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暗訪
清明節的解剖課格外陰冷。當林安琳劃開青蛙胸腔時,后排突然傳來嘔吐聲。她握刀的手頓了頓——這是本月第三次有人故意缺席她的操作示范。
“讓我試試。“唐曉蕓突然擠到前排,發梢還沾著實驗室的福爾馬林味。她顫抖的鑷子夾斷神經束的瞬間,林安琳握住她的手背:“45度角進針,記得嗎?“
少女的淚水砸在解剖臺,暈開了二十年前的舊報紙:“小時候......“
夕陽將兩人的影子投在《赤腳醫生手冊》上,泛黃書頁間夾著的銀杏葉標本,不知何時染上了胭脂色。
晨霧漫過燕園未名湖時,杏林社的姑娘們已經將招新攤位布置得熱鬧非凡。林安琳踮著腳尖調整橫幅,褪色頭巾滑落肩頭,露出新長出的烏黑發茬。
“往左些!“唐曉蕓在梧桐樹下揮手,俄式披肩掃落一地晨露,“再往左半寸就對齊'科學'的'科'字了。“
何衛紅噗嗤笑出聲,軍用水壺磕在桌角叮當響:“咱們唐大畫家改行當風水先生了?“她故意用纏著紗布的手戳了戳人體模型,“要不再測測這教具的吉位?“
三人笑作一團時,她指尖還沾著天山雪蓮膏的清苦藥香,那是昨夜跟著唐曉蕓學解剖時留下的。機械系男生扛著新制的解剖模型擠進人群。顧長風白襯衫袖口卷到手肘,露出小臂新鮮的燙傷:“按你說的加了關節活動功能,試試?“
梧桐葉沙沙作響,晨光穿透葉隙在解剖圖譜上灑下碎金。護理系新生阿依努爾捧著鑲銀邊的藥臼走來,維吾爾長辮綴著天青色琉璃珠:“安琳姐,我磨了鷹嘴豆粉,涂在模型關節能防銹。“
林安琳握住模型手腕做心肺復蘇演示,金屬軸承轉動的聲響引得路過的老教授駐足。“這個設計好!“頭發花白的解剖學主任推了推眼鏡,“能借去教研室當教具嗎?“
“當然可以。“林安琳將操作手冊遞過去,“不過后天郊區義診還要用......“
“我帶學生去幫忙!“老教授突然提高嗓門,驚飛了落在聽診器上的麻雀,“正好讓這幫小子見識什么叫學以致用。“
教研室玻璃窗忽然映出幾道深藍中山裝身影。“市衛生局的同志又來暗訪了。“唐曉蕓用俄語低聲提醒,順手將解剖刀插進發髻偽裝銀簪。林安琳余光瞥見其中一人拿著德國萊卡相機,鏡頭蓋卻始終未打開——這不像尋常考察。
唐曉蕓湊過來往林安琳兜里塞了顆大白兔奶糖:“上周市衛生局參觀后,咱們社團都快成香餑餑了。“她指甲上的丹蔻蹭到模型胸腔,給金屬肋骨染了抹嫣紅。
義診當天,何衛紅往解放鞋里墊了兩層棉絮:“楊各莊的路能顛碎骨頭。“她將軍綠挎包甩上肩頭,里頭裝著連夜煮沸的針灸針,“去年給王寡婦接生,牛車愣是把酒精瓶顛碎了。“
林安琳正往急救箱貼標簽,聞言抬頭笑道:“今年咱們有秘密武器。“她掀開草簾,露出趙振國連夜改造的“抗震藥箱“,彈簧減震裝置上還綁著紅綢帶。彈簧裝置間卡著半張泛黃圖紙,顧長風慌忙去遮已然不及。林安琳瞥見俄文標注的“Байконур“(拜科努爾)字樣,那是蘇聯航天發射基地的坐標。“我父親...“少年聲音干澀如生銹的軸承,“曾參與中蘇醫療設備合作項目。“
“喲,趕上東風轎車的配置了。“唐曉蕓用俄語打趣,忽然瞥見等在槐樹下的顧長風。少年白襯衫口袋里插著鋼筆,呢子褲腿沾滿機油,正往自行車后座捆醫藥箱。
晨霧中傳來清脆的車鈴聲。二十輛二八杠載著藥箱駛出校門,車把上綁著的紅十字旗在春風中獵獵作響。林安琳扶著顧長風的腰側,聽見他哼起不成調的外文歌。
