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都云作者癡,誰解其中味?”一部《紅樓夢》,道盡世間百態、人情冷暖,其間人物關系錯綜復雜,恰似一幅宏大而細膩的浮世繪。今日且說賈政與王夫人這對夫妻,其婚姻背后所藏的諸多曲折與無奈,正映射出封建家族的興衰榮辱。
在《紅樓夢》的世界里,人物言行皆暗藏深意,恰似草蛇灰線,伏脈千里。第七十五回中秋夜宴,本是闔家團圓、共享天倫的時刻,榮國府內華燭高照,眾人笑語晏晏。然而,一向端方持重、滿口詩云子曰的賈政,卻出人意料地講了一個令人咋舌的低俗笑話:“一家子一個男人最怕老婆的......從不敢混走一步。偏是那日是八月十五,到街上買東西,便遇見了幾個朋友,死活拉到家里去吃酒。不想吃醉了,便在朋友家睡著了第二日才醒。后悔不及,只得來家賠罪。他老婆正洗腳,說‘既是這樣,你替我舔舔,我就饒了你。’這男人只得給她舔。未免惡心要吐,他老婆便惱了,要打,說:‘你這樣輕狂!’唬得她男人忙跪下,求說:‘并不是奶奶的腳臟,只因昨晚吃多了黃酒,又吃了幾塊月餅餡子,所以今日有些作酸呢。’”【側批:此等市井謔語出自賈政之口,實乃奇事,其中必有隱情,看官切莫等閑視之】
此笑話一出,恰似一顆石子投入平靜湖面,引得眾人哄堂大笑,可細細品來,卻又覺得意味深長。若說這笑話是薛蟠、賈赦之流所言,倒也符合他們的行事風格,可偏偏從賈政口中說出,實在令人費解。佛洛依德曾言:“沒有所謂的玩笑,所有的玩笑都有認真的成分。”賈政此舉,難道僅僅是為了博眾人一笑?還是另有隱情?欲探究竟,且看賈政與王夫人這一路走來的婚姻軌跡。
政經聯姻:烈火烹油的假面和諧
賈政出身于鐘鳴鼎食的榮國府,乃是賈母與賈代善的次子;王夫人則來自金陵王家,家族掌管朝廷貿易,富甲一方。這門親事,表面上是門當戶對的佳話,實則是四大家族為維系自身利益,編織“聯絡有親”關系網的關鍵一環。
彼時賈府,雖頂著國公府的顯赫名頭,實則內里早已千瘡百孔。正如冷子興演說榮國府時所嘆:“如今生齒日繁,事務日盛,主仆上下,安富尊榮者盡多,運籌謀畫者無一。其日用排場費用,又不能將就省儉,如今外面的架子雖未甚倒,內囊卻也盡上來了。”【側批:冷子興一番話,如當頭棒喝,點出賈府末世之象,字字皆為血淚】平日里,胭脂米的發放開始定量,就連賈母這樣的一家之主,飯食也有了限制。第七十五回中,賈母用完飯,招呼尤氏一起吃,可丫鬟給尤氏盛的竟是下人吃的白粳飯,只因賈母的飯已吃完。再看第七十七回,王熙鳳身患血山崩,急需二兩上等人參入藥,然而榮國府內卻遍尋不著。王夫人派人四處打聽,最后在賈母房中尋得一包拇指粗的人參,可太醫看過之后卻搖頭嘆息:“人參固然是上好的,如今就連三十換也不能得這樣的了,但年代太陳了。這東西比別的不同,憑是怎樣好的,只過一百年后,便自己就成了灰了。如今這個雖未成灰,然已成了朽糟爛木,也無性力的了。”堂堂榮國府,竟拿不出二兩好人參,可見其經濟狀況已窘迫至此,恰似大廈將傾,岌岌可危。
