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詞里有這樣唱道:
心屬于你的
我借來寄托
卻變成我的心魔
你屬于誰的
我剛好經過
卻帶來潮起潮落
都是因為一路上,一路上,大雨曾經滂沱
證明你有來過
……
可是當我閉上眼
再睜開眼只看見沙漠
哪里有什么駱駝
背影是真的
人是假的
沒什么執著
一百年前,你不是你,我不是我
悲哀是真的,淚是假的,本來沒因果
一百年后,沒有你,也沒有我
風屬于天的,我借來吹吹,卻吹起人間煙火
天屬于誰的,我借來欣賞,卻看到你的輪廓
……
背影是真的,人是假的,沒什么執著
一百年前,你不是你,我不是我
悲哀是真的,淚是假的,本來沒因果
一百年后沒有你,也沒有我
……
“莊嚴國土,利樂有情。”觀竹喃喃。
趙方晴:“什么?”
觀竹笑道:“你路過寶通寺,墻上寫的字。”
趙方晴:“可以給我講講嗎。”
觀竹:“上報四重恩,下濟三途苦。”
趙方晴:“這又是什么意思?”
觀竹:“我也是聽過。四恩:父母之恩,眾生之恩,國土之恩,三寶之恩。”
趙方晴皺了皺眉毛:“父母,國土,我能理解。眾生稍微理解,三寶又是什么?”
觀竹詳細解釋道:“國土恩,我們吃的糧食,所開采的礦藏……以及國家對我們的保護之恩。”
趙方晴:“嗯呢。”
觀竹笑了笑:“有個故事,傳說佛陀割愛出家,常在外化游,很少回自己的國家。國家有兵戈之時,他仍會回來。一次鄰國爭搶水源,佛陀站了出來,以兵戈換水源。血和水,孰輕孰貴?”
趙方晴若有所思地點了點頭:“有點化干戈為玉帛的感覺。
觀竹:“是啊。欲得具足三十二相八十種好,嚴凈國土,教化眾生,皆由精進而得成辦。”
趙方晴有點聽不懂了。
觀竹解釋道:“不做賣國賊,不偷稅漏稅,愛國護國……算了……通俗點……就像你經常背的那句話,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或者說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國安穩,家才會安穩。莊嚴國土是大乘菩薩的自利利他精神。”
趙方晴:“利他啊……我試了,他們恨不得把我骨頭啃的不剩渣子……”
觀竹冷哼一聲:“因為人性如此,所以需要教化。”
趙方晴:“三寶恩是什么?”
觀竹:“師恩,若是沒有師者,便不知教化。”
趙方晴:“嗯,我知道。但是這個世界也是兩極分化,有老師,真的是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有的,說白了就是教職工,根本不配師者二字。”
觀竹重復趙方晴之前說過的:“所以,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眾生恩,眾生恩這個層就更廣了。”
“嗯?”
觀竹:“我們吃的菜、吃的肉……都是眾生施恩。我們穿的鞋子褲子,是工人做的。知恩報恩積功德,負恩忘義入阿鼻地獄……和我們生活息息相關的,眾生福德無量。”
趙方晴一瞬間恍然:“你這話讓我想起天葬。”
觀竹感嘆:“是啊,這種對生命的態度,很震撼人心。是對生命更深層的理解,值得我們尊重和敬畏。”
“等等……”
趙方晴身上的雞皮疙瘩又起來了,我怎么……又繞回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