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她會覺得自己某一面特別理想,時而又會覺得自己尤其現實?她總是喜歡剖析自己,觀世界是在剖析自己;看書也是在剖析自己;包括說和人相交談天闊論,也會情不自禁的剖析自己。
趙方晴發問:“呦呦,我是不是有問題。為什么總想著把自己給弄明白?有的時候覺得自己明白了,過段時間就又會遇到不明白的事情。如此反復,反反復復。”
觀竹笑了笑:“這就是人生啊。”
趙方晴:“都說境界,境界,到底什么是境界呢?”
觀竹給了句簡單的話:“不求境界,也是一種境界。”
這話……怎么也蠻有禪意的呢。
趙方晴掀了幾頁紙:“我感覺如果以后我結婚了,和未來的先生一定少了很多話聊。人生總覺得可以一眼看到頭了。哪里還有什么看星星看月亮,什么感悟生活人生哲理。這些,我一個人也能悟。”
觀竹:“欸欸欸?此言差矣。趙方晴,你才二十出頭。你還沒有體會過為人父母,不可妄言,不可斷言。兩個人,有的時候也可能比一個人會更開心。”
趙方晴:“為人父母是什么感覺?”
一瞬間,她好像已經和過去說拜拜了。但是又猛的一瞬間,她覺得自己年齡增長,父母不斷在老去。等她為人父母時,父母也已白發蒼蒼。她突然有點難過,人生從二十歲之后,就是不斷別離的開始。
一滴淚落在書上。
人生?
怎么感覺有點兒咸,也有點苦。
都說隔代親,隔代親。她把爺爺姥爺的去世看開了,珍惜時間的同時又會懼怕時間。
一邊成長,一邊迷茫。一邊迷茫,一邊成長。
到頭來,時間,都去哪兒了?
人呢?人會不會隨著歲月的變化,越來越怕看到黃昏?
趙方晴:“不知道。我以前的夢想是當個快快樂樂的人。一屋二人,三餐四季。沒想過這么多。這幾年快的跟基因突變一樣。命運使勁兒的折騰我。把我折騰個夠嗆。真夠嗆的。”
冒出了個想法。
“要不以后,出家吧。”
觀竹:“逗我呢,無語。”
趙方晴:“你說會不會突然某一天,當我真正的脫離了這個世界,會發現不過是像在玩橙光游戲一樣。自己手握著鼠標,在游戲里經歷了一段不屬于自己的酸甜苦辣。這一路也不過是做了一個又一個選擇后,重新組織起來的人生劇本。”
觀竹笑笑:“認真可以,慧極則傷。”
趙方晴:“沒啊,我現在什么都沒想。這世界上那么多人,就我一個人不容易?想那么多有什么用?我所感受到的壓力來源,以前上大學兼職,一周只上兩天班。后來和家里人吵架,然后一個人提著行李箱去了蘇州,那個時候我也是上四天班休息兩天,再后來正式工作,從上五休二,到上六休一,最近找的這些工作有得甚至沒有休息……壓力這不就來了嗎。我現在看開了,這個班,能干就干……我還是那句話,要么賺錢,要么賺知識……就跟他們那樣兒,賺不到錢還天天替人家背鍋。慣的都是毛病。這時候就有人說了,你不干有的人是干。嗯……那你找愿意的去吧。大家都是人,就活這一次。況且……”
觀竹:“況且什么?”
趙方晴:“我以前看報紙看書很多我都看不懂,我現在再重新拿起報紙。竟然可以看懂些了,而且還能辨別一部分數字的虛實……”
果真,實踐經驗很重要。
不合時宜。
一切的不合時宜,人或者事情,就像石子兒投入到湖中,揚起層層漣漪。圈圈圓圓,圈圈與圈圈互相觸碰,而又消失。大概,這一下,就像了緣一樣。
結緣,了緣。
了了就好。
至少這一刻,她覺得自己的自己,是一個全新的自己。不生嗔癡,不生期盼。
只是今天的風很好,墻角的花,也開的很好。這個世界還是在有序的運轉,沒有因為她的到來,有什么波動。每個人都在朝著既定的人生軌道走。
了緣。
她這樣洞察力好的人,這樣一眼洞察本質的人。如果她還愿意去把劇本寫下去。一種原因是,她本來就想,是她喜歡。二種原因是,她覺得人生就是要來體驗的,自己是自己的主角,是別人世界的配角,好奇心作祟,性子皮。陪別人演幾集,也未嘗不是一種樂趣。
萬事萬物,除了她自己,沒有東西能困得住她的心。
趙方晴坐在公交車上,看著窗外的風景一閃而過,戴著耳機聽歌。淡淡的,心里什么感覺都沒有。
了也了了,別回頭,往前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