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夜四年驚蟄,洛陽城的天空泛著詭異的瓷青色。楚星耀踩著龜裂的官道,看流民像螻蟻般蜷縮在焦黑的槐樹下——自磁樞崩毀已過百日,地脈雖穩(wěn),北疆卻連降黑雪,南境突發(fā)蝗災(zāi),坊間傳言這是七星未滅的天罰。
“姑娘行行好……“
枯爪突然攥住她裙裾。楚星耀低頭,老婦渾濁的眼中映出她褪色的血痣。那點(diǎn)曾被母后用朱砂金粉點(diǎn)就的印記,如今淡得像是舊帛上的水痕。
碎銀落入陶碗的剎那,楚星耀瞥見老婦腕間的靛藍(lán)刺青——三顆細(xì)小的星痣連成短匕狀。她猛然扣住老婦命門,粗布衣袖滑落,露出整條小臂上北斗七星狀的烙印。
“天璇部的余孽。“楚星耀的劍鞘壓住老婦咽喉,“你們把磁樞殘片藏在哪里?“
老婦咧開缺齒的嘴,喉間突然發(fā)出機(jī)括轉(zhuǎn)動的咔噠聲。楚星耀旋身后撤的瞬間,老婦的頭顱如蓮花般綻開,三百枚淬毒銅釘激射而出,釘入地面拼成北斗陣型。尸體心口滾出磁石羅盤,指針正直指白馬寺方向。
***
白馬寺地宮的斷垣間,楚星耀掀開最后一塊刻著∞符號的青磚。磁暴殘留的灼痕在磚面蜿蜒如蛇,勾勒出半幅殘缺的星圖——正是茵楚消失前用血繪制的《璇璣變》。
“施主果然來了。“
獨(dú)臂僧人的錫杖點(diǎn)在星圖缺角處。楚星耀記得這張臉——三日前在邙山見過這和尚,當(dāng)時(shí)他正用磁粉為流民刻辟邪符。
“這是茵楚姑娘留給你的。“僧人遞上鎏金匣,匣蓋的螭紋與她手中殘玨完美契合,“磁極平衡那日,她將最后一絲神識封在此匣。“
楚星耀挑開機(jī)關(guān)鎖的剎那,地宮突然震顫。磁石鋪就的地面裂開縫隙,三百具青銅棺槨破土而出,每具棺蓋都刻著“癸未“字樣。僧人突然扯下僧袍,露出心口熒惑紋:“多謝姑娘帶我找到最后一塊磁樞殘片!“
棺槨同時(shí)開啟,七名肩刻北斗的替身踏著黑霧現(xiàn)身。為首的獨(dú)眼男子手持磁弩,箭尖泛著熟悉的靛藍(lán):“楚宮真正的血脈回來了——你這冒牌貨,該把鎏金匣還來了!“
***
子夜時(shí)分,白馬寺燃起滔天烈焰。楚星耀在箭雨中翻滾,磁弩的靛藍(lán)箭矢擦過耳際,在石壁上蝕出焦黑的星痕。她懷中鎏金匣突然發(fā)燙,匣蓋彈開的瞬間,茵楚的虛影自星塵中浮現(xiàn)。
“用磁粉畫兌位,震三巽五!“
虛影指尖在空中劃出《璇璣圖》的變陣。楚星耀揮劍割破手腕,血珠混著磁粉甩向兌位石柱。地面突然隆起磁軌,將七名替身困在陣眼。
“你以為靠那女人的殘魂就能贏?“獨(dú)眼替身狂笑著撕開前襟,心口的∞符號正滲著黑血,“我們早將磁樞殘片植入地脈——“
他高舉的磁弩突然調(diào)轉(zhuǎn)方向,箭矢貫穿其余六名替身。靛藍(lán)液體從尸體心口噴涌,在空中凝成巨大的磁暴漩渦。
“現(xiàn)在,整個(gè)洛陽都是磁樞!“
獨(dú)眼替身在狂風(fēng)中化作血霧,磁暴眼瞳般懸于城央。楚星耀的鎏金匣突然浮空,茵楚的虛影在磁暴中漸漸凝實(shí):“用你的血…畫離卦…“
楚星耀咬破指尖,在磁軌上繪出離火卦象。鎏金匣迸裂成三百碎片,裹著血珠刺入磁暴中心。茵楚的虛影在電光中回首,最后的微笑映著滔天火光:“去敦煌…找磁極碑…“
***
五更天,楚星耀在洛陽廢墟中醒來。焦土上殘留的磁粉聚成箭頭,直指西北方向。流民中傳出歌謠:“熒惑隱,北斗傾,磁碑現(xiàn),故人歸…“
她握緊半枚焦黑的銀鈴簪,簪頭的日晷紋路已模糊難辨。晨霧中忽有馬蹄聲近,瘸腿老馬馱著破舊行囊,鞍袋里斜插著卷《敦煌風(fēng)物志》——頁腳處,∞符號旁畫著枚滴血的星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