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如海將年僅5歲的黛玉送往賈府的情節(jié),恰似《紅樓夢》中一枚暗藏玄機的棋子,在時光長河里旋出幽幽漩渦,引得后世讀者俯身窺探其中深意。
這林如海原是姑蘇林家的貴胄,祖上襲過列侯,到他這代雖爵位已止,卻以探花郎之身入仕,欽點巡鹽御史時,正是風華正茂、青云直上的年歲。他與賈敏成婚后琴瑟和鳴,膝下育有一女黛玉,夫妻二人視若掌上明珠,自小教她讀書識字,案頭常擺著磨得溫潤的羊毫筆。誰承想命運如刀,先奪了三歲幼子的性命,又將賈敏的芳魂勾往太虛——那日黛玉抱著母親繡繃哭得力竭,繡繃上半朵未繡完的并蒂蓮還沾著賈敏咳出的血點。
靈堂白幡翻飛時,林如海已兩鬢微霜。他抱著縮在懷里的黛玉,望著空蕩蕩的廊下秋千,忽聽得乳母在旁嘆“姑娘沒了親娘……”,手中茶盞險些墜地。案頭《鹽法全書》攤開著,朱筆批注停在“官鹽漕運”那頁,墨跡卻被水漬暈開小團陰影——原是他昨夜對著賈敏的梳妝盒枯坐,不覺落了淚。
待賈母遣來的船??吭诖a頭,林如海正握著黛玉的小手教她描紅。小姑娘筆尖不穩(wěn),“母”字最后一鉤拖得老長,他望著紙上歪扭的筆畫,喉間忽然哽得發(fā)緊。來人呈上賈母的書信,金絲邊箋紙上“念及小女孤弱”幾字刺得他眼眶發(fā)燙,轉(zhuǎn)身見黛玉正踮腳夠博古架上的孔雀翎扇——那是賈敏生前最愛的物什。
“汝父年將半百,再無續(xù)室之意……”他蹲下身替女兒理正斗篷,觸到頸間那串賈敏留下的珊瑚珠,聲音忽然輕得像春夜細雨,“你瞧這后院的梅樹,今冬開得這樣疏——”話未說完便頓住,因看見黛玉鬢角沾著片白梅,竟與當年賈敏臥病時發(fā)間那朵分毫不差。
船離岸時,林如海立在石階上,望著女兒在船頭攥著奶娘的手回頭,藕荷色裙角被風掀起半幅。他忽然想起賈敏臨終前攥著他的手腕,指甲幾乎掐進皮肉:“如海,莫讓咱們姑娘……”余下的話散在喉間,此刻混著江風撲在臉上,咸澀得讓人心驚。袖中還藏著未送出的金鎖,原是要等女兒及笄時打的,如今卻在掌心硌出道紅痕。
待船影化作江心小點,他摸出懷中的《列女傳》,扉頁里夾著片干枯的石榴花瓣——那是黛玉三歲時從花園撿的。書頁間掉出半張藥方,“林下之風”四字是賈敏的筆跡,墨色已褪得發(fā)灰。他望著遠處煙水茫茫,忽聞身后書童稟道“巡鹽署的文書到了”,袖中金鎖與官印相撞,發(fā)出清越卻蒼涼的聲響。
這一送,送的是孤女入繁華場,亦是送他林如海半世心血化煙霞。世人皆道他是為女兒計,卻不知那夜他在書房獨坐,聽著自鳴鐘滴答到五更,案頭擺著兩份字據(jù):一份是給黛玉的奩產(chǎn)文書,一份是托孤于賈府的契書。窗外竹影搖曳,映得“顧盼之憂”四字忽明忽暗,倒像是誰在宣紙上落了滴清淚,洇出滿紙說不得的心事?!炯咨昝寂苛旨宜团还?jié),看似尋常骨肉別離,實則暗藏機鋒。開篇“鹽課“二字早伏千里灰線,癩頭和尚葫蘆廟火種,終成焚琴煮鶴之劫。林公探花郎,原是烈火烹油人!
林如海急遣黛玉入都,非為尋常父女別離,實如弈者落子,在朝野棋盤布下三劫連環(huán)——
一、鹽政危局:虎狼之地的生死賭局
【側(cè)批】“再無續(xù)室之意“六字如寒針刺骨。非不欲續(xù),實不敢續(xù)也!林府賬本藏忠順王府秘事,恰應(yīng)“護官符“中“東海缺少白玉床,龍王請來金陵王“之讖。嘆嘆,葫蘆僧終難逃葫蘆案!
