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兩天競選的結果出了,朋友興致勃勃來告訴我,打得我一個措手不及。
我笑說,你是不是我生活里的一個炸彈,總是在我剛剛調整好心情和心態的時候,給我適時的致命一擊。
開個玩笑的,我們是很好的朋友。
我一直是一個悲觀主義者,對于很多事情不敢有太多太好的期待,在漫長的等待結果的時間里,大部分的我都是在思考和假設,出現了那個最壞的結果時候我該怎么辦,我會怎么樣。
但是很多時候也確實是說說而已。
人怎么會一次次舍得讓自己充滿希望然后落空呢?
習慣表達簡潔和生活方式簡單,盡量少喝別人接觸的原因,其實是一種自我保護,一個人一旦把自己的喜怒哀樂分給了另一個人,與她/他緊緊捆綁在一起,很多的東西就會變得無力和難以抉擇。
如果一個人愿意把悲傷和自己經歷的種種苦難寫成歌,那這個人一定是一個勇者。
平地起高樓,大部分是為賦新詞強說愁,其實有的人一旦成了曲中人,也是不自知的。
這段時間很多網友在考古舊的影視,從個人的立場上去分析自己眼中的角色是怎么樣的悲歡離合,底下也總有反駁的聲音,說斷章取義的也有,說荒誕不羈的也大有人在。
但拋開評論不說,一個人感受世界的方法千千萬萬種,當我們接受一種觀點的時候,難道就不允許其他人有自己的聲音嗎?
世界那么包容。
說這個例子的時候我也在想自己身上的很多事情,也許曾經也一意孤行過,但是兜兜轉轉那么多時間過去,對方是否介懷是否不理解,其實也已經沒有那么重要了。人總是在當下選擇,當下的后悔還是快樂,都只是當下的一種感覺。是不重要的,不用耿耿于懷的。
這大概也是我在成人之后接觸更廣闊的世界時學會的第一課,這么多年過去之后,當初也許看起來幼稚的野心也算是實現了很多,九百九十步之后,我是否與當初自己想象的模樣一樣,其實也已經不重要了。一個人的野心足夠支撐他走一段路,但終歸不是全部。
總要有新的事物去刺激,你的野心,也許忘記他,是一件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