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乾宮的雨絲纏著龍涎香往窗縫里鉆時,我正用睫毛夾修復《古今圖書集成》的蛀頁。春桃舉著犀角柄放大鏡的手直打顫:“姑娘仔細些,這頁《坤輿外紀》值三十兩金...“
“這叫古籍修復。“我蘸著蛋清調和的漿糊補蟲洞,“在我們那,修復師能用X光...咳,用透骨術看夾層。“話音未落,廊下傳來銅鑰撞擊聲,胤離蟒袍上的潮氣驚得宣紙卷邊。
他廣袖掃落案頭青玉筆山,瑪瑙硯滴滾到《西洋歷法考》上,正壓住我畫的太陽系模型:“蘇貴人好雅興,坤寧宮走水都不及你這熱鬧。“
我拾起滾燙的茶盞暖手:“王爺淋著雨來,莫不是為借傘?“說著抽出裝訂用的銀針,“臣妾新制的油紙傘,傘骨用遼東參須泡過...“話未說完,他忽然扯過我腕間絲帕,就著雨水在《職方外紀》扉頁洇出幅地圖。
帕上蘇繡的并蒂蓮遇水舒展,竟與墨跡拼出個殘缺的“禟“字。胤離指尖劃過洇濕的“示“字旁:“蘇大人進貢的鮫綃帳,經緯線里藏著《推背圖》的卦象。“
窗外驚雷劈開暮色,我望著他腰間新佩的羊脂玉連環,忽然想起穿越前修復的明代婚書。金箔暗紋里藏著的生辰八字,也是這般欲說還休。
“王爺可聽過活字印刷?“我突然將《武英殿聚珍版》推到他面前,“就像這'離'字活模...“指尖點在胤離名諱上,“稍挪半分,便是'禟'。“
銅鑰突然抵住喉間,涼意順著脊梁漫到腳踝。胤離眼中映著跳動的燭火,像兩簇困在琥珀里的螢蟲:“蘇懷瑾,你家鄉可有能令人忘憂的孟婆湯?“
我摸向發間點翠簪,機關彈開時細鹽簌簌而落:“此物名'忘憂散',撒在酒里可解百毒。“鹽粒滾過《滇南本草》插畫里的斷腸草,“比如...三年前祭祖宴上的金絲火腿末。“
他喉結滾動的聲音混著雨打芭蕉,忽然擒住我手腕就鹽吞下。我望著他泛紅的眼尾,想起客戶婚禮上誤飲洗甲水的新郎:“鹽可解毒,但王爺這般吞法...“
“比慎刑司的辣油灌口好些。“胤離松開手時,袖中掉落半張殘破藥方。我拾起對著燭光細看,柴胡三錢的位置畫著枚帶血的銅錢。
五更天的雨幕里,我拎著鎏金食盒摸進御藥房。春桃抖開的手繪地圖上,朱砂標注的樟木柜第三格,靜靜躺著包靛藍紙裹的龍腦香。指尖觸到柜底凹槽時,忽然有人從身后攏住我執燭的手。
“蘇貴人尋的可是這個?“胤離將青瓷瓶擱在我頸側,冰得人一激靈,“咸安宮去年暴斃的答應,枕下也藏著這西域曼陀羅。“
我旋開瓶塞輕嗅,突然笑出聲:“這是羅勒葉混著香草莢,西膳房做酥山用的。“說著往他襟口撒了些,“王爺該多去御茶膳房轉轉。“
他擒住我手腕正欲發作,我忽將食盒里的南瓜羹潑向藥柜。橙黃汁液順著抽屜縫流成詭異的卦象,最下層倏然彈開,露出本覆滿塵灰的《起居注》。
泛黃的宣紙記載著康熙五十七年冬至,欽天監夜觀星象:“客星犯紫微,其芒赤,主異魂入宮闈。“而那頁朱批的夾縫里,粘著片與鴛鴦鎮紙如出一轍的金箔。
“蘇懷瑾!“胤離的怒喝震落梁上蛛網,我攥著《起居注》疾退三步,后腰撞上正在發酵的藥酒缸。虎骨酒香漫過鼻尖時,我瞥見他腕間佛珠刻滿細密紋路——正是西洋鐘齒輪的樣式。
雨勢漸歇時分,吳書來捧著圣旨撞開藥房門。老太監的油紙傘滴著水,在《起居注》上洇出團墨菊:“萬歲爺口諭,著蘇貴人即刻往武英殿侍墨!“
鎏金纏枝燭臺將乾隆的影子拉得老長,我跪在青玉案前研墨時,皇帝正用朱筆圈點《四庫全書》提要。他突然擲來卷《西域聞見錄》:“老九說你能辨三十六國文字?“
我展開繪著古怪符號的書頁,心跳突然漏了一拍——這哪是什么番文,分明是某任穿越者留下的簡體字密碼:“七月七日長生殿,夜半無人私語時...“
“朕要的壽禮可備妥了?“乾隆的扳指叩在和田玉筆洗上,“若不及老九的燧發槍有趣...“他突然將滾燙的茶湯潑向《起居注》,墨跡暈染處顯出道朱砂批紅:“留不得“。
我盯著那道批紅,忽然想起客戶婚禮上被紅酒潑臟的婚紗。指尖無意識地在青磚上勾畫,等回神時已寫出個化學方程式——次氯酸鈉漂白反應。
“臣妾新制的八音盒,能奏《陽關三疊》。“我從袖中抖出檀木機關盒,“里頭藏著臣妾家鄉的...的祈福秘術。“銅制齒輪轉動時,盒底暗格彈出片金箔,花紋與太廟石獅眼中的別無二致。
乾隆忽然大笑,震得滿殿帷幔簌簌:“好個秘術!“他抽走金箔對準燭火,“這饕餮紋的眼睛,倒像老九佛珠上的刻痕。“
更鼓聲催急時,我抱著賞賜的《佩文韻府》返回承乾宮。春桃掀開錦盒時突然尖叫——本該裝著詩集的匣內,靜靜躺著把嵌滿東珠的燧發槍,槍管余溫尚存。
雨又淅瀝起來,我摩挲著槍柄上的“離“字刻痕,忽見菱花窗外閃過杏黃衣角。推開窗欞,潮濕的青磚上留著串帶泥的腳印,蜿蜒至宮墻暗門處,斷在一灘混著朱砂的雨水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