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是說如果。歷史被湮滅在時間的河流中。被水流沖刷,泥土覆蓋之下的黃土白骨。有誰還會有記得誰?
誰還會記得你、我、他……
趙方晴在《只在天空之上1》里給了主人公一個很好的開始。她的畫筆和她的人一樣慢熱。畫著畫著,里面的人物一夜間開始有了自我意識,后來的劇情慢慢發展的不再受她控制。
他們,會借著她的筆走向他們命定的結局。
人人要歡喜,人人要幸福。按照趙方晴的思路來想,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本身就是悲苦多,歡喜少。
我愛你,所以只為你。
只有你,唯有你。
一切的一切,都為你而來。
……
趙方晴以前有個妹妹,因為還是個女孩,他們都不喜,所以顏春榮一早做了人流。
這件事情,趙方晴只給鄒旭一個人說過。
從沒想過會變回插向自己的利刃。
她極度崩潰那段時間,他們假借抄襲者之筆,污化趙方晴的同時,也曾在里面內涵此事。抄襲者似乎很清楚,看者看不明白看個新鮮,只有趙方晴能看得懂那些諷刺。
“你的命運是偷來的,你曉得吧!”
“你的人生不屬于你,屬于另一個女孩!”
“你個沒臉沒皮!”
“奪走別人人生的不要臉!”
各種尖酸刻薄,他們在畫中處處往她身上扎,她有一刻后悔過,自己曾經談了個什么玩意兒。不過是物以類聚,人以群分。還以為他會比其他人有什么不一樣,沒想到更過分。
可是對于她來說,自己遞出去的刀,也一早料想到了今天。所以她感覺不到痛,只感覺是自己瞎了眼,看錯了人。
一個人若是手中執筆,以其謀私,筆中蘸墨蘸的也只是糞水罷了,“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
一個文人若是沒了那點風骨,沒了心中的信念和追求,暗夜里都不能挺直脊梁,那你說前路如何光明?世界如何光明?文人存在的意義是什么?
信息時代更迭過快,如果一個人心里沒了準繩,不過是在書寫偏見罷了,他的人和他的字一樣的狹隘,和那些拿錢做事兒的無良媒體一個德行。
不用你暗諷,她自己也有揭開傷疤的能力,從她落筆《只在天空之上》時,就是在昭告著過去。你看到的趙方晴,是隔了時差的趙方晴。過去早已成過去。放下了,才畫的出。沒放下,是絕對畫不出的。
不是說人在見過好的東西就會丟棄舊的,而是說,人在見過健康的人和事情之后,再沉湎于過去不健康的怪圈。
那才是蠢!那才是真正的有病!
你們都入局了嗎?沒有嗎?趙方晴盯著畫板皺眉,有多少人尊重主人公的主體性?
“看啊,她畫的出,證明她對過去念念不忘。”
“看啊,戀愛腦沒好事兒。”
……
她好像,在很多章之前,就畫過幾句話。
主人公在看了那么多生死之后,怎么可能還會對過去那些污糟的念念不忘呢?
她在現實生活中所遭受的惡意和敵對。是他們自我代入后的產物。但是這是不是也可以側面說明,你做了虧心事兒呢?
她該怎么解釋自己從未留戀過去呢。
趙方晴窩在沙發上,筆尖停了下來,解釋會信嗎?他們只想看到自己想看到的,看不到,就開始在現實生活中各種惡言針對,非得逼你把這個惡人給坐實咯。
直到,看到他們想看的為止。
她不是也說的清清楚楚嗎。
檀兆是男主角。
……
她從小跟著爺爺奶奶長大。
過慣了放養的生活,對那片土地有著深沉的熱愛。
鼻子有些酸,突然想回家了。
不是燈火璀璨的城里,是她的老家。
是她十二歲之前的所生所長。是那個可以打水漂,可以劃船,可以摘黃瓜番茄,可以隨意在菜花田里捉蝴蝶的家。
料想陽春三月,此時的橋城正是草長鶯飛。
有了錢和名又能怎么樣呢。
……
有的人,
無論如何,
無論經過多少輪回,
都遇不到了……
……
“你覺得道和術相比……”
趙方晴笑了一下:“道比術難。”
“那為什么不能先有術,再有道呢。”
她一時語塞,竟回答不上來考核官的話。她從來沒有深究過“術”,一昧得走著心中自認為的“道”。
考核官和她長談了一個多小時。
趙方晴覺得沒這么簡單。因為他們話里話外和那個人真的好像。更像是,他在操控著一切。
她的第六感告訴她,他在用他的方式讓她成長。
趙方晴突然想起趙勝利曾經說的那句話。
“誰都不要輕信,哪怕這個人是我。”
