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孫秀月有點怕劉老太,日常除了例行的孝順,和劉老太沒有更多的溝通,她以前和長輩好像溝通都不多……現在,她突然覺得劉老太有點可親。
“奶,現在南瓜可嫩可好吃了,我再打倆雞蛋包碗水餃給你吃唄。”
在此時,包水餃吃可是很隆重的一件事。
她記得有次包水餃請劉老太吃,吃飽喝足的劉老太晃悠悠的走出院門,隔壁劉四娘問:“俺大娘,秀月做什么好吃的給你吃了?那個香!俺家月靈都饞哭了。”
劉老太頭也不回,豎著三根手指高聲說:“俺就吃他家三個水餃!”
那以后她就不高興再做水餃給劉老太吃了。
劉老太抓著擰干的布巾,邁著小腳穩當當的踩著井窩走上岸。仔細的看著孫秀月。
“姜玉英那個B養的回去了?”
孫秀月覺得有點汗。“回去了。媽就是不放心我來看看。”
“她又攛掇你什么了?”
“沒......”
“哼,那就不是個好東西,當年要不是拉扯上你爸,她才進不了劉家門。
你就是傻的,幾句話哄的你不知東西。既然回來了,以后和大孫子好好過日子,可憐見的。”
劉老太穩穩的邁著小腳,頭也不回的說著。
“奶,你......”孫秀月驚異不已,站住了腳步。
“老太太我從民國到現在,八十年了,什么沒見過。”劉老太轉過頭,盯著孫秀月,精光乍現。
“現在看著三魂六魄全乎了。全乎了好啊!
俺大孫子苦了這些年了,親媽不靠,后媽厲害,也沒個兄弟姊妹能相幫,再攤上你這么個糊涂的,可苦了俺大孫子!”
現在三魂六魄全乎了?什么意思?難道那不是以前,是部分魂魄的經歷?
這,這,
孫秀月感覺頭疼欲裂,她抱住頭。
“啪”腦門被打了一巴掌。
“行了,別想那么多了。又不是多聰明的。跟奶回家了。”
劉老太一手牽著孫秀月,一手拿著盛著桃酥的碗,走上高灘。
劉老太將孫秀月帶進東屋。
“你躺下,魂還不穩,睡一覺就好了。”
“奶,我......”
劉老太嘆口氣。“奶不走,你睡。奶去院里喂雞。”
……
等孫秀月睡著了,劉老太找出一只碗,舀了一滿碗米,仔細的用手指從碗口找平。
然后拿了塊干凈的布巾平放在碗上,布邊壓下去,找了根小麻繩繞著碗邊兩圈,然后扎緊。
輕輕放在孫秀月的枕頭邊,用枕巾蓋住。
“秀月回來了~秀月回來了~”劉老太輕輕的叫著。
……
孫秀月醒來后覺得身輕氣爽。她抱著劉老太,“奶,你一直在?”
劉老太拍拍她后背。“好了好了。好好的,別疑三想四的。日子都是自己過的。”
孫秀月不好意思起來,“奶,我拿著桃酥去找你的,糊里糊涂的,也不知丟哪里去了。”
“奶拿回來了,喏,蓋起來擱在縫紉機那邊。奶那里還有桃酥,這個你留著給俺大重孫子回來吃。”
“奶,你咋不說留給你大重孫女吃?”孫秀月發現自己和劉老太說話帶著點撒嬌。
“吆,奶不說你就不給她吃了?”
劉老太想到她那大孫女,“人還沒桌子高,現在就非要上個什么學。還是什么幼兒園,瞎花錢。你們也就慣著她!”
“奶,不給她上學她又哭又鬧的。這不上學上的可認真了,連刮風下雨都一定要去上學。
上次刮大風走到二隊的堤上,被風刮下坡,腳都扭傷了還要去上學。后來不是她哥天天背著她去學校么。”
“這丫頭主意大。這么個小人,好好教,以后沒準是個人物。”
“奶,幼兒園的金老師又特別喜歡她。你看她現在一說話頭動尾巴搖的,都是跟金老師學的。”
……
“奶,你說我和木林要回城么?”孫秀月終于問出了心底話。
“你想回城嗎?”
“不想。”
“那就不回。”
“奶你不問我為啥不想回城?”
“問啥問?你們不回城替俺那好大兒好大媳盡孝不是應該的?”
“要是爸媽非讓我們回呢?”
“有奶呢。”
“要是劉木林想回呢?”
“你呀要好好明白明白俺大孫子。
他回城干嘛?后媽嘴里討飯吃能容易?你以為他在小媽身邊日子舒服?那不是親媽!拿一點都要加倍還的。
他那個爸就別說了,找女人光看臉了,看錯一個不算,兩個還是看錯。
你那小媽,精明強勢,看著掌握了一切,其實也是個傻的。”
劉老太一言難盡。“你是個笨的,多聽老人言就不出大錯。精明不到點子上還不如憨點。憨人有憨福。”
“奶!你孫媳婦我可聰明了,上學時成績可好了。可惜后來不給上學了。”孫秀月想到老師,有點黯然。
“說這話就是個笨的。小民丫頭學習也好,可別傳了你的聰明面孔笨肚腸。”
“奶,爸媽要是說回城是為了孩子做城里人呢?”
“城里人又咋地?風水輪流轉,今天到你家,明天到我家。現在眼紅城里人,哪天就輪到城里人眼紅鄉下人了。
唉,當年戰亂,城里的可不就是往鄉下躲么,不然咋認識你爹的。”
孫秀月想后世可不是很多人想把戶口遷回鄉下么,可惜遷出容易遷回難。她不由佩服起老太太來。
“奶你咋懂那么?”
“奶只是經的多。多學多看多想,慢慢的,就懂得多了。”
“奶你念過書啊?”孫秀月覺得老太太年輕時的故事一定很精彩。
“跟著家里兄弟認得幾個字罷了。”
“奶你當年咋認識爹的?”
“你爹他當年長挺俊......”
話題慢慢就歪了。
......
“別狗肚子盛不了二兩油,啥都往外講。”劉老太臨走的時候甩下一句話。
“奶,知道啦!”
“姜玉英你少理。遇事多聽聽你四娘的。”
“知道啦!奶,你吃過再回去唄,孫媳給你做嫩南瓜蒸餃。”
“不吃。你把枕巾下的米拿出來,下晌就用那個做飯吃。”
枕巾下的米?孫秀月回東屋拿開枕巾,看到一個熟悉的蒙著布的東西,她將布往上輕輕一扣,將滑下來的布放到一邊,就見碗里白米平平的鋪著,中間,凹下去一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