裝鋼板術后第二天,醫生來查房就讓做一些簡單的運動,先動動腳趾,再勾腳繃腳。我試著指揮我的腳,腳腫的圓鼓鼓,仿佛動一動就要把皮膚撐破,傷口還在滲著血,用一塊止血壓板壓著,但必須動,動了才能恢復好。
除了醫生指導的那些運作,每天最大的運動莫過于下床上廁所。過了手術的靜臥時間,終于不用在床上抬高屁股用尿盆接尿了,能下床座在馬桶上上一個廁所,對于術后的我來說是莫大的幸福。但這絕不是一個人能完成的事,上廁所是件費時費力的大事。首先要表達上廁所的想法,請家人借來輪椅,接著要從床上,手和屁股并用,把自己挪到床邊,再借助拐杖挪到輪椅上,坐著輪椅來到馬桶旁,抬高患肢,扶著馬桶邊的欄桿站起來,請家人幫忙脫褲子,自己則穩定住重心,再進行一個單腿半蹲,順利坐到馬桶上,耶!成功!可以酣暢拉一泡了……再把同樣的動作反過來做一遍,就算完成了一次上廁所。
每上完一次廁所,回到床上,我總是精疲力盡,用枕頭高高墊起因下垂紅的發紫的腳,催促血液快速流向心臟。
術后除了主動運動,還可以做一些被動運動。護士每天兩次推來防止血栓的機子,把一片充氣的墊子捆在我的左腳上(我受傷的是右腳),打開機子,嗡嗡嗡,圓鼓鼓的墊子擠壓著我的腳掌,嗡嗡嗡,又把起吸出去,腳掌放松,每次做20分鐘。病人們都共用一個機子,所以每次做按摩時都會被要求穿上一雙干凈的襪子,沒有襪子也可以裹個塑料袋,裹塊布。
術后要數著日子過,術后五天主要是簡單動動腳趾,術后一周每天都做做踝泵,約十五天后,可以做角度更標準的踝泵,試著試著轉轉腳踝,術后二十天,試試腳趾抓毛巾,在床邊坐起來輕輕踩踩地,恢復一下小腿力量,用按摩球按摩腳底板,一個月,坐起來壓在腳上的重量可以一點點加重,腳踝的功能角度也可以比90度多一些。不要誤會,不是一個階段只做一階段的動作,而是在上一階段的訓練中增加動作。恢復前期我沒有去康復科,全靠互聯網骨折病友們分享的康復經驗,我恢復的還不錯。
腳上的骨折,給了我重新學習走路的機會。約45天后,我開始試著從坐到站,就像小時候一樣,要學會走,先得學會站起來。我撐著拐杖,先單腳站起,然后一點點往右腳上放重量,每天多放一點重量過去,漸漸的能雙腳站立了。雙腳站立后要學換重心,先把全部身體重量放在左腳上,再一點點把它完移到右腳,如此循環。
大概術后兩個月,我開始試著用雙拐輔助走路。拐杖就像新長出來的兩只腳,有些不知道怎么使用,總邁不對。我在家里客廳通往臥室的窄廊道間小心翼翼的嘗試,有了兩側墻面的保護,心里安全感上升了一些。先走雙拐,再走右腳,再走左腳,再走雙拐……我心里默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