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幸福的四大定律
1.幸福與物質的反比律
人類的幸福與物質是緊密相關的,但當物質達到能夠滿足人們的生存需要后,物質越豐富,人們從物質中得到的幸福感就越少,也就是幸福在逐漸地遞減,有人認為幸福與物質的相關系數是0.25%。
因為幸福的直接來源是心理渴求,因為物質和金錢并不能直接給人帶來幸福,所以幸福與物質和金錢并沒有直接的因果關系。
2.幸福的短時定律
一般來說,人們獲得的幸福感都是暫時性的,就像不幸一樣,隨著時間的流逝,幸福感以及不幸感都會逐漸淡化的,所以,我們如果想繼續擁有幸福,想過幸福的生活,就必須去不斷地滿足更多的渴求。
3.幸福的遞減定律
一般來說,人們得到一個幸福后,那么人們對同一個或同一類幸福的渴求度就會遞減,當人們再次獲得這個或這類時幸福時的幸福感就會逐漸遞減,當達到足夠多的N次時,渴求度會變為零,幸福感也就變為零了。
4.幸福的渴求定律
渴求既包括物質財富方面的渴求,也包括精神方面的渴求,人們獲得幸福的經歷越曲折,獲得的幸福感越大,渴求度是與幸福感成正比的,所以,如果獲得幸福的經歷越曲折,那么人們的渴求度就會相應變大,那么獲得的幸福感就會越大。
因為幸福感與渴求度成正比,所以當人們對某事物沒有渴求時(也就是渴求度為零時),那么,某事物也就不會給人們帶來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