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一節后的某天,班主任王海英喊劉淼去辦公室,劉淼到了辦公室時,王海英正在和其他老師說笑,見到劉淼,招招手。
她閑閑的和劉淼聊天,不動聲色的了解了劉淼的近期情況,得知劉淼并沒有喜歡上誰后暗自舒了口氣,然后婉轉的提醒她不要和差生走到太近。
劉淼感受到老師的好意,就悄聲把為什么幫差生的原因說給老師聽,劉淼嘚不嘚不的說,王老師很和藹的聽著,時不時嗯一聲,劉淼一時恍惚,喊了聲“媽”隨即漲紅了臉。
王老師站起來摟著劉淼的肩膀把她送出辦公室,嘆息著回來,父母不在身邊陪伴,真是難為孩子了,她好像也應該多點時間陪陪孩子。
這學期結束的時候,王老師獎勵了一些同學,劉淼得到的是一本書《小靈通漫游未來》。
扉頁寫著“楊絳先生說‘心小了,任何事都是大事,心大了,任何事都是小事,唯有不斷提升自己的格局,才能百毒不侵。
思路決定出路,格局決定結局。’以此與劉淼同學共勉。”
.
孫秀月因為五年規劃不斷的完善,一直沒能回城。
劉木林這邊四海樓的批發店倒是開起來了。劉元彪依然是做甩手掌柜,日常經營運作都是劉木林。
作為全市最全最新的磁帶、錄像批發店,一開業就火爆無比。畢竟,現在都精神生活比較單一。
劉木林雇了人做店員,但是這樣的店鋪沒有自己人看著是不行的。他找劉元彪要人,劉元彪因為自己進市的事情已經有眉目了,所以就把自己的老婆安排過來了。
市里的批發店開起來了,劉木林和劉元彪商量著把大興的店轉讓了。
宿興超市也進入正軌,里面采取的其實是柜臺和超市貨架結合的方式,畢竟,一些香煙什么的也不敢擱架上。但是新穎的銷售方式還是不斷的吸引著獵奇的人。
劉海林和劉洋林的錄像放映廳生意火的不要不要的。偶爾有鬧事的,很快就被鎮壓下去了,畢竟,這是自己的地盤。
兄弟倆拿著劉木林假公濟私開的介紹信去了匯通和義烏一趟,回來后準備用自家的門店做小商品批發。
為此,劉海林召集全家人開了會議,這事雖然是兄弟倆就可以拿下,但是,一家人,還是要攙著一起走,如果通知到了但是不參加,那以后也怪不到他們。
這次家里人員到的整整齊齊的,劉元平兩口子,四個女兒,三個兒子,都到了。
兄弟倆去H市匯通市場那肯定要到大姐劉東梅家看看,所以,劉東梅聽說大弟弟買了兩個門店,二弟弟買了八個門店,現在又準備開小商品批發,哪里還坐得住。
所以,這次是繼二丫結婚后全家人員最齊的一次。
三丫今年初中畢業了,她不準備讀高中,她要求到店里工作,至于入股,她把自己所有的錢都拿出來,也不過二三百塊錢,這是她這幾年勾東西賣了存下來的錢。
孫秀月前幾年從京城那邊弄了本編織的書給三丫,三丫欣喜若狂。她是想以此像哥哥們一樣發家致富的,可惜她想的好,實現不了。
因為她二姐出嫁后,她就被迫接過了家里的家務活、地里活,后來大哥結婚,有個嫂子好一些了,沒多久嫂子又去供銷社上班了,她大哥回來做養殖,她上學之余就要割很多豬草。
因為小,三丫四丫每年割豬草就落新衣服和過年紅包。
所以,這倆最小的是家里最窮的。
四丫看著三姐要去站店,她也要求去站店。她今年小學畢業了。
劉海林堅決反對,就這么一個最小的妹妹,怎么著也用不著她養家糊口,就養著好了,多念點書,沒準以后有更好的前程。
劉東梅也堅決反對。她還想著以后把這個小妹妹帶到城里去呢,沒文化肯定不行的。
劉海林提議,因為人多,所以按照100股來算,父母和三丫四丫,不用出錢,父母各占3股,三丫四丫各占2股。
剩余是90股,將店鋪租金以及經營資金整合算出錢,然后分成90份,各自出資認領,認領多少就算多少股。
三川的錢都買了門店,他現在身上只有上個月錄像放映分到的錢。但也就是因為這個錢,讓他深深的意識到入股的好處。
所以,他事先就和劉木林說了借錢的事。他計算著,這批發開起來,肯定是兩個哥哥為主的,畢竟他還是學生。所以,大哥二哥至少占一半,那么,他和大姐二姐最多40股,一人占個13股左右。
他沒想到的是大姐竟然只認了10股......這也讓他認識到城里工人的生活其實挺沒意思的。三川認了15股,二丫也認了15股。
三川準備,農校畢業后就回劉河灘做合作社的農技員。
.
三川劉江林去找大堂哥拿錢的時候就把這個想法和孫秀月說了,孫秀月自然是熱烈歡迎,不過她提醒三川,不用等畢業,現在就可以把學的知識來個理論聯系實際。
合作社的五年規劃眼看著批下來了,趁著還在春天,要種很多樹,樹木的存活養護,三川就可以學以致用。不懂的又可以隨時去學校問老師。
三川聽了孫秀月描述的合作社的五年規劃,眼睛大亮。
班級里有多同學還在為以后還得下鄉,還得和泥土打交道嘆氣,還在想方設法的琢磨怎樣才能分到好地方。
所謂好地方就是干活少福利多拿錢多的地方。
再好的地方能有咱合作社好?能有咱劉河灘好?家家戶戶都要住小樓了呢!還是合作社統一建的,地上都鋪上地磚,上廁所都不用往外跑。
還有自己的醫務所、有食堂(其實是餐飲部)、幼兒園、屠宰廠、罐頭廠,還抬頭就是花伸手就是果。
咱這里以后可就是名副其實的世外桃源!
沒錯,在知道五年規劃很快要正式批下來的時候,合作社的領導層就召開了會議,決定把內容透露一些出去,為集資建房打下基礎。
人總是愿意為夢想付出金錢或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