“你走音了。“她望著后視鏡里漸漸變小的校門。
“這是喀秋莎的正確唱法。“少年耳尖泛紅,突然捏緊車閘,“坐穩!“
坑洼的土路顛得人牙關打顫。林安琳攥著藥箱背帶,忽然聽見前方傳來嗩吶聲。送葬隊伍的白幡后,蹣跚的老婦人正抱著襁褓叩頭:“求仙姑賜藥......“
“快停車!“林安琳躍下后座時扭了腳踝。她顧不得疼痛,一瘸一拐沖上前掀開襁褓——嬰兒青紫的小臉上布滿皰疹,正是前些日子防疫手冊里強調的天花癥狀。
“造孽啊!“神婆揮舞桃木劍攔在中間,“沖撞了送葬隊伍要折壽的!“
何衛紅突然舉起軍用水壺潑向空中。陽光下,消毒酒精折射出彩虹:“看清楚!這才是治病的'仙水'!“她扯開嬰兒襁褓,“你們要捂死孩子嗎?“
場面頓時混亂。林安琳被人群推搡著后退,后腰突然撞上堅實的臂彎。“接種箱給我。“顧長風單手護住她,另一只手靈巧地解開冷藏包,“你按住孩子胳膊。“
冰涼的疫苗針觸及皮膚時,嬰兒突然爆發出嘹亮哭聲。這哭聲仿佛某種信號,圍觀人群漸漸安靜下來。林安琳抹了把額頭的汗,發現自己的手正覆在顧長風手背上。
混在人群中的省報記者按下微型錄音機。他注意到疫苗瓶標簽上的批號與市面流通的不同,墨跡是罕見的普魯士藍——這顏色只會出現在軍事醫學院的特殊制劑上。暗袋里的膠卷悄悄對準了冷藏箱鎖扣處的鷹徽標記。
“看!紅疹消了!“唐曉蕓突然尖叫。晨光中,嬰兒臉上的皰疹正以肉眼可見的速度結痂。人群突然跪倒一片,林安琳慌忙去扶,卻被個戴紅領巾的小姑娘拽住褲腳。
“姐姐能教我打針嗎?“女孩舉起蘆葦桿做的“注射器“,“我娘說你是活菩薩......
回程時夕陽將藥箱染成金紅色。何衛紅數著糧票突然笑出聲:“王莊大隊給了三十斤糧票當診金,夠咱們買新油印機了。“
“我要藍色的。“唐曉蕓往嘴里拋著炒南瓜子,“就像列寧格勒醫學院宣傳冊那種......“
林安琳靠著顧長風的后背昏昏欲睡。春風掠過她新長出的發茬,帶著紫藤花的甜香。拐過最后一個彎道時,校門口閃爍的紅藍燈光驚得眾人急剎。
“小林同志!“市衛生局干事舉著喇叭喊話,“明天省報要來采訪,需要你們準備......“
“知道啦——“姑娘們拖著長音回應,笑聲驚起晚歸的燕群。解剖樓窗口透出的暖光里,周淑華正踮著腳往黑板上畫義診數據圖,粉筆灰落了滿頭。
深夜的302寢室飄著碘酒味。何衛紅給林安琳腫起的腳踝纏繃帶:“那孩子真是天花?“
阿依努爾突然推門而入,羊皮靴沾著夜露:“我在澡堂更衣間撿到這個。“她攤開掌心,微型膠卷在月光下泛著冷光。何衛紅用鑷子夾起對著臺燈:“德國阿克發牌,市面買不到。“四人呼吸同時凝滯,窗外適時響起野貓廝打聲。
“是疫苗見效快。“林安琳翻開工作日志,“多虧你潑酒精鎮住場面......“
話未說完,唐曉蕓裹著濕發沖進來:“澡堂劉嬸說給咱們留了熱水!“她忽然神秘兮兮壓低聲音,“聽說護理系轉來個新疆姑娘,會跳什么十二木卡姆......“
月光透過窗欞時,林安琳在睡夢中又回到溶洞暗河。但這次,那些漂浮的疫苗瓶變成了孩子們的笑臉,母親的嘆息化作春風,吹散了所有陰霾。
月光西斜時,解剖樓地下室亮起幽微燭光。老教授看著監控器里相攜而去的兩個身影,將1958年的畸形兒標本重新蒙上帆布。玻璃罐后的陰影里,唐曉蕓父親年輕時的勞模照片正在霉斑中漸漸模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