有的時候,趙方晴覺得他和趙勝利又或者說陌上花開,這三個人如出一轍。
但是合乎完美的。
他們對她的好,是她能接受的方式。
有的時候她會黯然神傷,為什么呢。
這些引路人。為什么教她的第一課,不約而同都是讓她不要輕信任何人,哪怕這個人是自己。
她雖然的確談過一次很失敗的戀愛,可是也就那么一次,沒到半年就戛然而止。
不能一巴掌拍死,覺得全世界的男人都是一路貨色。也還是有好人的,只不過是她還沒遇見而已。
趙方晴的性格好就好在,如果她吃到了一塊兒過期的巧克力,絕對不會覺得是巧克力有問題,而是會覺得是自己運氣不太好。
她有愛人的天賦和勇氣。
所以,她會產生疑惑。
她還沒真正經歷過刻骨銘心的愛情,你就讓她不要相信愛情,是不是有些早了。
伸了個懶腰,打了個哈欠。趙方晴裹著被子躺在床上,重新翻開了自己的日記本。
字跡模糊已經是前年的了。
如是記道:
愛是完善自己的靈魂。
或許是異性之間的愛、同性之間的愛、可能是親人之間的愛、又或者是友愛……
因為珍愛一件事物,所以你開始使自己更博大、寬宏、友善、理解、尊重、以及溫暖……
你開始希望自己“身心力行”的去實現人類普世價值上的各種美好品質。你愛所有事物,無關階級、地域、人種、性別……
可能是加州的陽光、可能是大英博物館的每一件作品、可能愛上的是從身旁飛過的一只蝴蝶……又或許是某雙深邃的海藍色眼睛。它可以是這個世界任何一種事物,存在的或虛無縹緲的。
去愛自己、愛自己的靈魂……
愛他人,愛他人的靈魂。
愛眾生,愛眾生的一抹魂。
被愛沒有意義,主動去愛才是它最想表達的內容。
所以我告訴自己,先完善自己的靈魂。
如果春夏容易感冒,你還會喜歡春夏嗎。
她的回答是,喜歡。
身體上的疾病總好過悲秋傷冬的心理疾病。
……
明明是一本兒童繪本,可是就連成年人都看不懂。趙方晴莞爾笑了笑:“我以后一定要在擇偶標準上再加一條。”
邱言問:“什么?”
趙方晴晃了晃手里的書:“找個能理解這個故事的人。壽長壽短,怎么能單憑時間去衡量呢,往下看,往深處去看。”
邱言放下手里的刀叉:“趙方晴,前提是你得有個對象,這話我給你說多少遍了。”
這是她初三那年買的繪本,印象特別深。趙方晴低頭抿嘴笑笑,自顧自地拿起書說道:“一開始的時候沒看明白,只覺得貓有好多條生命,可以肆意浪費。它成為過國王的貓、水手的貓、老太太的貓、小女孩的貓……很多人在貓死的時候哭了,可是貓一次都沒哭過。當時覺得這貓很冷血,后來覺得無論是國王還是水手等等,他們愛貓都是有附加條件的……”
邱言切了一口牛排放進嘴里慢慢咀嚼,后面的故事趙方晴同她講過很多遍,她已經習慣了:“你不還常說一萬個人眼中有一萬個哈姆雷特嗎。怎么也開始慢慢有局限了。既然是書,就不存在看懂看不懂,小時觀月,老時玩月……”
趙方晴又說:“它死了好多次,直到它遇到了白貓,它慢慢明白了愛,讀懂了愛,也就讀懂了死亡……”她瞇著眼睛看著天邊的湛藍:“你剛才說的很有道理,可是如果遇到相同的理解,我一定會特別開心。不過也突然讓我想起一句話。”
她的眼里閃了難得一見的星星。
邱言放下叉子問,抽了一張紙巾擦了擦嘴角:“什么?”
“漂泊止于愛人的相遇。”
……
她接著繼續讀。
“它連一次也沒哭過。不管是哪一只母貓,都想成為它的新娘。可它卻說,我可死過100萬次呢!我才不吃你們這一套?只有一只貓,連看也不看它一眼。那是一只白貓。”
“虎斑貓走過去對白貓說,我可死過100萬次呢!”
“噢。白貓吭了一聲。”
“虎斑貓有點生氣了,因為它太喜歡自己了。有一天,虎斑貓在白貓前一連翻了三個跟頭,然后說,我能待在你的身邊嗎?”
“好吧。”
“就這樣,虎斑貓一直待在了白貓身邊。白貓生了好多可愛的小貓。虎斑貓喜歡白貓和小貓們,勝過喜歡自己。小貓們長大了,一個個離開了父母。白貓慢慢地老了。虎斑貓對白貓更體貼了,它多想和白貓永遠地一起活下去呀!過了很久很久,有一天白貓靜靜地躺倒在繞斑貓的懷里。虎斑貓抱著白貓,流下了大滴大滴的眼淚,它頭一次哭了。一天中午,它的哭聲停止了。虎斑貓靜靜地,一動不動地躺在了白貓的身邊,活了一百萬次的貓再也沒有活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