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器在去往預定地點的同時,運輸車也在趕往作為救援地點的大橋。
艙內其實可以看到兩邊的影像,但是斯望思考了一下沒有選擇打開。畫面中的洪水朝著搜尋器的反方向快速游走,水流從攝像畫面中看起來要比剛才更加混雜,過程中時不時會撞上各種被洪水破壞的殘塊。
還是有一點嚇人的,至少對于小朋友來說,斯望看著畫面心想。她在生活中不太會遇到這個年紀的小朋友,現在莫名其妙有一種為了保護她不受到驚嚇而遮住雙眼的感覺,感受有一些奇妙,像是過去某些無邊無際的重復努力在這一刻擁有了意義,也像是突然察覺到人會在預料外的某個時刻因為一瞬間的偏差而意識到什么對當下來說更加重要。
搜尋器逆著水流在前往橋下,突然右邊的畫面被遮住了好幾秒,斯望轉過頭,帶著茫然的表情看向周圍的人。
“是高壓充電設備,”看到她表情的張工解答了她的疑惑,“應該是私自安裝的,我們這里所有的高壓充電裝置都統一安裝在地勢更高的位置,為的就是防止類似災害狀況下發生觸電事故。”說話的表情嚴肅到斯望不知道該怎么接話,她不知所措地看了看畫面,又看了看木霽清。
更加可持續的星球是一項多國協定,氣候危機已經是地球不得不面對的挑戰,清潔能源成為了硬性需求,于是市場上大部分產品使用的能源都是環保種類,家庭用電需求也因此不斷提高。大型的用電設施包括車輛、家用機器人、私人飛行器之類,日常高度使用的產品在充電上一定會有更高的需求,但是地理環境導致這里的汛情多發,所以當地應該會有明確的規定哪些區域不適合安裝高壓電力設施。
被無視的規則如同撤離時被輕視的警告,達摩克利斯之劍墜下的時刻甚至無法回憶起究竟是哪個瞬間蝴蝶扇動了翅膀,做了預警但無法阻止,知道結果又無法改變,斯望也想不明白很多時候無力感是不是面對事物的常態,只是生氣和心痛卻交織在一起悄悄染紅眼眶。
木霽清大概是察覺到了她情緒上的起伏,看了看斯望有些微紅的眼角,“搜尋器外面有絕緣涂層的。”說話的語氣平靜又緩和,就像在飛機上提醒她多休息一會一樣平淡。
眼眶中的溫熱將落未落,心口的酸澀還沒來得及轉化為實體,斯望就被這句話堵得帶上了一些感到安撫的笑意。再想起短短幾個小時內發生的事情也沒有那么沉悶,至少眼前能夠把這里的一家人救出來就值得一些小小的欣慰。
地圖上的實時坐標顯示搜尋器離橋越來越近,艙內的影像能夠感受得到里面的人隨著搜尋器在晃動,洪水流速不可避免地對平穩性產生了影響。果然還是應該把腿也固定住,斯望看著他們在安全座椅上的狀態,三個人的雙手都牢牢地抓住了扶手,說明以目前的固定性無法讓人稍微放松神經。
與此同時運輸車也在趕去橋上的營救點,飄搖的風雨和泥濘的地面,不斷亮起的警示燈和增長的監測數據,正在前方執行任務的人心里或許只有完成它這一件事,在后方看見整個變化進程的人時刻都在提心吊膽。每一個轉向,每一次視線不可及的小意外,擔心前方路線實際的偏差,害怕后方不夠及時的提醒,斯望耳邊始終充斥著接連響起的各種聲音,對于是否能夠順利到達目的地的未知來說,這種甚至可以說是折磨人的煎熬可能只有在當下才能真實感受到。
伴隨著這種復雜的心理狀態,先到達救援點的是運輸車。相比起能夠自主運行的搜尋器,在極端天氣下由人駕駛的大型運輸車輛讓很多站內的工作人員都更加擔心,好在平安到達了,車上的消防員也全都明顯放松下來。
木霽清看著搜尋器的路徑,請中控臺轉達大約十分鐘之后搜尋器會到達運輸車目前所在位置的右下方,所以現在就需要他們調試好起吊設備,整個人員的救援時間只有十五分鐘左右。
依照模型推測所得的數據,大約需要二十米的繩索長度。先后分三次將人帶回橋上,成年人的體重和兒童不同,商量過后大家都決定先把小朋友救上來,根據不同年齡的預設體重數據設定好便攜式起吊裝置需要的底座重量,稍后直接切換模式就好。
斯望一直盯著搜尋器的攝影畫面和艙內人員的狀態,在水中的感受和在路面上不同,不知道在搜尋艙內是否會有類似暈船的感覺,她看著有些不舒服的女士,出聲在問,“女士,你看上去不太舒服,需要什么幫助嗎?”
聽到斯望的話,旁邊的孩子和父親都扭過頭看向她。這位母親搖搖頭并沒有說話,斯望從畫面里看到的更像是她沒有辦法在目前的狀態下流暢地講話。
“我們大約還有七八分鐘就能到救援點,您如果有類似暈船的感受,艙內有藥品可以提供的,您現在需要嗎?”斯望仔細在觀察她的臉部神色,抿起的雙唇已經褪白,雙眼微微合上好像呼吸都很困難的模樣。
“媽媽,你不舒服嗎?”
“給她藥吧。”
同時響起的話語來自她的家人們,斯望聽到之后立刻選擇了提供藥物的選項。藥品和飲用水從安全座椅上方的智能藥箱里面遞降到她面前,斯望解開了她右腕的安全扣,讓她能夠服用止暈藥。已經拆封的藥片擺放在一次性使用的藥盒中,插好吸管的袋裝飲用水更便于特殊時刻的使用。
斯望看著她吃完藥之后,提醒她把手放回扶手上,重新為她扣好安全扣。在確認孩子和父親都沒有出現類似的情況之后,斯望才放心地去看路線進程。
還剩下四五分鐘就能到了,所有人此刻都為即將上岸而深吸了一口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