過她一些事,拍了拍她的背,“你心懷愧疚,就去盡力彌補吧,女官之責,可不是榮譽加身,而是為民請命,為民做事。”
“是,我得以保全,就該為師家做的孽償還,祝大人曾和我說,玉不琢,不成器,他頂著眾人反對,給我官職,就是可惜我璞玉之姿,未能好好修飾,他愿在旁教導,讓我回歸正途。你不知道,當時我表面上嫌他多管閑事,其實一個人躲在被子里哭了一宿,想通了許多事。”
應該是心事憋了太久,師瓏映在熟人面前又放不下臉,此刻和許嵐聊到一起,更是不吐不快,于是一吐為快。
許嵐點點頭說:“你也不要辜負祝大人一番苦心,他這人表面插科打諢,實則內含乾坤,正是你說的玲瓏心吧?”
“才不是,他分明是詭計多端,才配不上玲瓏心呢。”
還挺會口是心非,許嵐覺得她好像發現了什么瓜。
離席后,許嵐讓林覺到花園的相親局去,自己和師瓏映到一亭子,傳見了懷城女官候選人禾碧。
這個婦人面善,作禮并不標準,穿了一身新的布衣,頭發盤起,束了頭巾,眼里有些惶恐。
“你不必多禮,我問你幾個問題。”
“誒,貴人問吧,我聽著呢。”
“只知你認字,不知可會寫字?”若是不會,便授司務。
“會的,多數都是會寫的。”
“你覺得自己是更擅長出去經商還是在村邑背后出主意?”
“我倒是想出去自己談,可見了人我又怕說錯哪句,半天憋不出一個屁,我真是自己都急,我真是干不了要耍嘴皮的活計啊貴人。”
“我知道了,你不用急,可以跟我講講你是怎么把織女村經營這么好的嗎?”
禾碧點頭應下,“也不是我自個兒的功勞,起初就是我看大家都把自個的繡品放到賣貨郎那里賣,隨便換點錢,可我偶然見著賣貨郎把東西賣衣裳店,賺我們好大差價,哪有這種人?”
“嗯。”
“我們是給他辛苦費的,他欺負我們不懂行情。所以后來我同大家一講,便把辛苦費給我,托我家那漢子接手這事。”
“然后呢?”
“我還將此事告訴了邊上幾個村,都由我家漢子來給他們賣貨,原以為是天大的好事,誰知道幾個村的賣貨郎竟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