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錯很正常,世間事多,誰都會犯錯,錯誤這種東西,在世人眼里,不過是尋常小事,在大多數的時候。
反復犯錯也很正常,人無完人,既有第一次,說明這個錯誤和這個人是有關聯的,說明這個人犯這種錯誤是自然而然的,在大多數的時候。
經人提點或遇事反省,認知到了錯誤的存在而覺察自身犯了錯或正在犯錯,是很幸運的在人生歷程中不算很正常的一環。這通常需要一定的時間節點特定情況觸發,還需要當事人能夠在這種關鍵節點上已然具備基本的認知能力和不錯的運氣,在大多數的時候。
認知錯誤而后反復再犯,那么此人此事便不可取了,這是對于旁人旁物而言,在大多數的時候。
一個人將會有無數種與其有關的錯誤發生的可能性,在無數個人生歷程中的一個又一個節點位置觸發事件,有機會認知錯誤,無論是自發感悟還是經人提點,這樣的人都實在是太幸運了,我們會把這樣的人稱為“走運之人”,還會把這樣的錯誤引入到自己生活中對照檢查自己的言行舉止是否正確無誤。
這在很多時候都是實用且可通用的,意思是說,在大多數的時候。
不過無論如何,“錯誤”是一定會存在的,“錯誤”也是會反反復復發生的,“錯誤”可能在任何一個人的任何一個人生節點上發揮作用,“錯誤”還會讓一個又一個的人感受到什么是“正常”、什么是“不正常”,在所有的時候。
人們把認知錯誤并改變行為的過程稱為“糾錯”,把錯誤糾正,把不正常的情況引向正常的道路,把不正確的認知導向正確的道理,這是一種偉大的過程,在大多數的時候。
我很欣賞這種在世界每個角落每時每刻都在發生的關乎每一個人的事件節點,這通常很有趣,也很值得好好研究。
我總是在處理這種關鍵節點事件的時候,關閉五感,聽從心聲,等待一個浮現在意識世界的顯著符號,我看到那個符號,我就知道,這次的事件,又能處理得當了。
當然,也有些時候,那樣的符號不會出現,這就意味著,事件當中很可能存在未經糾正的錯誤,事件中的當事人和旁觀者,需要認知以外的東西來重新看待事件。
在這種時候,什么是正確,什么是錯誤,就顯得很重要了,連我也會意識到這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