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同學群關于女人成家之后對做飯的討論,分享一二。婚姻就是柴米油鹽醋,怎么搭配調色做菜是門技術活,看看三位女生的思想碰撞。
女一:人家不會做飯,也不影響感情,我老公同事老婆,現住我樓上,老公不在家,帶孩子出去吃,老公臨時回來,打個盒飯,人家照樣被寵著。所以這樣的女人才是本事。我們這種得到的永遠只是對方說的,老婆好賢惠,這有啥用。
女二:第一你富裕了自己的內心;第二你給家帶來煙火的幸福,同時保證了家人的飲食安全;第三,你走到哪都是自信滿滿,你隨時可以撐起自己想要的家。技多不壓身,好處多著了。哪天做了電信第一夫人,能夠帶回家的客人在你家都是最高級的宴請。
女一:哈哈,謝謝!感謝你的贊美美麗了我,也感謝你給我未來畫了個宏偉藍圖。其實我內心是有點不食人間煙火的,昨天我崽還說我比一般人少了一點市井氣。會做飯其實也很簡單,熟能生巧而已。這不像學物理數學,還需要真正天賦。這些過程的完成就是憑感覺去做,直白一點就是人不傻,有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能力就行。
女二:治大國,若烹小鮮。會做飯的人是非常細心敏感的,火候的掌握,油煙的控制,翻炒的力道和時長,沒有熟練生巧哪會悟出其中的道道。你對每道菜都能玩于鼓掌之中,那再去玩其他東西,只要有耐心,一樣會玩得飛。每個人做菜的程序差別不大,但味道卻相差甚遠。悟性不一樣啊。
女三:“要留住男人的心,首先要栓住男人的胃。”我更感覺這是一句飲食營銷的廣告詞。麗麗是恰巧會做飯,孩子收益。更多的事業上的輔助和成全。多少賢妻良母,也沒留住男人的心。
女一:這個會做飯,我感覺確實讓對方溫暖。如果有前后任比較的話,同等條件他會喜歡有家的味道的,但男人不換老婆的情況下,他很難意識和珍惜這點。不做飯的能留住男人,一方面是男人的妥協,一方面這個女的還是有別的方面的優點,我覺得我這種應該還是挺好的。
女三:麗麗在在上得廳堂下得廚房之間隨意切換。如果只是沉迷做飯,蓬頭垢面,那也許會有風險。還有撥路的香氣。“要留住男人的心,首先要栓住男人的胃。”我更覺得是給女性誤導,捆綁和統治女人的。
女一:但女人不能凡事能干,不能單純做女漢子。要給自己留柔弱的一面,給予男的保護的機會。有些女的做飯菜不能留住男的,只能說別的方面很糟糕了,那一頓飯有啥用呢!這只是給幸福加分的外項。
女一:我是為了家人的健康付出,而且是權衡利弊后的一種家庭模式的選擇,一個家總要有人付出,我認為不開火也不是一個家的正常生活狀態。我挺追求自我價值的,不會為了賢妻良母,而放棄自我價值的追求。先敬羅衣后敬人,每天把自己收拾的干干凈凈的,每天開開心心的,不瞞大家,雖然到了這個年紀,我內心還駐著一個小女孩,憧憬美好,盡力活好每天。
女二:小孩要寫媽媽的味道的作文,回來說別人都是描寫媽媽做菜好吃,我實在想不起哪道菜好吃,很尷尬。
女三:母親節逼迫寫給媽媽的信,里面的素材都是爸爸的影子,作文里全是爸爸如何鼓勵,寫媽媽的作文,就沒有什么素材了。
所謂生活,一半煙火,一半清歡。“最撫人心煙火氣”,這煙火氣,在此間已超越了炊煙裊裊、市井喧囂的表象,它是一種深入骨髓的生活氣息。那是平凡日子里瑣碎卻滿溢溫暖的瞬間:一家人圍坐餐桌共享美食的溫馨畫面,鄰里間聊天群里家長里短的閑聊,抑或是獨自于夜晚燈火闌珊處品一杯熱茶。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細節,恰是生活中最真實、最動人的風景,無聲地慰藉著每一顆在塵世中漂泊的心靈。
“人間至味是清歡。”清歡,并非世俗所言的狂歡與放縱,而是一種超脫物欲、返璞歸真、回歸自我的生活態度。清歡,恰似晨曦初露時那一抹朦朧的清黃,宛如雨后空氣中彌漫著的泥土芬芳,又如閑暇時刻聽歌寫字的那份寧靜。它教會我們,在這紛擾喧囂的世界中保持一顆清凈之心,去細細品味那些簡單純粹的美好。
生活,恰似一幅色彩斑斕的畫卷,一半煙火,一半清歡,二者相輔相成,不可或缺。煙火賦予人們力量與希望,在柴米油鹽間感受生活的熱烈;清歡則帶來沉思與反省的機會,在靜謐之中品味內心的寧靜。人生恰似一場戲劇,每個人都是自己生命的主角。女性們在煙火中盡情演繹著生活的精彩,在清歡里靜靜沉思歲月的意義。以熱情擁抱生活,用淡然面對人生的起伏,在煙火與清歡的交織中磨練意志,滋養心靈。至于女人是否要學會做飯,這并非簡單的對錯之分,生活有著無形的力量,它會促使人成為不得不成為或者心之所向的模樣,一半煙火一半清歡,共同構成了豐富多彩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