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切開格子窗時,朝霧正用木勺攪動沸騰的南瓜粥。橙紅湯汁在陶鍋里翻涌,突然躍出幾點朱砂般的泡沫。他觸電般丟開勺柄——那抹介于熟柿與鮮血之間的紅,正是他苦尋半月的第三種紅。
母親房間的樟腦味裹著霉味撲面而來。朝霧跪坐在泛黃的被褥前,剪刀尖懸在印有青海波的被面上顫抖。晨風掀起窗簾一角,光斑恰好落在他咬破的唇瓣上,仿佛上天在催促這場偷竊。剪裁聲像極了幼時偷剪母親和服襯里的那個雨夜,只是這次裂帛聲里混著心跳的轟鳴。
被芯棉絮從切口涌出時,朝霧想起奶奶講的雪女傳說。他模仿母親縫補時的指法,將破損處扭成浪花紋樣。晨光斜照在重新鋪好的被褥上,紺色波紋恰巧掩蓋了所有褶皺,唯有他知道那下面藏著道潰爛的傷。
新染的布在正午時分呈現出奇異的光澤。朝霧將布料舉過頭頂,透過陽光看見纖維里沉淀的南瓜紅素,像封存了夏日精髓的琥珀。蟬鳴突然變得尖銳,他抱著布匹沖出家門,木屐帶子斷了也渾然不覺。
村落仿佛陷入蜃氣樓般的幻境。朝霧在迷宮般的土墻間轉了三圈,才發現自己從未問過橘朔也的住處。汗水將鬢發黏在頸側,他聽見遠處傳來盂蘭盆舞的練習鼓點,咚咚聲與懷中的心跳共振成奇異的節拍。
大阪車停在山茶樹下時,車頂已積了層薄灰。朝霧認出這是幫自家修過屋頂的中村爺爺家,門廊下晾曬的鮭魚干還飄著去歲冬日的鹽味。他貼在籬墻邊,看見橘朔也的身影映在障子門上,正在為端茶的老婦表演夸張的關西式鞠躬。
“雪村家的姑娘?“中村奶奶拉開門時,朝霧正把染布往身后藏。老人眼角的皺紋里還沾著金平糖碎屑,“來找朔也君?真是難得有玩伴......“
話音未落,橘朔也已赤腳沖過緣廊。他穿著京都產的浴衣,腰帶系得松散,露出半截被陽光吻過的鎖骨。“抱歉今天要陪姑姑!“少年說話時不斷回望屋內,“她帶了東京的奶油泡芙......“突然壓低聲音,“藏在冰箱第三格,明天帶給你。“
朝霧后退半步,后腰撞上曬艾草的竹篩。懷中的染布滑落一角,南瓜染就的橙紅正與橘朔也浴衣的茜色形成微妙對比。屋內傳來玻璃器皿碰撞的脆響,少年說了句“稍等“便消失在紙門后。
蟬在頭頂突然噤聲。朝霧蹲身撿染布時,聽見中村爺爺的收音機正播報東海道新干線開工的新聞。沙沙電流聲里,老夫婦的對話碎片般飄來:“雪村家兒子...倒是比姑娘還秀氣......“
染布上的南瓜紅突然變得刺目。朝霧逃也似的鉆進后巷,卻撞翻晾曬的柿餅篩子。裹滿糖霜的柿餅滾進陰溝,在污水里浮沉如溺死的金魚。他抱著染布蜷縮在防火水桶后,直到聽見中村家的歡聲穿透磚墻:
“朔也的漫畫獲獎了?真該讓他給雪村家姑娘畫幅肖像......“
暮色將染布浸成淤血般的暗紅時,朝霧在水渠邊找到了斷掉的木屐帶。對岸的廢棄倉庫亮起燈,幾個青年正圍著新買的電唱機跳舞。他學著母親補衣的手法,用染布條纏緊木屐,每繞一圈都在腳踝留下南瓜色的吻痕。
歸途經過橘朔也窗下,朝霧聽見少年清亮的笑聲混在昭和歌謠里。他踮腳將染布系在山茶樹枝頭,退后三步又沖回來取下。最終把布料塞進中村家的報箱,附上張撕成花瓣形狀的便簽:“給朔也君的寫生襯布“。
月光照亮檐廊時,朝霧發現母親正摩挲被褥上的紺色浪花。她的拇指反復描摹某處針腳,指甲縫里還沾著裁縫店的緋色線頭。夜風送來破碎的哼唱,是父親入獄前常唱的《赤城搖籃曲》。朝霧將臉埋進染壞的布料,南瓜的甜香里突然嘗到淚水的咸。
更聲響起時,染缸里未用完的南瓜汁開始發酵。氣泡不斷冒出水面,像無數個來不及說出口的邀約,在月光下逐個破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