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看的言情小说推荐_女生小说在线阅读 – 潇湘书院

首頁對鏡,在關系中成長

第一章

與朋友閑聊,聊到人際關系時,她說跟人交往讓她非常痛苦。于是我便問她:“為什么痛苦?”她用了一句網上的俏皮話說:“自己素質太高了。”事實上這位朋友曾經跟我講過她討厭父母對自己提要求的,對他人提要求就是一種分別心,這個時候自己是有優越感的,內心深處是覺得別人不如自己的。你在用你的認知去否認真實的他人,這是對實相的拒絕。你為什么不能接受他/她當下就處于這個狀態呢?

對別人有期待的根源是自戀,是狹隘的小我作祟,每個人都是你自己的投射。所有讓你痛苦的都是你自己吸引而來的,痛苦的根源就是你將你自己限制在小我當中。事實上若給予他人期待,往往會給予自己痛苦。真正仁慈的人是謙卑的,既不給予他人期待,也不會投射自戀在他人身上。

聽過于東來講過一句話覺得很有啟發:“我知道自私、心眼小、嫉妒心有多么痛苦和糾結,我以前也是這樣。”突然就想到以前的自己,因為自私而不斷的算計、衡量,消耗自己的時候,是多么痛苦和耗費自己。還記得聽到這句話時,猛然清醒,意識到了自私讓自己多么痛苦和糾結,于是問我自己:“我還要這樣痛苦嗎?”那一瞬間清晰意識到自己已經跨過了這個障礙。真誠、不自私、寬容、愛這些美好品質都是充滿智慧的。真正有智慧的人才會成為這樣的人,成為一個不消耗自己的人。因愛而有智慧,因智慧而有愛。

短期而言人的生命課題不同,長期而言課題只有一個。對于靈魂而言,或許百年也是稍縱即逝。尊重不同,每個人當下的生命課題有所不同,并無高下之分,畢竟聞道有先后。有人這一世追求追求物質的滿足,有人追求心靈的圓滿,這都只是當下生命課題的不同,尊重即可。

與人交往是非常需要能量的一件事,深刻而滿足的關系是靈魂所需要的養料,鏈接彼此的內心,照見彼此的內心,這極需能量與智慧。如如不動像一棵樹一樣只是接受發生而不影響自心的清凈。生命有其秩序,萬物自有其平衡。打開心接受就好。

經常想起一個人,只短短接觸幾日,但她給我帶來的影響卻是終生的。靈魂會記住真正有價值的東西,永恒是靈魂的特質。認識她時尚且年輕,那時個性要強但內心極其脆弱,內心脆弱的人往往喜歡用強勢和脆弱掩飾自己,那時我不愿展示自己內心的脆弱,所以對她發火。發火以后又覺得后悔于是找她道歉,她說我知道你發火只是你不會。直至今日我仍然記得她說這話時平靜而包容的神情,那是充滿神性的包容和智慧。能透過別人的強勢、憤怒等負面情緒看到別人內心的虛弱與受傷,這是菩薩才能做到的。

直至今日,這一方面我做得尚不如她。以前聽人講為什么菩薩能消業力,是因為菩薩不受力。常人眼中之苦于菩薩而言非苦。

我對人太過執著所以常常因此受苦,但對物卻不執著所以不受物欲之苦。曾經也像朋友一樣受人際關系的苦,那時對人總有太多期待,又不愿直說往往行動中不自覺體現出來,既給予別人痛苦,自己也痛苦。

那時問題困擾自己許久確并未反思自己只是一味抱怨。從來看不到痛苦的根源。一位頗具智慧的女性告訴我要持續不斷地覺察問題。迷茫時遇人點撥是種幸運,但能否領悟是自己的事。成長這件事真是奇妙,你不可能逃避,越是逃避問題越是找上你。很多人到了中年才愿意從幻相中醒來,中年內外夾擊的困境,問題已經累積到大爆發的境界,避無可避之時才愿意醒來。每每看到便覺得警醒,所以常常禱告讓我富有不逃避的勇氣。逃避成長之人,違背道的原則的人,往往如同那句:“百年三萬六千日,不在愁中即病中。”

煩惱即菩提這話頗富哲理。痛苦就是成長最好的契機,敏感是成長最好的天賦。《與神對話》里有一句:“Whatyouresistpresists”(你抗拒的東西將持續困擾你)。

一段長久和深度的關系,兩個人最終的愿望必然是一致的。道不同不相為謀,真正的深度關系中真誠的話語才會出現,這些話語不會刺痛你,反而是見到彼此真心的工具。真誠需要承受力,并非所有人都能承受真誠。

別人的認可永遠無法讓你認可自己,重要的是自己認可自己。不太在乎別人批評我還是夸獎我,別人的批評或者夸獎只能起印證作用,這個印證只能建立在你對自己的真實認知上。在沒有愿望和能力認識真實的自己時,別人的批評和表揚反而是干擾,永遠沒有人比你自己更了解你自己。

