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濕的霉味裹著鐵銹氣息撲面而來,鳳朝歌的銀簪在賬冊邊緣剮蹭出細碎金粉。
天機閣暗艙的鯨油燈忽明忽暗,將“丙戌年驚蟄“的朱砂印鑒映得如同凝固的血。
“五萬引官鹽憑空蒸發。“蕭景珩沾血的指尖劃過淮揚鹽場圖,在運河水紋處洇開暗紅,“按漕運慣例,每船吃水線該比現在高出三寸。“
窗外傳來更夫沙啞的梆子聲,鳳朝歌突然將賬冊按在銅盆清水里。
墨跡遇水暈染的剎那,十幾行蝌蚪狀的暗紋從紙背浮起,恰與她腕間司南佩的星圖重合。
蕭景珩見狀立即解開玉帶鉤,將嵌著王府印鑒的金箔擲入水中。
“《璇璣圖》的變體加密。“鳳朝歌用銀簪尖挑開粘連的紙頁,簪頭雕刻的鳳眼突然迸出機關簧片,“需要對應星宿方位重組字序——柳如是手里有永昌三年的《教坊樂譜》。“
話未說完,謝無涯踹開艙門摔進來。
他玄色勁裝還滴著運河的水,掌心攥著半截淬毒弩箭:“漕幫的追兵封了胭脂巷八個出入口,你的柳姑娘正在攬月閣彈《十面埋伏》。“
攬月閣的纏枝銅燈將柳如是的珍珠步搖晃成碎星,她素手撥過懷中琵琶,四根弦同時迸出《鹽工令》的蒼涼調子。
鳳朝歌倚著湘妃竹簾,看那鎏金指甲在鳳頸琵琶的暗格處叩出三長兩短的節奏。
“江南道三十八鹽場,實際產鹽量比黃冊多兩成。“柳如是突然將茶湯潑在窗臺,水痕沿著雕花木紋蔓延成鹽田脈絡,“多出來的'影子鹽',走的是鎮北侯府的軍糧船。“
蕭景珩捏著青瓷盞的手驟然收緊。
去年北境雪災,正是他親自押送那批摻了沙石的賑災糧。
鳳朝歌瞥見他掌心血痂又滲出新紅,順勢將蘸著藥粉的帕子按上去:“勞煩柳姑娘再瞧瞧這個。“
當浸透沉水香的賬冊鋪開在玳瑁屏風上,柳如是突然輕笑出聲。
她摘下發間金步搖,用尖端挑開裝訂線,三十六個針孔在燭火映照下,竟在墻面投出鹽運使官印的輪廓。
“這是揚州瘦馬特訓的密語針法。“她蔥白手指撫過那些孔洞,突然哼起段吳儂軟語的小調,“要破譯這個,得找位左肩紋著并蒂蓮的姑娘。“
子時的梆子混著細雨砸在瓦當上,鳳朝歌將重組的密語謄抄在鮫綃紗。
當“丙戌年驚蟄丑時三刻“的字樣浮現時,蕭景珩忽然用劍尖挑起她一縷散發:“那夜鎮北侯的運糧船在瓜州渡沉了七艘。“
燭火爆出個燈花,謝無涯的影子在窗外晃了晃。
他拋進來個濕漉漉的油紙包,里面裹著半塊刻有北狄狼首圖騰的火漆印——正是從沉船遺骸打撈的樣式。
鳳朝歌將火漆印按在密語末尾,齒痕狀的缺口恰好補全“鹽鐵轉運使“的官銜。
她望著漏刻上逐漸重合的子丑時辰線,突然將司南佩拍在漕運圖上:“明日午時三刻,揚州商會的千帆宴......“
話未說完,柳如是懷里的琵琶弦應聲而斷。
揚州商會的朱漆大門在晨霧中緩緩開啟時,鳳朝歌正將最后一枚鎏金齒輪嵌進檀木機關蟲的腹腔。
那蟲兒振翅發出蜂鳴般的震顫,六只赤銅足爪攀上她袖口的銀絲纏枝紋,倒真像只乖巧的寵物。
“千帆宴的請柬備了三份。“蕭景珩將青竹傘斜倚在太湖石旁,傘骨暗格里寒光微閃,“漕幫的赤鱗衛混進了十二個刀斧手,西側回廊第三根立柱有機關暗門。“