反觀王家,雖在政治地位上稍遜賈府一籌,但其掌控的貿易肥差,使得家族財富源源不斷。王熙鳳曾在劉姥姥一進榮國府時,提及王家的富庶:“也沒見你們,王家的東西都是好的不成?你們那里放著那些好東西,只別看見我的東西才罷,一見了就想拿了去。”后來,在與賈璉、奶媽趙嬤嬤吃飯時,她又得意地說道:“那時我爺爺單管各國進貢朝賀的事,凡有的外國人來,都是我們家養活。粵,閩,滇,浙所有的洋船貨物都是我們家的。”甚至在第七十二回與賈璉吵架時,王熙鳳更是放言:“把我王家的地縫子掃一掃,就夠你們過一輩子呢。說出來的話也不怕臊!現有對證:把太太和我的嫁妝細看看,比一比你們的,那一樣是配不上你們的?”從這些言語中,不難看出王家的財大氣粗,而這也正是賈府所急需的。
在這樣的背景下,賈政與王夫人的結合,就像是一場各取所需的交易。賈府需要王家的財富來維持奢靡的生活,王家則渴望借助賈府的政治地位,提升家族的影響力。起初,賈政“詩酒放誕”的性情與王夫人“響快會待人”的爽朗作風,倒也使得夫妻二人相處融洽,琴瑟和鳴。他們育有賈珠、元春、寶玉三個子女,尤其是賈珠,十四歲便考中秀才,前途一片光明,成為家族的希望之星。此時的賈政與王夫人,沉浸在為人父母的喜悅與家族榮耀之中,夫妻感情也達到了巔峰。【夾批:看此夫妻早期和諧,便知后文之疏離,世事無常,令人唏噓】
然而,這種基于家族利益的婚姻,終究缺乏真正的感情基礎。隨著時間的推移,賈政與王夫人在性格、價值觀等方面的差異逐漸顯現出來。賈政深受儒家思想熏陶,是封建禮法的忠實捍衛者,他一心追求仕途經濟,期望家族能夠在他的努力下重振雄風;而王夫人雖出身權宦世家,卻在詩書才華上有所欠缺,她更注重實際利益,逐漸顯露出強烈的控制欲。賈政曾形容王夫人“木頭似的”,缺乏情趣,從這一評價中,便能感受到兩人之間的隔閡已悄然產生。
賈珠之殤:情分崩解的導火索
賈珠的夭折,無疑是賈政與王夫人婚姻的一道分水嶺,也是夫妻矛盾激化的導火索。書中雖未明確交代賈珠的死因,但從賈政對寶玉的嚴苛管教中,不難推測一二。
賈政對寶玉寄予厚望,期望他能走科舉仕途,光宗耀祖。然而,寶玉卻生性叛逆,對仕途經濟毫無興趣,整日只愿與姊妹們在大觀園中吟詩作對、嬉戲玩耍。這讓賈政大為惱火,視寶玉為家族的逆子。第三十三回“手足眈眈小動唇舌不肖種種大承笞撻”中,賈政因寶玉會見賈雨村時無精打采,已有了三分氣;后又因忠順親王府長史官來賈府向寶玉索要琪官,更是氣得目瞪口呆。恰在此時,賈環又趁機告狀,說寶玉強奸金釧兒未遂,導致金釧兒投井自盡。這一連串的事件,徹底激怒了賈政,他對寶玉大打出手,恨不得將其置于死地。【眉批:賈政打寶玉,打得何等決絕,足見其對寶玉不成器的憤怒與失望】
王夫人得知此事后,匆忙趕來勸阻。她哭著哀求賈政:“老爺雖然應當管教兒子,也要看夫妻分上。我如今已將五十歲的人,只有這個孽障,必定苦苦地以他為法,我也不敢深勸。今日越發要他死,豈不是有意絕我。既要勒死他快拿繩子來先勒死我,再勒死他。我們娘兒們不敢含怨,到底在陰司里得個依靠。”從王夫人的這番話中,不難看出她對寶玉的溺愛之情。她將寶玉視為自己的命根子,生怕他受到一絲傷害。而賈政見王夫人求情,不但沒有心軟,反而“板子越發下得狠”,甚至直言:“明日釀到他弒君殺父,你們才不勸不成!”賈政的這番話,不僅是對寶玉的憤怒,更是對王夫人教育方式的不滿與控訴。他認為,正是王夫人的溺愛,才使得寶玉變得如此頑劣不堪,不思進取。【夾批:夫妻二人因寶玉之事,矛盾爆發,昔日情分蕩然無存,令人嘆息】