最近短暫地失序過后又找到了平衡,平衡一直存在,只要你需要它。平衡時總是圓滿和幸福的,體會到圓滿和幸福之后就清晰地知道平衡與不平衡。

精神得到滿足時對食物的需求會下降,人能量不足時容易多食。不知道有沒有相關研究研究這個,但我確實體驗過。人追求名和利是為了什么,我一直覺得根本上是為了愛和幸福、圓滿和利他……倘若有人不需要這些就已經達到本質,自然不需要去追求。每個人都有自己天生的權力和位置有些人需要名利為工具,有些人為欲望而且自然不會長久。

病由心起,心是萬物的本源,身體的疾病源于內心的情緒,緣起性空,皆系于心。社會的共業會體現在個人的無意識反應中,然后傳遞,直至業力被消解。

每每寫一個人物的時候便覺得是在剖析自己,千人一面,每一個人都是我。在文字創作過程,我完全真誠地面對我自己,我想我能通過文字而對自己真誠,這真是極大的幸運,為此常常覺得感恩。

第一次真正感覺到溫柔的力量,是回復一位網友時體悟到的,那位網友的語言在不了解她的困境時你會覺得很尖酸刻薄,可是那天或許是冥冥之中自有注定一樣,那天的我回復的及其柔軟,柔軟到不可思議,往常的我做不到這樣,往往過于剛強。那位網友后來告訴我說她很缺錢,我就祝福她能夠掙到錢。她最后發了一句:“謝謝你,你真的很溫柔。”當時一下子就體悟到了柔和的力量,柔和就是水的力量,將雜質與負面沉淀呈現出原本的和諧。

我喜歡植物,植物也喜歡我。看似是我在養著植物,其實植物也在滋養我。越體會到命運的奇妙,執著便愈發少。若知天命,便少執著。該遇到的人終究會遇到,不合適的終究會分開。對正在發生的事情能全心全意便是無上恩典。

生命的成長有其節奏,命運之事也必然如此。每每看到自己眼睛時就覺得開心,我的眼睛依舊像一個孩子一樣澄澈透亮。能夠持戒的人眼睛都透露出光輝,所以一直覺得澄澈的雙眼是對至純至凈的人的獎賞。所以我看人一向先看眼睛,眼睛從不掩飾什么。很喜歡慶山那句:“珍惜現在發生的一切的時刻。所有的事情不會一直都是這樣。”好好珍惜此刻,此刻即是永恒。

泡一壺檸檬水開始寫作,我格外享受這些與自己相處的時刻,這些時刻美好不斷發生。發現了一個刷碗的妙招,用溫熱的茶葉水刷,油污輕易地刷了下來,茶香留在了碗上。喜歡站在陽臺上看樹,風吹過樹葉的時候也吹向我,自然總能呈現出最和諧、美好的一面給我們。

器物最能反應主人內心,能夠長久留下來的物品和主人往往是雙向選擇的。我這個人念舊又不喜浪費,所以挑選物品時便格外用心,挑選前我往往做好了這個物品要陪我一輩子的準備,對物品的要求一是自己喜歡二是質量好,至于價錢到不做考慮,大抵是我對奢侈品不感興趣,而我所喜歡的東西只要用心總能找到合適的物品。所以我身邊的東西只要不壞就一起陪我長大,這是我對物品的珍惜和克制。

對欲望的克制來源對身心真正需求的正視。我及其相信因果,看歷史知天命,當你從一個更高的維度去看時,因果不空這句話并不作假。越來越正視自己內心的需求,只有這樣才能找到身心的平衡。克制、自省、覺察……天之道,損有余而補不足。人的精力是有限的,真正重要的事情也只有那么幾件。真正知道自己要做什么的時候,便愈發覺得時間寶貴切莫浪費。

我有完美主義傾向,這恰恰讓我陷入停滯,我做不了事情因為總在逃避結果,不做事情又讓我格外焦慮、失橫……后來便學會了應付糟糕情緒很好的方法,問自己今天鍛煉、冥想、靜坐了嗎?如果沒有對平靜的渴望,平靜不可能找上你。

靜渡 · 作家說

上起點讀書支持我,看最新更新 下載App
推薦
舉報
主站蜘蛛池模板: 荔波县| 万年县| 武夷山市| 扎囊县| 嘉义县| 吉林省| 曲阜市| 蓬安县| 聂拉木县| 邢台市| 沂源县| 兴国县| 宁阳县| 徐汇区| 安福县| 临邑县| 兰考县| 苏州市| 广东省| 保山市| 保靖县| 兴宁市| 金乡县| 武安市| 思茅市| 宣恩县| 搜索| 衡水市| 阳东县| 博客| 义马市| 和田县| 玉环县| 溧阳市| 宜城市| 玛纳斯县| 莒南县| 正阳县| 哈尔滨市| 额敏县| 东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