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
皇宮。
天下殿。
金帝端坐在龍椅之上,身軀微微前傾,猶如一尊被意外觸動的雕像,他雙目圓睜,嘴巴微張,滿臉驚愕之色。
大殿之中,木安昂首而立,神色堅定,宛如一棵挺拔的青松,不懼風雨,只聽他侃侃而談:
“陛下,生命至上,非萬不得已,不可動兵,以免傷害無辜性命。無論天子、朝臣,亦或是凡夫走卒、山賊劫匪,乃至男女老少,人人生而平等。
“臣以為:尊重山匪應如尊重陛下一般。兩年來,朝廷發放的繳匪物資與糧草,木安皆與山匪共享。兩年來,山匪未曾有過一起搶劫官船、貨運之事。
”往昔,每半月便會發生一起,如今兩相對比,可見此剿匪之法最為有效。
“懇請陛下恩準,臣愿再駐扎一年,確保山匪老有所養、幼有所護。”
木安的聲音沉穩而有力,在大殿中回蕩。
金帝心中思緒翻涌,木世子之言,無異于說朝廷的軍餉、物資在供養一群山匪。只要供他們吃穿用度,他們便不會劫掠官方貨運。甚至,木世子還有為他們養老送終的打算。
金帝身邊的戴公公,好像用雙手捂住了嘴,可那從肚子里往上涌的笑聲還是“咕咕咕”地讓金帝聽到了。
“一派胡言!”金帝怒拍御案,那手掌與御案相擊,發出沉悶的聲響,仿佛要將整個大殿的寂靜打破。御案乃特殊木材所制,這一拍,震得金帝右手掌心疼痛,疼痛瞬間傳至心臟,又引發滿腔怒火。
“木王弟,這,就是你的教導?”金帝指著木王爺,大有“養不教,父之過”的問責之意。
“皇上息怒,臣弟惶恐。臣弟無德養此逆子,待臣帶回去重罰。”
木王爺連忙請罪,同時為世子求情。他心中雖對木安的言論感到憤怒,可畢竟木安是他的長子,木王府的世子。若追究起來,全府上下都將受牽連。況且,他也不愿世子受太重的懲罰。
這個兒子,他最為了解。木安天生慧根,善良至極。自幼時起,看到別府之人捕蟬,他便會問:蟬被捕住,是否很痛苦?在河邊撿到青蛙,也會放回池塘。
木王爺思來想去,世子究竟隨了誰?無數個夜晚的思索后,他終于得出答案。木安隨他,當年的二皇子,如今的木王爺。若不是生于皇家,他真渴望那種門前種菊、房后插柳、三餐四季的田園生活,讀讀書,聊聊天,快活度過一生。然而,他生在帝王家,自小皇兄,也就是如今的皇帝倚重他。
先皇也對他寄予厚望。他輾轉于各個戰場之間,每次都不負所托,殺伐果斷。可每次勝利班師回朝,他都在想,若不用武力解決問題,和談該有多好,可惜從未實現過。
先皇、金帝和他,都不曾有過這樣的主張。如今,木安的言論喚起了他內心深處的想法,他的眼神不禁柔和了幾分,但臉色依然嚴肅。
“皇上,臣有罪。請求罰木安世子一年俸祿,木王府的用度減半。”木王爺再次躬身請求。
“準了。看在王弟的面子上。”金帝揮了一下手,臉上露出十分的厭煩與無奈。
“臣謝恩。”木王爺躬身行禮。
木安卻好似完全看不懂金帝與父王之間的談判,繼續申辯:“皇上,請三思。尊重生命,珍惜生命。能和平解決的問題,為何偏要動用武力呢?木安認為,我們五行國的律法應當改善,對外作戰,首先應嘗試和談,和談不成,再動武也不遲啊。皇上,三思啊。”
金帝的臉色瞬間鐵青,他從牙縫中擠出幾個字:“戴公公,再笑,把你的舌頭割下。”
戴公公趕緊把捂住嘴的雙手加了一把勁兒,其實他并未笑出聲,只是在金帝身邊,讓金帝總感覺他笑出聲來了。
話說回來,戴公公深得金帝信賴,主要原因之一便是他愛笑,什么事一笑就一了百了了。另一個原因是他姓戴,戴屬土部,土生金,而金帝正需要這種相生之力。
木王爺心里清楚,金帝明面是在說戴公公,實則是在指責木安。之所以沒有直接說割木安的舌頭,是念及他們兄弟的情面,還有金帝的樂妃是木王妃的大姐。
木王爺趕緊拉住木安跪下,“還不趕緊跪下,謝皇上隆恩。”
好在木安雖耿直著脖子,卻也不再言語。
木安回到木王府,自然是全府上下一片冷眼。
連姬窈晚上都對衛清莞說:“奶奶,兇;姑姑,兇;三叔,兇!”