賈珠的死,讓王夫人陷入了巨大的痛苦之中。她將所有的愛與希望都寄托在了寶玉身上,對他百般呵護,生怕他有個閃失。而賈政則因賈珠的離去,對寶玉的期望更加殷切,對他的管教也越發嚴厲。夫妻二人在寶玉的教育問題上,漸行漸遠,矛盾也日益加深。
在賈珠死后,賈政逐漸疏遠了王夫人,轉而寵愛趙姨娘。趙姨娘性格活潑,與刻板無趣的王夫人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她為賈政生下了探春和賈環,在賈政眼中,趙姨娘更能給他帶來情感上的慰藉。而且,賈政允許賈環稱趙姨娘為“母親”,并默許其撫養權,這一舉動無疑是對王夫人的公然挑釁。在封建禮教森嚴的賈府,嫡庶之分極為嚴格,賈政的這種行為,違背了禮法,也讓王夫人感到無比屈辱。【側批:賈政寵愛趙姨娘,默許賈環之事,實乃對王夫人的羞辱,夫妻關系至此已如覆水難收】
內宅博弈:權力天平的悄然傾斜
隨著時間的推移,賈政與王夫人之間的關系愈發疏離,內宅之中的權力博弈也日益激烈。
王夫人在賈府的地位逐漸穩固,她憑借著娘家的勢力和賈母的信任,逐漸掌握了賈府的內宅大權。她不僅私自決定襲人為寶玉的妾室,而且在長達兩年的時間里,賈政對此竟一無所知。直到后來,趙姨娘偶然提及“寶玉已有了二年”時,賈政才露出錯愕的神情,驚訝地問道:“誰給的?”從這一細節中,便可看出王夫人在處理寶玉妾室一事上的獨斷專行,全然不把賈政放在眼里。【夾批:王夫人私自定襲人之事,賈政竟被蒙在鼓里,夫妻之間如此行事,實乃罕見】
此外,王夫人還安插王家陪房周瑞家的掌控賈府的經濟大權,負責管理田莊收租。周瑞家的作為王夫人的親信,自然對她忠心耿耿,凡事都以王夫人的利益為先。賈政對此雖有所察覺,但卻未加制衡,任由王家勢力在賈府的經濟命脈中肆意滲透。這一方面反映出賈政對賈府內宅事務的放任,另一方面也顯示出他在面對王家勢力時的無奈與無力。【夾批:賈政任由王家勢力滲透,實乃養虎為患,賈府日后之禍,已在此埋下伏筆】
王家在賈府的勢力日益壯大,這與王子騰的仕途順遂密不可分。王子騰作為四大家族中唯一掌握實權的人物,歷任京營節度使、九省統制、九省都檢點等要職,手握軍政大權,成為賈、王、薛三家的實際靠山。王熙鳳多次借“我們王家”壓制賈璉,甚至揚言“便告我們家謀反也沒事”,其底氣便直接源于王子騰的兵權。在這樣的背景下,賈府雖為四大家族之首,但因財力空虛、缺乏實權,賈政官職低微(工部員外郎),面對王家時,內心難免隱含自卑。許多時候,賈政不得不依賴王子騰的權勢,來解決賈府所面臨的危機,如薛蟠命案、鮑二媳婦自盡事件等。【總評:王子騰權勢滔天,王家在賈府的地位水漲船高,賈政在家族決策中處處受限,實乃無奈之舉】
薛家進京原本計劃投靠王子騰,后因王子騰升遷外調,才轉投賈府。王夫人主動收留薛姨媽一家,表面上是出于親戚情分,實則有著更深層次的考量。她試圖通過聯姻(金玉良緣),鞏固王家與賈、薛兩家的利益聯盟,進一步強化王家對賈府的影響力。在程甲本中賈政雖心中屬意黛玉,認為她才貌雙全,與寶玉乃是天造地設的一對,但在失玉風波和王家的強大壓力下,他最終還是選擇了妥協,默許了“金玉良緣”。這一決定,不僅讓寶玉與黛玉的愛情悲劇收場,也讓賈政徹底失去了對寶玉婚姻的主導權,成為王家權力博弈的犧牲品。【眉批:賈政默許金玉良緣,實乃無奈之舉】