鳳朝歌指尖輕彈,機關蟲順著傘骨滑入他玄色披風的褶皺,“謝無涯在碼頭截住了三船桐油,足夠把商會的暗倉燒成琉璃盞。“她說著撫平裙裾上并不存在的褶皺,金絲楠木算盤珠碰著袖中司南佩,發出細碎的叮咚聲。
商會正廳懸著七十二盞走馬燈,將鹽引票據映得如同飄雪。
鳳朝歌駐足在青州鹽商的珊瑚屏風前,袖中機關蟲突然昂首震顫——東北角的紫檀八仙桌下,三道新鮮車轍印正滲著熟悉的硝石氣味。
“勞駕,勞東家的蜀錦可還耐潮?“蕭景珩突然高聲與布商寒暄,廣袖拂過桌案時,一枚玉扳指悄然滾落。
機關蟲趁機竄入地磚縫隙,尾翼磷粉在陰影里拖出螢火蟲似的流光。
二樓賬房傳來銅鈴輕響時,鳳朝歌正捏著塊松子糕與茶商周旋。
糕餅碎屑簌簌落進茶湯,在水面拼出個歪斜的“危“字——這是謝無涯在檐角晃動的暗號。
“地窖有二十七口包鐵木箱,鎖眼全澆了鉛。“蕭景珩借著斟茶動作低語,他衣襟沾染的沉水香里混著淡淡血腥,“機關蟲卡在第三道機括,要重組星宿方位......“
話音未落,西北角突然爆出瓷器碎裂聲。
十八名赤鱗衛魚貫而入,玄鐵護腕撞擊聲驚得鹽商們打翻了茶盞。
鳳朝歌瞥見機關蟲尾翼磷粉沾在某個護衛靴底,反手將司南佩按在蕭景珩掌心:“巽位生門,兌宮驚變。“
蕭景珩倏然起身掀翻茶桌,青瓷碎片暴雨般砸向追兵。
他抓起案頭鹽引票據揚向半空,雪片似的紙張中,腰牌上“皇商“二字在走馬燈下明滅生輝:“本官奉旨查驗鹽課,爾等要抗旨不成?“
赤鱗衛首領的雁翎刀僵在半空。
鳳朝歌趁機閃進暗影,腕間銀鐲彈射出蠶絲鉤鎖,整個人如雨燕般掠上橫梁。
機關蟲正在賬房銅鎖前顫動,她咬破指尖將血珠滴入蟲腹,那精巧機關竟發出龍吟般的清嘯。
“丙戌年驚蟄的鹽引果然在此!“鳳朝歌展開染血賬冊,指尖撫過北狄狼首圖騰的火漆印。
窗外忽有寒光破空而至,她旋身避開弩箭時,袖中機關蟲已叼著關鍵票據竄向天井。
大廳突然響起裂帛之音。
鳳朝歌扯斷脖頸瓔珞,上百顆珍珠滾落地面,藏在其中的磷粉遇風自燃,將偽造的鹽引燒成灰燼。
她踏著火浪躍上鹽山,揚起的裙裾掃倒整排青花瓷缸,腌漬的梅子隨鹵水淌成蜿蜒溪流。
“江南道三十八鹽場,每季多產兩成'影子鹽'。“鳳朝歌將賬冊拍在鎮秤銅盤上,司南佩的磁針直指面色慘白的鹽鐵轉運使,“這些腌梅子的粗鹽,可比官鹽少了三道提純工序。“
人群中的林月柔佛珠驟斷,檀木珠子滾進鹵水發出滋滋異響。
蕭景珩劍鋒挑起她袖中暗袋,數十枚北狄制式的金瓜子叮當落地。
謝無涯鬼魅般從梁上倒懸而下,染血的短刃正抵住某個試圖銷毀票據的賬房先生咽喉。
“好個吃齋念佛的慈母。“鳳朝歌碾碎顆金瓜子,朱砂色粉末簌簌而落,“用摻了丹砂的香灰害我母親時,可曾想過因果輪回?“
驚雷炸響在商會穹頂,暴雨沖刷著天井里的機關蟲殘骸。
鳳朝歌轉身時,瞥見暗閣有抹玄色衣角倏忽而逝——那繡著并蒂蓮的滾邊,分明與柳如是描述的密探紋樣分毫不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