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姑娘在賈府衰敗后流落風塵,憑借姿色與才藝成為“醉仙樓“頭牌,卻始終無法擺脫內心的空虛與對過去的懷念。
金陵城的秋雨總是來得突然,多姑娘倚在醉仙樓二樓的雕花欄桿上,望著檐角滴落的雨水出神。她身上只披了件半透明的紗衣,隱約可見內里雪白的肌膚,卻渾然不覺寒意。樓下大堂里傳來男人們觥籌交錯的喧鬧聲,夾雜著妓女們嬌媚的笑語,她卻仿佛置身事外。
“多姑娘,劉老爺點你的牌子呢!“鴇母王媽媽在樓梯口尖聲喚她。
多姑娘懶懶地應了一聲,卻不動身。她伸手接了幾滴雨水,看著它們在掌心匯聚成一小洼。就像她的命運,她想,從高處墜落,最終匯入這污濁的泥潭。
“哎喲我的小祖宗,那可是鹽商劉百萬!得罪不起的主兒!“王媽媽急得直跺腳,肥胖的身子顫巍巍地爬上樓梯。
多姑娘這才慢條斯理地直起身子,隨手攏了攏散亂的鬢發。“媽媽急什么,我這不是去了么。“她的聲音帶著幾分慵懶,卻有種說不出的韻味,聽得人心里發癢。
下樓時,她瞥見銅鏡中自己的倒影——杏眼桃腮,眉目如畫,只是眼角已有了細小的紋路。二十七歲,在這行當里已算得上“老“了。她自嘲地笑了笑,順手從梳妝臺上拈起一朵絹花別在鬢邊。
劉百萬是個腦滿腸肥的中年男子,見了多姑娘便兩眼放光,油膩的大手迫不及待地往她腰上攬。多姑娘熟練地避開,卻又不著痕跡地讓他碰了一下,引得那老色鬼更加心癢難耐。
“劉老爺別急嘛,“她斟了杯酒遞過去,“先喝杯酒暖暖身子。“
酒過三巡,劉百萬已經醉眼朦朧,多姑娘趁機推說去更衣,溜出了包廂。她實在厭煩了這些滿身銅臭的男人,卻又不得不強顏歡笑。走廊盡頭有個小陽臺,她常去那里透氣。
今夜月光很好,照得秦淮河波光粼粼。多姑娘憑欄遠眺,忽然聽見身后有腳步聲。她以為是王媽媽來催,頭也不回地道:“我這就回去。“
“晴雯姐姐?“
這聲音如同一道閃電劈進多姑娘的腦海。多少年沒人這樣叫她了?她猛地轉身,看見一個身著男裝的清秀少年站在陰影處。待那人走近,月光照在那張熟悉的臉上——竟是史湘云!
“云...云姑娘?“多姑娘——或者說晴雯——的聲音顫抖得不成樣子。
湘云快步上前,一把抓住她的手:“果然是你!我就說沒看錯!“
晴雯下意識地環顧四周,拉著湘云躲到更暗的角落。“你怎么這副打扮?還來這種地方?“
湘云苦笑道:“說來話長。我隨夫君來金陵赴任,前日在街上看見一個酷似你的身影進了這醉仙樓,便...“她頓了頓,“晴雯姐姐,你怎么會淪落至此?“
晴雯的眼淚終于奪眶而出。多少個日夜,她以為自己早已忘記哭泣的感覺。“賈府敗了,我們這些下人四散飄零。我...我還能去哪?“
湘云也紅了眼眶,緊緊抱住晴雯:“寶哥哥若知道你這樣,不知該多心疼。“
“寶二爺?“晴雯猛地抬頭,“他還活著?“
湘云點點頭,又搖搖頭:“我也不確定。有人說在姑蘇見過一個像他的和尚,也有人說他跳江死了。我這次來金陵,其實也是想打聽他的消息。“
晴雯的心砰砰直跳。這些年,她以為所有故人都已不在人世,沒想到竟還能遇見湘云,更沒想到寶玉可能還活著。
“這里不是說話的地方,“她擦干眼淚,“明日午時,你到城東的靜安寺等我。我...我有些事情要告訴你。“
湘云剛要答應,走廊那頭傳來王媽媽的喊聲:“多姑娘!劉老爺等急了!“
晴雯匆忙整理了一下衣衫,低聲道:“快走,別讓人看見。“說完,她強撐起笑臉,扭著腰往包廂方向去了,留下湘云在陰影中怔怔地望著她的背影。
回到包廂,劉百萬已經醉得不省人事。晴雯敷衍了事地應付過去,心里卻翻江倒海。她早就不叫晴雯了,賈府抄家那日,她和一眾丫鬟被發賣,輾轉流落到金陵。因她姿色出眾,被醉仙樓的王媽媽看中,花了重金買下。
“多姑娘這名字吉利,客人多嘛!“王媽媽當時拍著手笑道。
從此,晴雯死了,多姑娘活了。她學會了對男人巧笑倩兮,學會了在酒桌上周旋,學會了用身體換取金銀珠寶。但她始終忘不了大觀園,忘不了那些詩情畫意的日子,更忘不了那個為她哭過、笑過、撕過扇子的寶二爺。
夜深人靜時,她常對著銅鏡自言自語:“早知如此,當日就該...“就該怎樣呢?她也不知道。
第二天,晴雯借口頭疼,向王媽媽告了假。她換上最樸素的衣裳,摘下所有首飾,悄悄溜出醉仙樓。靜安寺在城東一處僻靜所在,香火不旺,卻正合她意。
