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瀾鎮,仿若被歲月遺忘的水墨丹青,悠悠臥于蒼山翠影間。
清晨,薄霧似輕柔紗幔,繾綣縈繞,為小鎮蒙上一層如夢似幻的濾鏡;蜿蜒的青石小巷,恰似歲月的脈絡,石板被行人腳步打磨得光潤,觸手冰涼。街邊古舊屋舍,飛檐翹角挑破霧靄,雕花窗欞透著古樸雅致,朱漆大門半掩,時有微風拂過,吱呀作響,仿若低訴往昔。鎮中心的溪流澄澈見底,水底圓潤石子與搖曳水草清晰可見,溪邊垂柳依依,細長柳枝輕點水面,逗弄著往來游魚,泛起層層旖旎漣漪。
林悅的家,隱匿在老街盡頭。推開那扇斑駁的院門,入目是滿院肆意生長的青苔,絨絨一片,蔓延至墻角,與幾株嬌俏的粉白薔薇相映成趣。薔薇馥郁芬芳,花瓣隨風飄落,灑在院中的石桌上、古井沿。
老宅內部光線昏暗,空氣中彌漫著舊時光的馥郁陳香,一架巨大繡架靜靜佇立,落滿灰塵,仿若沉睡的巨獸;木柜里,祖母早年的繡品層層堆疊,花鳥魚蟲繡得活靈活現,絲線光澤隱匿于歲月幽暗中,卻難掩針法精妙,一針一線皆是祖上的匠魂沉淀。
林悅生得眉眼如畫,眸若秋水含星,肌膚白皙勝雪,泛著溫潤如玉的光澤。一頭烏發柔順垂落在纖細腰間,發間常別著祖母為她親手做的刺繡發簪,簡約樣式,點綴著珍珠與絲線纏繞的小花,靈動別致。自幼父母離世,她在祖母的庇護下長大,性子溫婉卻藏著骨子里的堅韌,好比被風拂動的柔柳,看似嬌弱,實則根系深植,任風雨如何侵襲,也難折其腰。旁人偶爾的閑言碎語、異樣目光,她皆一笑置之,滿心滿眼唯有家中老人與那神秘靈繡。
祖母年逾古稀,滿頭銀發梳得一絲不茍,盤成利落發髻,幾縷碎發垂落在布滿皺紋的臉頰旁,添了幾分慈祥。身形佝僂,走路需拄著拐杖,可雙手依舊穩健,眼眸深邃有神,仿若藏著無盡歲月故事。她是鎮上赫赫有名的靈繡大師,往昔新春,經她手繡出的福字貼上家門,來年闔家便福氣滿盈;哪家有新生兒誕生,求她繡個虎頭帽、百家衣,孩子定能無災無難、茁壯成長。
只是時代更迭,機器刺繡大行其道,靈繡耗時費力,漸漸淡出眾人視線,淪為鄰里間茶余飯后略帶惋惜的傳說。
“悅兒,來這兒。”祖母坐在吱呀作響的藤椅上,朝林悅招手,干枯的手中捧著嶄新繡繃,目光滿是期許,“你年歲漸長,該承下這靈繡手藝了,這是咱林家的傳家寶,萬不能斷在咱手里。”
林悅蓮步輕移,雙手接過繡繃,指尖摩挲那木質邊框,觸感粗糲,卻似有溫熱力量順著指尖直抵心間,令她心跳莫名漏了一拍。“祖母,靈繡當真如傳言那般神奇?繡的物件能通靈性、保平安?”她抬眸,眸中滿是純真好奇。
祖母微微一笑,眼角細紋愈發深邃,抬手輕撫繡繃,神色莊重:“老祖宗傳下的手藝,自是有靈。
月圓之夜,針法、心力皆到位時,繡品仿若被注入靈魂,能感知天地陰陽,庇佑一方。只可惜……”話語戛然而止,她眼中閃過一絲落寞,如今快餐式的生活節奏,懂這份手藝珍貴的人太少了。
變故仿若驟降的暴雨,打得人措手不及。正值梅雨季,鉛云如墨,沉甸甸地壓在小鎮上空,暴雨傾盆如注,日夜不息,引發山洪泥石流。
渾濁浪濤裹挾著巨石、斷木,仿若猙獰巨獸,咆哮著席卷而來。一時間,房屋搖搖欲墜,轟然坍塌,哭喊聲、求救聲交織,響徹云霄。林悅與祖母被困家中閣樓,聽著樓下洪水肆虐,水位迅速攀升,家具碰撞破碎的聲音不絕于耳。