三日后,金帝突然下詔,命木王爺出兵攻打南國。
木王爺接到詔書,心中十分猶豫。他深知這場戰爭一旦打響,必將帶來巨大的傷亡與損失。可若不服從皇帝的命令,又會面臨皇帝的懲罰。
木王爺決定召開家庭會議,商量對策。木王妃和嫻郡主都主張出兵,她們母女認為木王府應借此機會擴大勢力。
“父王,如今正是大好時機。南國雖有一定實力,但我們木王府兵強馬壯,若此時出兵,定能一舉拿下南國,為王府增添榮耀。”
嫻郡主言辭激昂,眼神中閃爍著興奮的光芒。
而木安則堅決反對出兵,他認為戰爭只會帶來災難,應通過和平的方式解決問題。
“戰爭絕非上策,它會帶來無數的傷亡和痛苦。我們應該嘗試與南國和談,尋求和平解決的辦法。”木安神色凝重,目光中透露出對和平的執著。
最終,木王爺決定聽從世子的建議,先嘗試通過和平方式解決問題。他派遣使者前往南國,試圖通過談判解決爭端。
然而,南國卻拒絕了木王爺的提議,堅持通過戰爭一決高下。
木王爺無奈之下,只好準備出兵。
嫻郡主趁機提議:“既然出兵,就讓大哥掛帥吧。大哥在南國剿匪已有兩年,對當地地形熟悉。”
木王妃也表示贊成。
戰爭一觸即發,木安也開始為戰爭做準備。他深知這場戰爭的艱難,但他也明白自己肩負的責任。
“這場戰爭,不知會帶來怎樣的結果。但我相信,只要我們堅持心中的信念,就一定能度過難關。”木安輕聲說道,目光中閃爍著堅定的光芒。
戰爭終于打響了。戰場上,殘陽如血,映照在滿是尸體和血跡的土地上,顯得格外慘烈。受傷的士兵們痛苦地呻吟著,斷肢殘骸隨處可見,破損的兵器散落一地,仿佛在訴說著戰爭的無情。
隨著戰爭的進行,木安在戰爭中屢屢失利,被南國的軍隊圍困在了一座山上。
消息傳來,木王府上下一片震驚。
在這個關鍵時刻,木王爺決定帶領軍隊去救援木安,可木王妃和嫻郡主都反對,認為木王爺此舉太過冒險,可能會導致更多的傷亡。
“父王,不可冒險。萬一失敗,我們木王府將陷入更大的危機。”嫻郡主說道,臉上滿是擔憂之色。
衛清莞白了嫻郡主一眼,道:“父王,我們應該去救木安。他在南國為了國家和百姓,一直努力平亂,如今陷入困境,您不能坐視不管。冒險固然存在,但如果我們不去嘗試,木安就真的沒有希望了。”
衛清莞請求道。
木王爺沉思片刻,不顧木王妃和木嫻郡主的反對,最終決定帶領軍隊去救援木安。
由于救援及時,木王爺指揮有方,再加上當地山匪的幫助,他們終于來到了木安被圍困的山上,成功擊退敵軍,將木安解救了出來。
令木王爺哭笑不得的是,木安被救出重圍后,看到那山匪大王,比看到他這個父王還親,沖上前去擁抱:“大虎,太感謝兄弟們了!”
說著,還用袖子抹了一把眼淚。那大虎也拍著他的肩膀,道:“木安兄弟,歡迎再來一起喝酒。”
這次木安戰爭失利,回到木王府,幾乎沒有了地位。
嫻郡主見到他就說:“大哥,你這條命可是父王撿回來的哦。”聽得木安心里很不是滋味。
然而,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因為攻打南國失利,損兵折將,那邊東夷趁機來犯,邊境告急。
皇帝再次下詔,命木王爺出兵迎敵。木王爺接到詔書,心中憂慮重重。他深知東夷兵力強大,此次戰爭必定艱難。
木王爺再次召開家庭會議,道:“眾人皆知東夷之強悍,此次出征,恐怕是兇多吉少。”
一時之間,氣氛凝重。
“父王,東夷來犯,我們必須迎戰。必須鼓起我們木王府的士氣。另外,我們可以和蘇帥聯盟,想必一定可以速戰速決。”
嫻郡主眼神堅定,雙手握拳,顯示出她的決心。
木王爺聽聞提及蘇帥,頓時眉頭舒開。蘇帥比木安年齡稍長,然已經立下不少戰功,他手下有十萬精兵,號稱“長勝軍”,所參加戰役,攻無不克,戰無不勝。
而木安卻再次提出和談的建議:“東夷雖強,但戰爭并非唯一解決之道。我們可以先嘗試和談,了解他們的訴求,或許可以找到和平解決的辦法。如果談不攏,再戰不遲。”
那木泰竟然撲哧一聲笑了出來,道:“大哥忘了,上次與南國作戰,不是和談無效嗎?你還差點被圍到山上困死呢!”
