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英殿的西洋鐘敲響子時三刻時,我正用火漆修補《遠西奇器圖說》的殘頁。春桃捧著的犀角燈忽明忽暗,照得銅版畫上的起重機械宛如蟄伏的怪獸,羊皮紙里夾著的《天體運行論》手稿突然簌簌作響。
“姑娘快看!“小丫頭顫著指尖戳向星圖,獵戶座腰帶第三顆星的位置滲出點朱砂紅。我捻起銀簪挑開裱紙,夾層里滑出張泛黃的營造法式圖——武英殿地宮的剖面結構躍然紙上,標注的滿文間雜著葡萄牙語注音。
殿門忽被夜風撞開,胤離蟒袍上的四合如意紋浸著秋露。他腰間銅鑰串纏著西洋懷表鏈,表蓋彈開時驚落幾粒星芒:“蘇貴人可認得這擒縱器?“
我盯著表盤上的羅馬數字,忽覺齒輪咬合聲與記憶中的婚慶沙漏重合:“在我們那兒,這叫'時間管理大師'。“說著抽出修復用的魚鰾膠,“王爺若肯借表一觀,臣妾能調快三刻鐘...“
銅鑰突然抵住喉間,表鏈纏上手腕的力道恰到好處。胤離眼中映著跳動的燭火,像兩簇困在鎏金籠中的螢蟲:“康熙五十七年臘月,湯若望監造的渾天儀...“他指尖劃過圖紙上的地宮入口,“少了個黃道十二宮的銅環。“
殿外傳來梆子聲,我趁機將圖紙卷進《女誡》批注本:“那銅環約莫三斤八兩,熔了能打十二枚金鑲玉耳珰。“見他眉峰微動,又補了句:“和慎刑司的腳鐐分量相當。“
寅時的露水凝在琉璃瓦上時,我蹲在地宮入口調試自制的滑輪組。春桃抱來的麻繩浸過桐油,絞盤轉動時散出奇異的松香。當第六枚銅齒輪歸位,石門轟然洞開,霉味裹著張泛黃的宣紙撲到臉上——竟是康熙御筆《機樞賦》的殘稿。
“朕聞天工開物,地靈生巧...“朱批旁綴著枚血色指印,正壓住“璇璣玉衡“四字。我舉著夜明珠細看,忽見賦文夾縫里爬滿螞蟻大小的滿文,譯過來竟是“九子奪嫡,七殺破軍“。
地宮深處傳來機括運轉聲,胤離的蟒袍下擺掃過青銅渾天儀:“蘇貴人可知,這儀器能測百年后的日食?“他廣袖拂去積塵,黃道環上赫然刻著“2023年9月“的拉丁文日期。
我倒退半步撞上子午線儀,銅制地球儀滾落腳邊,露出中空腹腔里藏的燧發槍圖紙。胤離突然擒住我手腕按向赤道環,冰涼的銅圈上凸起的星宿正對應他腕間佛珠刻痕。
“王爺可聽過平行宇宙?“我轉動黃道環,讓2023年的刻度對準紫微垣,“就像這渾天儀,每個齒輪都代表一種可能...“話音未落,儀器的地平圈突然彈開,掉出本裹著油布的《穿說新語》。
泛潮的書頁記載著雍正三年,欽天監奏報“異星入翼宿,主魂魄易位“。而夾在書中的梅子箋上,湯若望的拉丁文手記潦草地寫著:“九王命格有異,借西洋機巧續命...“
晨光刺破云層時,吳書來尖細的嗓音撕開地宮陰霾:“萬歲爺召蘇貴人往西洋鐘樓!“
乾隆把玩著鍍金望遠鏡的身影映在彩色玻璃窗上,他腳邊散落的《幾何原本》壓著張火炮設計圖:“老九說你能讓日晷倒轉?“翡翠扳指叩在銅壺滴漏上,“朕要你在重陽宴...“
“臣妾需要武英殿的青銅渾天儀。“我截斷話頭,抽出《機樞賦》殘頁,“還需九王爺腕上那串伽楠佛珠。“琉璃窗折射的光斑掠過皇帝眉間,將他瞳孔割裂成兩半明暗。
胤離的佩劍撞地聲驚起群鴉,他解佛珠的動作像在卸甲。一百零八顆木珠滾過《遠西奇器圖說》,恰在“自鳴鐘構造“章停成北斗七星陣。我撿起天樞位的珠子對光細看,年輪紋里藏著“禟“字微雕。
重陽宴當夜,太液池畔的銅雀燈悉數熄滅。我按下改裝后的渾天儀樞紐,黃道環轉動帶起齒輪轟鳴,佛珠投射的星圖漫過琉璃頂,竟與2023年的銀河系全息圖重疊。赴宴的蒙古王公仰頭驚呼“長生天顯靈“,乾隆手中的夜光杯突然炸裂,葡萄美酒潑在《穿說新語》上,顯出句朱砂批注:“妖星現,殺無赦“。
混亂中有人攥住我后襟,胤離的氣息混著血腥味灌入耳蝸:“蘇懷瑾,你家鄉可有逆天改命的法子?“他掌心的銅鑰滾燙,插進渾天儀基座時帶出串火星,地磚突然塌陷,將我們拋向藏著蒸汽機的暗室。
嗆人的煤煙里,我摸到鐵皮箱上的德文銘牌:康熙五十七年制。箱內躺著具纏滿銅線的尸骨,胸骨處嵌著枚與鴛鴦鎮紙同款的金箔,上面滿文褪成暗褐:“胤禟卒于此“。
胤離突然悶哼倒地,蟒袍裂處露出后背的陳舊槍傷。我撕開《機樞賦》裹住汩汩冒血的傷口,泛黃宣紙吸飽鮮血后,竟顯出幅火器作坊的輿圖,標注處正是蘇州織造府舊址。
“王爺這傷...“我蘸血在蒸汽機上畫函數曲線,“在我們那兒得用微積分計算彈道。“
他蒼白的臉映著熊熊爐火,忽然抓住我畫圖的手:“若我說這身子是借來的,你可信?“銅鑰插入尸骨胸腔的剎那,蒸汽機突然轟鳴,墻內傳來湯若望的意大利語錄音:“九王復生計劃,第49次實驗...“
子夜的更鼓震碎幻象,吳書來帶兵撞開暗室的瞬間,我按下緊急制動閥。噴涌的蒸汽模糊了所有人視線,唯有胤離最后塞來的銅鑰在掌心發燙——那鑰匙柄上刻著微縮版渾天儀,黃道環正指向康熙五十七年臘月初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