兩淮鹽課衙門看似清貴,實為各方勢力角逐的虎狼窩。據(jù)《陳學軍續(xù)紅樓夢》所載,林府秘箱中驚現(xiàn)忠順王府與鹽商私相授受的賬冊,每筆漕銀暗渡、鹽引更迭皆牽連著朝堂命脈。林如海身為巡鹽御史,早被卷入忠順王為首的利益集團紛爭,深知“鹽政“二字下暗藏刀光劍影。送黛玉時偏選涉戶部虧空案的賈璉護送,名為治喪,實為借賈府勢力轉(zhuǎn)移罪證——正如續(xù)書所寫,賈璉開箱見賬冊時“臉色愈發(fā)凝重,猶如寒霜覆蓋“,方知此行名為扶靈,實則是將林家與賈府綁上同一艘危船。
二、血脈棋局:雙木成焚的家族博弈
【夾批】黛玉入京舟楫搖搖處,偏寫賈雨村隨行,其中大有深意。雨村者“假語存“也,暗應(yīng)林家托孤實為托禍。后文寶玉摔玉時“神仙似的妹妹也沒有“,豈非讖語成真?
續(xù)書揭破的林峰身世,道破如?!盁o續(xù)室之意“的深層籌謀:原來其早年認祖歸宗造假一案另有隱情,私生子林峰為避禍自幼寄養(yǎng)王子騰府,后又輾轉(zhuǎn)至葫蘆廟出家。林如海將嫡女黛玉送入賈府,恰似“雙棋護劫“之法——既以血脈紐帶維系賈林兩家政治同盟,又借賈府“鐘鳴鼎食“之名掩蓋林家鹽政銅臭。冷子興演說中“翰墨詩書之族“的美譽,原是用黛玉的孤弱處境換來的家族洗白符。更令人心驚者,林如海借賈敏喪儀交割的不僅是女兒,更是林家五代列侯的“清譽“典契,正如續(xù)書密信所言:“托女非為憐弱質(zhì),實為存脈留書香?!?/p>
三、讖語應(yīng)劫:風月寶鑒里的生死簿
【回后】林如海送女,非為教養(yǎng),實避刀兵。觀其將黛玉托付賈璉,恰似當年秦可卿托夢王熙鳳。一箱賬冊現(xiàn)世,方知“林“字原是雙木成焚,“?!白职挡匮獪I波濤??蓢@絳珠還淚,還的竟是父輩孽債!
黛玉登舟之日,恰是癩頭和尚持菱花鏡現(xiàn)身姑蘇之時。鏡中正面是黛玉“步步留心“的怯弱身影,反面卻映出忠順王府密賬起火的青煙——此鏡后來化身為大觀園“風月寶鑒“,賈瑞所見骷髏,正是林如海在權(quán)謀泥潭中逐漸枯槁的倒影。更細思極恐處,黛玉奶娘王嬤嬤并非尋常仆婦,續(xù)書暗示其“痰火攻心“實因焚燒林家密信所致;后紫鵑試玉風波乍起,根源竟在黛玉及笄時王嬤嬤遞出的林如海遺書,內(nèi)藏鹽商賄賂名單,逼得賈母不得不借元春旨意制造“寶玉失玉“之亂以圖遮掩。
結(jié)語:機關(guān)算盡的政治獻祭
【陳學軍續(xù)紅樓夢】中賈璉開箱一幕,如利刃剖開世家溫情表象:泛黃賬冊間夾著的林如海親筆信,字字泣血:“吾非不欲承歡膝下,奈鹽政危局如累卵,縱有探花才名,難敵王府勢焰。唯望吾女借賈府庇佑,為林家留一線生機......“所謂“減我顧盼之憂“,不過是政治賭徒的遮羞之詞。他精心打造的“教養(yǎng)“借口下,是將女兒作為家族籌碼推入賈府的獻祭——當忠順王府的烈火焚盡林府密檔,當黛玉在瀟湘館淚盡而亡,這場以親情為餌的政治豪賭,終究只余下“冷月空照舊時堤“的蒼涼余韻。
【紅樓遺韻·林府避禍詞】
鹽政衙前柳色焦,孤舟夜渡廣陵潮。
賬藏蟒服星霜冷,字隱刀光燭影搖。
托女原非憐弱質(zhì),斷弦豈敢續(xù)鸞膠。
葫蘆廟外青煙起,漫卷詩書付野樵。
【判詞解】
根托瑯?gòu)直咀哉?,哪堪風雨浸鹽塵。
明珠暗投榮國府,血淚空拋紫禁宸。
父卷權(quán)爭藏密賬,女攜孽債入侯門。
他年淚盡瀟湘日,方悟南柯是禍根。
正是:
鹽政風云卷繡幃,孤舟托女計謀奇。
賬藏北斗星初黯,淚浸西江月已移。
假語村言遮血印,真事隱去葬羅衣。
寒塘鶴影驚殘夢,冷月空照舊時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