“祖母,咱們怎么辦呀?”林悅臉色煞白,眼眶泛紅,雙手緊緊攥著祖母的胳膊,身子微微顫抖。祖母目光沉靜,拍了拍她的手,緩緩起身,打開塵封木箱,取出珍藏許久的絲線與銀針。“悅兒,生死關頭,唯有靈繡能救大伙了。”她聲音沉穩,透著不容置疑的篤定。
林悅瞪大雙眼,心頭滿是狐疑,卻依言幫忙擺好繡架。祖母閉目凝神,深吸一口氣,剎那間,仿若周身氣場一變,渾濁眼眸迸射出矍鑠光芒。她雙手舞動,銀針在指尖翻飛,快如閃電,絲線順滑穿過繡布,發出細微“簌簌”聲。繡布上,一艘古樸方舟漸漸浮現,船頭似蛟龍昂首,威風凜凜;船身云紋飄逸靈動,仿若流淌的仙氣;船尾浪花翻涌,栩栩如生,似要破布而出。
每一針落下,屋內光芒愈盛,絲絲微光仿若靈動螢火蟲,縈繞不散。林悅看得呆若木雞,大氣都不敢出,死死盯著繡作。隨著最后一針收尾,“嗡”的一聲巨響,繡布上方舟騰空而起,瞬間變大數倍,穩穩懸于窗外洪水中,木質船身散發溫潤光澤,驅散周遭黑暗。
“悅兒,快喊鄉親們上船!”祖母聲嘶力竭,推了林悅一把。林悅如夢初醒,探出窗口,扯著嗓子大喊:“大伙別慌,上船,上船!”起初,鄉親們被洪水嚇懵,望著浮空方舟滿臉狐疑,有人甚至以為是洪水中的幻覺。
林悅心急如焚,連喊帶比劃:“真的能救命,快上來!”幾個膽大的年輕人率先試探著爬上船,見果真安穩,呼喊聲四起,眾人蜂擁而上。
方舟承載著鄉親們,順水疾馳,巧妙避開巨石、漩渦,一路朝安全地帶駛去。林悅望著祖母疲憊卻欣慰的面容,眼眶泛紅,心中五味雜陳。
這一回,她真正見識到靈繡的神奇,仿若窺見另一個奇幻世界大門,門后是祖上傳承數代的瑰麗寶藏。
洪水退去,小鎮一片狼藉,斷壁殘垣間,靈繡聲名卻不脛而走。網絡時代信息傳播飛速,不知哪個獲救村民將此事拍下發到網上,瞬間引爆全網。
視頻里,浮空方舟光芒耀眼,抗洪救人情節堪比神話,網友們瘋狂轉發、評論:“這是什么寶藏非遺,現實版諾亞方舟啊!”“博主快出教程,想學!”“錦瀾鎮在哪,我要去打卡!”熱度居高不下,林悅祖孫倆一夜之間成了網絡紅人。
很快,直播邀約如雪片般飛來,知名電商平臺、網紅孵化機構紛紛拋出橄欖枝,許下重金與流量扶持,只求祖孫倆能開啟靈繡直播。鎮長也登門拜訪,滿臉堆笑:“林悅啊,你們可給咱鎮爭光了!如今靈繡這么火,搞直播既能宣傳非遺,又能帶動鎮里經濟,何樂而不為?”林悅面露猶豫之色,祖母卻皺起眉頭,語氣堅決:“這靈繡是救人的手藝,是咱林家傳承,不是賺錢工具,傳內不傳外,規矩不能破。”
鎮長碰了一鼻子灰,笑容僵在臉上,眼底閃過一絲不悅,拂袖而去。
網絡熱度催生現實麻煩。外地游客蜂擁而至,把老宅圍得水泄不通,有的求購繡品。
有的想拜師學藝;更有網紅主播舉著設備,未經允許就闖進院子,吵吵嚷嚷要合作、要蹭熱度。林悅不堪其擾,卻又不知如何應對,急得眼眶泛紅,淚珠在眼眶里打轉。祖母閉門不出,守著繡架滿臉憂慮,她深知,這洶涌流量是把雙刃劍,非遺傳承之路,怕是愈發崎嶇了。
夜里,林悅輾轉難眠,起身走到庭院。
月光如水,灑在繡架上,她輕撫繡布,暗暗發誓:無論前路多少艱難險阻,定要護住靈繡,讓這門手藝在新時代煥發光彩,不負祖上期許、鄉親重托。
就在此時,手機屏幕亮起,一條私信映入眼簾,是民俗專家發來的消息,對方聽聞此事,愿提供專業幫助,為靈繡傳承保駕護航。
林悅心頭一暖,攥緊手機,仿若在黑暗中尋到一絲曙光,眼中重新燃起希望之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