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時25個月,經歷二戰,終于考研結束。
這一路顛簸,我畏懼,亦蹣跚前進。我時常回頭望,卻不曾往回走。
我終于找回了十八歲的夢想,去做一個追夢者,前路漫漫,畏懼,但堅定往前。
可惜的是,人不可能同時擁有青春和對青春的感受。
高考結束那年,好開心呀,興致勃勃,去打暑假工,去目標院校的城市游玩。如今,考研結束了,也去旅游了,但心中總是沉甸甸的,很多擔憂,許多責任,不再是輕裝上陣的少年了。
看到很多研友一樣,有同樣的感覺。備考過程中屏蔽掉所有學習以外的聲音,埋頭苦學,心中念想著,“半山腰太擁擠了,到山頂看看”,時不時看幾句雞湯,給自己鼓舞打勁,腦海中幻想著,考完試我要大吃特吃,要睡上三天三夜,要去旅游,去圖書館看一整天的視頻……結果,大家都一樣,疲憊地在被窩里刷刷手機,吃外賣,翻翻工作軟件,然后繼續睡覺。
研究生,無論是考研,還是讀研,都只是生命當中的一個階段,是生命的一部分,一個過程。我們美化那條路,或者美化走過那條路后的風景,是因為,生命中苦楚太多,要克服這些苦楚,需要繁花相送,沒有花,就自己種一些,不要摘掉那些花,那是前人留下的克服苦難的希冀。
我知道自己再也找不到十八歲的自己了,但是,親愛的,沒有關系,你找回了十八歲的夢想呀。在31歲的年紀,手里握著十八歲的夢想,那不是十八歲的自己所渴求的嗎?也不正是八十歲的自己所夢寐以求的嗎?
我不確定今年能不能上岸,但是,我已經沒有了上不了岸的畏懼了。我盡心盡力,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圍內做出了努力,我對于考研的知識掌握,已經回到了高三學子對高考知識的熟練程度,一個考研生該吃的苦,我也吞咽了。上岸,是時間的問題。時間很寶貴,寶貴的時間值得用著寶貴的事情上面。
十八歲的夢想像是一種信念感,在陰霾的日子,想想,會有陽光投射進來。
總有那么一些瞬間,覺得自己好酷呀,我要去學天文學了,去鉆研天體物理,這是一門基礎學科,也是一門前沿學科。我不再是幻想,而是已經走在路上了。我打開論文數據庫,看著那些看不懂的英文專業名詞,一種狂喜從心底涌出,我將要用人生中30+的壯年,去與這些專有名詞為伍,將會有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在這條路上走下去。
正如考研時幻想考研結束后會有多開心快活,我在美化讀研的路。
一些學長學姐也說,讀研,只有拿到錄取通知書和畢業那天是快樂的,其他都是苦日子。
哪里的日子不苦呀?苦有,有作為的苦,和不作為的苦。什么都不做,什么都不用做就會很快樂嗎?并沒有,勇敢的人,吃勇敢的苦,安逸的人,吃“不作為”的苦,蒼天饒過誰?
31歲的我,拿著十八歲的劇本,決定以一個勇敢者的姿態,去演繹不一樣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