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小滿站在出版社大樓前,仰頭望著二十層高的玻璃幕墻。陽光刺得她睜不開眼,她抬手遮住額頭,卻遮不住手心的冷汗。
這是她第三次來這家出版社面試。前兩次,她連人事部的門都沒能進(jìn)去。這一次,她特意穿了最體面的白襯衫和黑色西褲,雖然襯衫已經(jīng)洗得發(fā)白,褲腳也有些磨損,但這是她能找到的最正式的裝扮。
電梯里擠滿了西裝革履的上班族,她縮在角落,聞著周圍濃郁的香水味,感覺自己格格不入。她低頭看了看手中的簡歷,上面密密麻麻寫滿了她在校期間獲得的文學(xué)獎項和發(fā)表的作品。這是她唯一的底氣。
“林小滿?“面試官翻看著她的簡歷,眉頭越皺越緊,“你的學(xué)歷......“
“我是自考本科。“她急忙解釋,“但我一直在寫作,已經(jīng)發(fā)表了很多作品......“
“抱歉,“面試官合上簡歷,“我們需要的是正規(guī)院校畢業(yè)的編輯。“
她渾渾噩噩地走出辦公室,在走廊里撞上了一個端著咖啡的男人。滾燙的咖啡潑在她的白襯衫上,她慌忙后退,卻一腳踩空。
“小心!“男人一把扶住她。
她抬頭,看見一張溫和的臉。男人約莫三十歲出頭,戴著金絲眼鏡,身上有淡淡的古龍水味道。
“你沒事吧?“男人松開手,“我是陳明,編輯部的主編。“
她愣在原地,突然想起什么,從包里掏出一疊打印稿:“陳主編,這是我寫的小說,您能不能......“
陳明接過稿子,隨手翻了幾頁,眼神突然變得專注起來。他抬頭打量著她:“這是你寫的?“
她點(diǎn)點(diǎn)頭,心跳如鼓。
“明天來上班吧,“陳明說,“先從校對做起。“
她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直到走出大樓,她才意識到自己真的得到了這份工作。她站在人行道上,看著來來往往的人群,突然蹲下身,把臉埋進(jìn)臂彎里。
這是她來BJ的第三年。前兩年,她住在地下室,白天在便利店打工,晚上寫作到凌晨。她寫過無數(shù)篇小說,投給無數(shù)家雜志社,收到的都是退稿信。但她從未放棄,因為她相信,只要堅持下去,總有一天會有人看到她的才華。
現(xiàn)在,機(jī)會終于來了。
然而現(xiàn)實(shí)遠(yuǎn)比她想象的殘酷。校對工作枯燥乏味,每天要面對堆積如山的稿件,修改錯別字、調(diào)整標(biāo)點(diǎn)符號。她的同事們大多是名校畢業(yè),談?wù)撝牪欢奈膶W(xué)理論,對她這個“野路子“出身的同事充滿鄙夷。
“林小滿,這份稿子重校一遍。“張姐把一疊稿子摔在她桌上,“上次你校對的稿子,錯別字多得離譜。真不知道陳主編為什么要招你這種人來。“
她低著頭,不敢反駁。張姐是資深編輯,在編輯部很有話語權(quán)。自從她來了之后,張姐就處處針對她。
午休時間,她躲在樓梯間里吃便當(dāng)。這是她昨晚做的,米飯配咸菜,簡單卻便宜。她一邊吃一邊翻看自己寫的小說,這是她唯一的慰藉。
突然,樓梯間的門被推開。她慌忙把便當(dāng)盒藏起來,卻還是被張姐看見了。
“喲,吃什么呢?“張姐湊過來,“就吃這個啊?難怪整天沒精打采的。要不要我請你吃頓好的?“
她搖搖頭:“不用了,謝謝張姐。“
“別客氣嘛,“張姐笑著說,“我知道你窮,連房租都交不起吧?聽說你住在地下室?要不要搬來和我一起住?我那兒還有間空房。“
她愣住了。張姐怎么會知道她住在地下室?
“不用了......“她小聲說。
“別不好意思,“張姐拍拍她的肩,“我知道你困難。這樣吧,你把你寫的小說給我看看,要是寫得好,我可以幫你推薦給出版社。“
她猶豫了一下,還是把打印稿遞了過去。這是她最近寫的一部長篇小說,傾注了她全部的心血。
張姐翻了幾頁,突然笑出聲來:“就這?這也叫小說?“
她的臉?biāo)查g漲得通紅。
“你看看這文筆,幼稚得可笑。“張姐繼續(xù)翻看,“還有這情節(jié),老套得要命。就你這種水平,還想當(dāng)作家?“
她伸手想搶回稿子,張姐卻把稿子舉得更高。
“怎么?生氣了?“張姐冷笑,“我說錯了嗎?你這種鄉(xiāng)下丫頭,還是趁早回老家吧,別在這兒丟人現(xiàn)眼了。“
她再也忍不住,眼淚奪眶而出。她轉(zhuǎn)身跑出樓梯間,卻迎面撞上了陳明。
“怎么了?“陳明扶住她,看見她臉上的淚水,又看了看她身后得意洋洋的張姐,似乎明白了什么。
“張姐,“陳明沉下臉,“你跟我來辦公室一趟。“
那天之后,張姐對她的態(tài)度有所收斂。但她的處境并沒有好轉(zhuǎn),反而更加艱難。同事們開始孤立她,把她當(dāng)成透明人。她的工作越來越多,經(jīng)常要加班到深夜。
但她依然堅持寫作。每天下班后,她會去附近的咖啡館,點(diǎn)一杯最便宜的美式咖啡,一直寫到打烊。她的新小說漸漸成型,這是一個關(guān)于夢想與現(xiàn)實(shí)的故事,主角是一個懷才不遇的作家。
終于,她完成了這部小說。她把稿子交給陳明,希望能得到他的指點(diǎn)。
陳明看完后,沉默了很久。
“寫得很好,“他終于開口,“但恐怕很難出版。“
她的心沉了下去。
“現(xiàn)在的市場,需要的是快餐文學(xué),“陳明解釋道,“你這種嚴(yán)肅文學(xué),很難吸引讀者。“
“那我該怎么辦?“她問。
陳明看著她,眼神復(fù)雜:“也許......你可以試著寫一些更商業(yè)化的作品?“
她搖搖頭:“我不想妥協(xié)。“
陳明嘆了口氣:“那你就得做好心理準(zhǔn)備。這條路,會很難走。“
她明白陳明的意思。但她依然固執(zhí)地相信,只要堅持下去,總有一天會有人欣賞她的作品。
然而現(xiàn)實(shí)給了她當(dāng)頭一棒。她的第一部小說被多家出版社拒絕,理由都是“不符合市場需求“。她的積蓄所剩無幾,連房租都交不起。她不得不搬出地下室,住進(jìn)了更便宜的地下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