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樘寶:
登黃山,天下無山,觀止矣。
這是明代旅行家(沒想到吧,除了科學家/文學家/政治家等,還有旅行家)徐霞客他老人家在游完黃山后在游記里面說的,意思是說登完黃山,天下的山都無需再看了,因為黃山的景色已經美到極致了。還記得我們去年的黃山之行是如何來的么?還記得去了那些有名的景點么?今天我們聊一下黃山之行和它的遺憾吧。
先說說黃山之行如何成行的,主要是要帶你回老家,你說不去黃山你就不回老家;而且二年級語文課本里面有篇《黃山奇石》的課文,所以黃山之行是一種協議,還是一種“跟著課本去旅行”的體驗。
說起遺憾,主要是大霧天氣,猴子觀海,仙人指路,迎客松都在霧蒙蒙中若隱若現,而且云海根本就沒看到。天都峰蓮花峰沒有預約也沒去登,不過這兩個黃山高峰就算預約上老爸老媽也不一定有力氣登上去,留著以后你長大了有機會自己去攀登吧。人生難免有遺憾,不過想想徐霞客他老人家也都要去兩次才能看完的黃山美景,我們普通人去一次看不到想要的美景也正常。還好我們也享受到了黃山的美食臭鱖魚。旅游是要有點既來之則安之的心態,有美景賞美景,無美景則品美食。這點我們還是要向徐霞客他老人家深度的學習,他能在被大雪封在黃山絕頂上聽一整天雪融化的聲音——“初四日,兀坐枯坐聽雪溜竟日。”
宏村人太多,以前可是藝術生寫生的圣地,也有可能旅游旺季,學生們跟游客錯峰出門了。外圍稻田極美,真如畫中……不過一碗冰淇淋足以讓你滿足。
人生海海,山山而川。
有一部非常有名的書叫《明朝那些事兒》,它的作者是“當年明月”,“當年明月”是個藝名,你可以理解為上網時用的網名,他本名叫石悅,這本大部頭的書(200多萬字)寫的是明朝“開局一個碗,終局一根繩”的帝王將相,權臣直臣,忠臣奸臣的歷史故事(明朝開國皇帝朱重八,當過乞丐要過飯,當皇帝后改名朱元璋;明朝最后一個皇帝朱由檢用繩子自縊殉國)。所有人都以為全書的最后一篇會寫闖王李自成打進北京城,但寫的卻是徐霞客,“當年明月”有次接受采訪時這樣說,他之所以最后寫徐霞客,是想告訴大家:所謂百年功名、千秋霸業、萬古流芳,與一件事情相比,其實算不了什么,這件事情就是——按照自己的方式,去度過人生。
哈哈,不好意思樘寶,這封信本來是寫旅游的,說教意味過重了,老爸又時不時的想“掉書袋”給你。
寫游記誰也寫不過徐霞客他老人家啊,更何況是寫黃山!那這封信就以“掉書袋”開始,以“掉書袋”結束吧。
無人扶我青云志,我自踏雪至山巔。若是命中無此運,亦可孤身登昆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