木安道:“上次和談,我未親自參加,這次,我先去和談。”
木王爺陷入沉思,一方面他擔心戰爭的傷亡,另一方面又怕違抗皇命。
最終,他決定讓木安先嘗試和談。
這次,木安親自帶領使者團前往東夷邊境。一路上,寒風呼嘯,似鬼哭狼嚎,吹得旗幟獵獵作響,黃沙漫天飛舞,幾乎遮蔽了視線。
木安騎在馬上,身姿挺拔,目光堅定地望著前方。每一次馬蹄的落下,都仿佛帶著他對和平的期許。他時而勒住韁繩,觀察周圍的地形,思考著談判的策略;時而與身邊的使者低聲交流,叮囑他們注意事項。
當木安來到東夷邊境要求和談時,東夷將領早已嚴陣以待。他們對木安的到來充滿警惕,認為這可能是一場陰謀。
東夷將領們身著厚重的鎧甲,眼神中透露出常年征戰的銳利與警惕。為首的將領陽展鋒身材魁梧,滿臉胡須,他緊皺眉頭,審視著木安一行人的一舉一動,右手不自覺地握住劍柄,仿佛隨時準備應對可能的變故。
木安卻毫不畏懼,他走上前去,對著東夷將領拱手行禮,神態自若,盡顯風范。
“將軍威名遠揚,木安及五行國人民佩服。將軍馳騁疆場,經歷過血雨腥風。您一定知道,戰爭,猶如烈火,雖能一時逞威,卻終將焚毀一切。而與戰爭相對的,和平,則如春風,可潤澤萬物,帶來生機與繁榮。吾等何必執著于兵戈相向,而不尋求和平共處之道呢?”
木安的聲音沉穩而堅定,話語中充滿著對和平的渴望。
東夷將領陽展鋒冷笑道:“和平?如今天下,不是你征服我,就是我占領你,哪來和平?豈不可笑?你們五行國怎么派來你這么個大忽悠?”
木安微微一笑,不緊不慢地說道:“將軍且思,古人有合縱連橫之說。合縱之策,可使眾弱聯合以抗強;連橫之術,能使強者得勢而制弱。然無論合縱連橫,其目的皆非為戰,而是為了尋求平衡與穩定。
如今吾等亦當如此,放下兵戈,以和談求共贏。”
東夷將領沉默片刻,心中有所觸動。他們開始意識到,戰爭并不是解決問題的唯一辦法。
接著,木安以充滿睿智的言辭闡述具體的和平建議:“將軍,若吾等能效仿古人,合縱連橫之時,各方互通有無。吾等可在邊境設立貿易之所,雙方貨物得以自由流通,貴方之特產可入吾國,吾國之良品亦可至貴地,如此則經濟繁榮可期。再者,可促進文化交流,雙方學者、藝人相互往來,分享彼此之智慧與技藝,如此心靈相通,友誼必日益深厚。且可共同修筑馬路,便利往來,增進交流與合作。如此種種,皆為和平共處之良策,可為雙方帶來長久之福祉。”木安言辭懇切,目光中充滿期待。
雖那陽展鋒陷入沉思。然,東夷另一位脾氣暴躁的將領怒目圓睜道:“哼!說得好聽,誰知道你們是不是另有陰謀?你們五行國向來狡詐,我們憑什么相信你們?”
又一位將領也附和道:“沒錯,我們東夷可不會輕易上當。你們若不能給出更有力的保證,我等隨時開展。”
這東夷邊境,氣氛瞬間緊張起來,連風也怒吼起來。
但木安并未慌亂,他神色從容,緩緩說道:“將軍們請息怒。吾等此次前來,誠意滿滿。吾以吾之性命擔保,吾國所求唯有和平與共同發展。若有違背,天誅地滅。且吾國愿先做出讓步,立即開放邊境貿易,以示誠意。吾相信,只要雙方秉持誠意,放下偏見,定能共創美好未來。”
木安的話語擲地有聲,東夷將領們再次陷入沉思。
片刻后,那位暴躁的將領語氣稍有緩和道:“哼,姑且信你一次。但若你們敢有絲毫違約,我們東夷絕不輕饒。”
經過一番艱苦的唇槍舌戰和反復權衡,東夷終于同意暫時休戰,進行進一步的協商,并撤兵回東夷城。
望著東夷大部隊撤兵的背影,木安為五行國成功地避免了一場戰爭。
東夷國和談之后,金帝恢復了木安的俸祿,并獎賞木王府錦緞百匹,良禽萬只。
木安贏得了木王府上下的尊重,衛清莞和姬窈,也過了段短暫的幸福日子。
一晃,又一年的冬天來了。天開始飄雪,衛清莞就有一種奇怪的感覺,好像什么事情要發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