湘云已在那里等候,仍作男裝打扮。兩人相見,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
“先找個地方坐下說吧。“晴雯引著湘云來到寺后一處涼亭。秋日的陽光透過樹葉斑駁地灑在石桌上,恍如隔世。
“云姑娘,你先告訴我,賈府敗落后,你都經歷了什么?“晴雯問道。
湘云嘆了口氣:“我算是幸運的。賈母臨終前為我定下的親事,夫家是史家的世交,雖不算大富大貴,卻也安穩。只是...“她眼中閃過一絲痛楚,“去年夫君病逝,婆家不容我,我便帶著貼身丫鬟離開了。“
晴雯握住湘云的手:“那你現在...“
“我女扮男裝,四處游歷,一面賣些字畫維持生計,一面打聽寶哥哥和其他姐妹的消息。“湘云勉強笑了笑,“沒想到竟在這里遇見你。晴雯姐姐,你...受苦了。“
晴雯搖搖頭:“比起那些死在流放路上的,我已經算幸運了。“她頓了頓,“云姑娘,你昨日說寶玉可能還活著,是真的嗎?“
湘云點點頭:“我在姑蘇時,聽一個老和尚說,去年有個形似寶玉的年輕僧人在寒山寺掛單,后來往金陵方向去了。我一路追查到此,卻斷了線索。“
晴雯的心跳加速:“若他真在金陵,我或許能幫忙打聽。醉仙樓里三教九流什么人都有,消息最是靈通。“
湘云眼前一亮:“真的?那太好了!“隨即又黯淡下來,“可是...那樣你要冒很大風險。“
晴雯笑了,這是自重逢以來她第一次真心實意地笑:“為了寶二爺,值得。“
兩人又聊了許多。湘云告訴晴雯,黛玉確實已經香消玉殞,寶釵嫁給了別人,探春遠嫁海外再無音訊。晴雯則講述了自己如何從賈府的丫鬟淪為風塵女子,如何在醉仙樓掙扎求生。
“你知道嗎,“晴雯輕聲道,“有時候我喝醉了,會覺得自己還在怡紅院,一覺醒來就能看見麝月、秋紋她們...“
湘云也哽咽了:“我常夢見咱們在藕香榭聯詩,寶哥哥又在那里胡說八道,林姐姐氣得拿帕子打他...“
兩人相視而笑,卻又同時落下淚來。
日影西斜,分別的時刻到了。晴雯必須在天黑前回到醉仙樓,否則王媽媽會起疑心。
“三日后還是這個時辰,我在這里等你。“晴雯對湘云說,“我會盡力打聽寶玉的消息。“
湘云點點頭,忽然從懷中取出一個小布包:“這是我的一點積蓄,不多,但...“
晴雯堅決地推回去:“我不要。我在醉仙樓不缺錢花。你留著路上用。“
兩人依依惜別后,晴雯繞道去了趟城南的舊貨市場。那里有個專收大戶人家流落物品的攤子,她偶爾會去看看,幻想能淘到一件賈府的舊物。
今日攤子上多了幾件首飾,晴雯隨手翻看,忽然被一枚玉佩吸引了目光。那玉佩通體碧綠,雕著一朵芙蓉花,背面刻著“不離不棄“四個小字。
晴雯的手顫抖起來——這分明是寶玉的玉佩!她曾無數次見他佩戴!
“這個多少錢?“她強作鎮定地問攤主。
攤主瞇著眼看了看:“姑娘好眼力,這可是上等貨色。二十兩銀子,少一文不賣。“
二十兩!這相當于她半個月的收入。晴雯咬了咬牙:“十五兩,我只有這么多。“
攤主故作猶豫,最終點頭成交。晴雯掏出荷包里所有的積蓄,小心翼翼地接過玉佩,如獲至寶。
回到醉仙樓,她將玉佩貼身藏好,心中既激動又忐忑。這玉佩為何會流落到舊貨市場?寶玉是否真的在金陵?他還活著嗎?
當晚,她破天荒地主動去陪那些平日里最討厭的達官貴人喝酒,只為從他們口中探聽消息。酒過三巡,她裝作不經意地問:“聽說金陵近來有位高僧,生得俊俏非常,不知各位老爺可曾見過?“
一個鹽商笑道:“多姑娘也信佛?我倒聽說雞鳴寺新來了個年輕和尚,據說是京城大戶人家出身,學問好得很。“
晴雯的心砰砰直跳:“哦?那和尚叫什么名字?“
“好像姓賈...還是什么來著?“鹽商撓撓頭,“記不清了。多姑娘若感興趣,明日我陪你去上香如何?“
晴雯強忍激動,嬌笑道:“那敢情好。不過明日我有約在先,改日吧。“
好不容易熬到客人散去,晴雯回到自己房間,取出那枚玉佩細細端詳。月光下,芙蓉花栩栩如生,“不離不棄“四個字仿佛在向她訴說一個未完的故事。
“寶二爺,“她輕聲呢喃,“若你真在金陵,我一定會找到你。“
窗外,一輪明月高懸,照著她淚流滿面的臉龐,也照著遠處雞鳴寺的塔尖。命運的紅線,似乎正在這金陵秋夜中悄然交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