價值觀殊途:同床異夢的困局
賈政與王夫人在價值觀上的差異,也是導致他們夫妻關系破裂的重要原因之一。
賈政一心期望寶玉能夠走科舉仕途,通過讀書考取功名,重振賈府的聲威。他認為,只有這樣,才能讓賈府在日益衰落的局勢中得以保全。因此,他對寶玉的學業要求極為嚴格,時常督促他讀書學習,甚至不惜動用嚴厲的懲罰手段。然而,王夫人卻因賈珠的早逝,對寶玉倍加溺愛,她只求寶玉能夠平安度日,對他的仕途經濟并不在意。在她看來,只要寶玉能夠快樂地生活,其他的都不重要。這種截然不同的教育觀念,使得賈政與王夫人在寶玉的成長過程中,產生了諸多矛盾與沖突。【雙行夾批:賈政望子成龍,王夫人護犢心切,二人教育觀念南轅北轍,寶玉夾在其中,實乃兩難】
在情感需求方面,賈政與王夫人也漸行漸遠。賈政在趙姨娘那里,找到了一種鮮活熱烈的情感體驗,彌補了他在王夫人身上所缺失的情趣與溫暖。而王夫人則將精力都放在了禮佛和控制寶玉的婚姻上,試圖通過這些方式,來維系自己在賈府的存在感和擴大娘家的勢力影響。第七十五回中,賈政講的那個怕老婆的笑話,看似荒誕不經,實則暗喻了他自身的處境。“舔腳作酸”的荒誕情節,映射出他對王夫人強勢的無奈與隱忍。【側批:賈政之笑話,實乃心聲,其對王夫人的無奈與不滿,盡在其中,令人感慨萬千】
王夫人在處理一些事情時,常常表現出虛偽涼薄的一面。例如,金釧兒與寶玉的一句玩笑話,便被她一個巴掌“打得半邊臉火熱”,還將其攆出賈府,致使金釧兒投井身亡。事后,王夫人卻向寶釵撒謊稱金釧兒“弄壞東西”,試圖掩蓋自己的過錯。對于王夫人的這些行為,賈政雖有所耳聞,但他卻因“不慣俗務”“家丑不外揚”,選擇了縱容和沉默,默認了王夫人對后宅的掌控。【眉批:王夫人之虛偽涼薄,賈政之縱容沉默,皆為賈府之禍根,日后之悲劇,已可見端倪】
賈政與王夫人的婚姻,從最初的政經聯姻,到后來的同床異夢,最終形同陌路,這一系列的變化,不僅是他們個人的悲劇,更是封建家族聯姻制度的犧牲品。在那個時代,婚姻往往被賦予了太多的家族利益和政治使命,而個人的情感與幸福則被無情地忽視。賈政與王夫人,雖為夫妻,卻在家族利益、權力博弈、價值觀沖突等諸多因素的影響下,漸行漸遠,最終走向了悲劇的結局。【總評:賈政與王夫人之婚姻悲劇,實乃封建家族興衰之縮影,讀來令人唏噓不已,感慨萬千】
回顧賈政與王夫人的一生,他們在封建禮教的束縛下,失去了自我,也失去了對幸福的追求。他們的故事,就像一面鏡子,映照出那個時代的黑暗與無奈,也讓我們深刻地感受到了封建制度對人性的壓抑與扭曲。正如《紅樓夢》中所寫:“嘆人間,美中不足今方信。縱然是齊眉舉案,到底意難平!”賈政與王夫人的婚姻,雖有過短暫的和諧,但最終還是以悲劇收場,留給后人的,只有無盡的嘆息與深思。【眉批:一部紅樓,滿紙辛酸,賈政與王夫人之婚姻悲劇,乃其中濃墨重彩之筆,讀之令人黯然神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