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的雨夜,寒意順著畫室的門縫鉆進來,混著松節油的氣味在空氣里彌漫。周疏桐蜷縮在靠窗的角落,臺燈的光暈在她眼下投出兩道疲憊的陰影。攤開的繪圖板上,全國大學生建筑設計競賽的初稿已經被改得面目全非,鉛筆線條在硫酸紙上洇出毛邊,可那個盤旋在腦海里的“靈魂”始終不肯現身。
她設計的社區圖書館方案,概念是“流動的光河”,卻總在空間轉折處顯得生硬。窗外的雨越下越大,玻璃上蜿蜒的水流像極了圖紙上別扭的動線。周疏桐懊惱地抓起圖紙揉成紙團,指節因為用力而泛白,紙團砸在滿地的草稿堆里,發出沉悶的聲響。
就在這時,身后傳來帆布鞋踩過水洼的輕響。她猛地回頭,看見鄭商璃撐著把黑色長柄傘站在畫室門口,傘沿還在往下滴水,打濕了他衛衣的袖口。他身上帶著雨夜里特有的清冽氣息,像是被水洗過的柏樹葉,混雜著淡淡的紙墨香。
“需要幫忙嗎?”他的聲音穿過雨聲,帶著種安撫人心的沉穩。沒等周疏桐回答,他已經彎腰撿起地上的紙團,小心翼翼地展開。昏黃的燈光落在他低垂的眼睫上,目光在那些潦草的線條上停留片刻,指尖輕輕點在圖紙中央的連廊位置:“你的概念很好,用玻璃穹頂引自然光的想法很妙,只是空間流動性還可以優化。”
說著,他從帆布包里抽出一支HB鉛筆,自然而然地坐到周疏桐身邊。繪圖板上的橡皮屑被他隨手拂到地上,手腕靈活地舞動起來。原本生硬的直角連廊被改成柔和的弧形,幾個突兀的承重柱被巧妙地藏進書架造型里,幾筆下去,整個空間忽然像活了過來,仿佛能看到陽光順著穹頂的弧度流淌,在地面拼出移動的光斑。
周疏桐屏住呼吸,鼻尖幾乎要碰到他的肩膀。她能看清他握筆的指節微微泛白,能聞到他衛衣上淡淡的洗衣液香味,還能聽到鉛筆劃過硫酸紙時沙沙的輕響。這一刻,窗外的雨聲、筆尖的摩擦聲、彼此淺淺的呼吸聲交織在一起,她忽然意識到,原來心動可以如此簡單——不過是深夜畫室里,他俯身修改圖紙時,睫毛上沾著的一點細碎燈光。
“這里的樓梯太陡了?!编嵣塘Ш鋈婚_口,指尖在圖紙上畫了道舒緩的曲線,“老人和小孩使用會不方便,建筑的溫度應該藏在這些細節里?!彼麄冗^頭時,鼻尖差點碰到她的發梢,周疏桐猛地往后縮了縮,才發現自己不知何時已經湊得極近。
“謝謝學長!”她接過圖紙的手有些發顫,眼睛亮得像落了星光。那些困擾了她三天的難題,被他三兩下就解得通透。
鄭商璃的喉結輕輕滾動了一下,突然別開臉看向窗外,耳根悄悄泛起薄紅:“叫我商璃吧?!彼D了頓,像是做了很大的決定,從背包里翻出本深藍色封皮的書,“這本《建筑空間組合論》或許對你有幫助,里面夾著些筆記?!?/p>
周疏桐驚喜地翻開扉頁,泛黃的紙頁上有他清秀的字跡,在重點段落旁畫著小小的箭頭。翻到中間時,一張手繪的校園地圖掉了出來,米白色的素描紙上,用不同顏色的鉛筆標注著各種適合寫生的角落:銀杏道旁的長椅旁寫著“下午三點有斜射光”,圖書館后巷畫著小小的太陽符號“晴天適合畫光影”。
她抬頭想道謝時,鄭商璃已經抓起傘快步走出畫室。黑色的傘面在雨幕里輕輕晃動,他的背影穿過走廊的燈光,漸漸融進遠處的濃黑夜色里,只留下門口一串逐漸暈開的濕腳印。
而此刻,教學樓的走廊盡頭,楊希正站在陰影里。她看著畫室窗口透出的兩道交疊的身影,直到那道黑色的傘影消失,才緩緩松開緊握的掌心——指甲已經深深掐進肉里,留下四個彎月形的紅痕。手機屏幕在她手里亮起來,編輯框里的文字刪了又改,最終還是發了出去:“商璃,明天下午有空嗎?我想請教你設計軟件的問題?!?/p>
雨還在下,周疏桐抱著那本書站在窗前,手指輕輕撫過地圖上那個小小的、畫著梧桐葉的標記。她忽然想起白天路過銀杏道時,似乎看到鄭商璃坐在長椅上寫生,當時他畫本上蓋著的,好像就是這片葉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