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黛玉不解:“只是收拾房子,據說是個兩進帶一個小花園的。”她也沒有去過。
“哎喲喂要說人能考上舉人呢,真真是個讀書人。”王熙鳳舉著信封給賈母看,“老祖宗,我總算是明白什么叫讀書人了。”
賈母看了下信封里的銀票,一張一百兩,共有十張,心里點點頭,但是面露疑惑:“你這鳳丫頭說的這是什么話我怎么聽不懂?”
王熙鳳一臉的夸張:“不是說讀書人視錢財如糞土嗎?這收拾個兩進的小房子就給這么多,這不是視錢財如糞土是什么?”
賈母噗嗤一聲笑了:“你呀你呀,給你你還不收著偷著樂。”
“老祖宗,那我就不客氣了。”王熙鳳故作一臉驚喜地將信封遞給平兒,“今兒可算是掙著了,快給我收好了,算我的私房錢。”
賈母更樂了:“你們看看這鳳丫頭,啊,這點兒錢都不放過。”
王熙鳳一臉的哀怨:“我們哪里比得上老祖宗您財大氣粗,這么多兒孫孝敬,我們呀只能一點一點兒的攢了。”
“這是在怪我小氣了,鴛鴦,把我那支翡翠鳳簪給鳳丫頭送去,免得她眼皮子淺的盯著人家的銀子……”
“哎喲,我就說今兒路過小園子的時候怎么有喜鵲沖我叫,原來是應在這兒了,多謝老祖宗了……”王熙鳳急忙起身拜謝。房間里又是一片熱鬧的笑聲。
待賈璉晚上回來,就受到了王熙鳳的溫柔小意款待:“爺回來啦,我來給爺寬衣。”賈璉急忙喚過平兒:“你們奶奶這是發的什么瘋?”自從尤二姐去后,王熙鳳再沒有對他如此討好過。
平兒嫣然一笑:“今兒奶奶可是得了一樁巧宗兒。”賈璉這才安心伸開手讓王熙鳳給他寬衣:“什么好事讓奶奶這么高興?”
王熙鳳一邊給他寬衣一邊問他:“林妹妹有個堂哥叫林延的,你還記得嗎?他是個什么樣的人?”
賈璉奇道:“你怎么問起他?”
“你先回答我。”
賈璉想了想:“他可算是個坐懷不亂的謙謙君子。”
王熙鳳不相信:“這世上真有這種男人?”男人哪個不好色?就算是平日里最道貌岸然的二老爺也有好幾個小妾通房。
換上了寬松半舊的長袍,賈璉倚在榻上任平兒給他脫靴泡腳:“你是沒見過他,我沒見他以前我也不信。”
王熙鳳虛虛指著他:“爺可不要誆我,被我拆穿了別怪我不給爺臉面。”
賈璉:“這話怎么說?你又見不到他,如何能拆穿我?”
王熙鳳哼了一聲:“我很快就能見到他了。”
賈璉直起身:“他要來我們家拜訪?不是說他在書院讀書嗎?”
王熙鳳坐在他身邊:“人家現在是舉人老爺了,要上京參加明年的會試呢。”
賈璉一驚,繼而大笑起來:“不奇怪,不奇怪。你說的好事就算指他?”
“正是。他要林妹妹幫他收拾他們家在京城的房子,林妹妹就拜托了我,老祖宗也發話了,我只好當仁不讓了。”
此時有個丫鬟在外面高聲道:“奶奶,老太太那邊的鴛鴦姐姐剛送了個錦盒過來,說是老太太給奶奶的賞,她就不打擾奶奶歇息了。”
王熙鳳忙回她:“拿進來。”
那丫鬟恭敬地將錦盒捧進來,平兒擦干手將錦盒接過在王熙鳳面前打開:“奶奶,這必定是老太太今兒說的翡翠鳳簪了。”
錦盒里,一根通體碧綠瑩潤的簪子靜靜躺著,簪子一頭站著展翅欲飛的金色鳳鳥。鳳鳥的嘴巴叼著和簪子同色的翡翠吊墜,金色尾羽纏在簪子之上,將簪子映襯得更加通透。
王熙鳳小心地拿起簪子欣賞:“老太太手中就沒有一件不好的。”
賈璉也湊過來細看:“這是老太太賞你的?因為要讓你幫忙收拾房子?”
王熙鳳瞟了他一眼,風情無限:“可不是,老祖宗可是個會疼人的,當然不會白勞動了我。不像有些人,來家里只會和我要銀子。”
有好些日子沒有挨過王熙鳳的賈璉立刻軟了:“我的姑奶奶,家里的銀子都是你在管,我不和你要,難道上街要去?”
王熙鳳氣樂了:“瞧你說的什么話,你把自己當什么了?”
賈璉一臉的情意綿綿:“當什么都行,姑奶奶就行行好,賞一兩個銀子給小的吧……”
平兒見倆人已經許久沒有這么融洽過了,急忙收拾了東西小心地退出去了,真心為主子感到高興。
王熙鳳和林黛玉來到了位于城東寧遠街柳條巷里的林宅。
林黛玉掀開一條縫,仔細打量周遭的環境。
王熙鳳則是大大方方地讓平兒將她這邊的車簾子打開:“這附近住的都是讀書人吧,果然安靜。”
林黛玉回到:“這是祖上為了兒孫讀書特意買的,取的就是臨近國子監,往來都是讀書人。”
王熙鳳想起了林姑父:“當初林姑父就是在這里讀書考的探花?你也是在這里出生的?”
林黛玉神色黯淡了下來:“我父母緣淡,只記得在揚州的日子了……”
王熙鳳連忙拉著她的手安慰:“是我的不是,你要是見了傷心,不如回去,這里交給我。”
林黛玉打起精神:“傷心自是有的,但是更想去看看。”那是她父母住過的地方,也是她出生的地方,如今雖然已經不是她的家了,但是她還是想要去看看。
宅子大門敞開,門檻已經被搬開,看守房子的是林家的世仆,一家四口人,此時正彎腰候在一邊。
兩輛馬車直接駛入大門。
賈璉在大門前下馬,將韁繩丟給興兒,打量了下半舊不新的大門點點頭,抬步邁進大門。
馬車在前院停下,平兒率先下車,轉身去攙扶王熙鳳和林黛玉。
第二輛馬車下來的是雪雁和王嬤嬤。
跟著進來的四人立刻跪下行大禮:“見過姑娘。”
林黛玉后退半步,溫聲道:“起來吧。”
賈璉上前:“他們就是看守宅子的家人,都是一家子,在這看守了十多年了。”
四人中年逾五旬的老者俯身道:“小的趙全,這是我媳婦,兒子和兒媳。當初老爺外放,就留下我這一家子看顧宅子。”
王熙鳳打量了下前院,點點頭:“現在看來這宅子你們看顧得還算可以。”
趙全松了一口氣:“小的一家一直有仔細看護,不敢疏忽。”
王熙鳳對林黛玉道:“看看就知道了。”
幾人在前頭走著,開始查看各處房子和院落。
房子十多年沒有住人了,盡管經常有人打掃,但是依舊流露出蕭條破敗之意。
趙全家的:“這里是當初老爺夫人住的主院,聽說姑娘就住在這東廂房里。”
林黛玉眼眶通紅,在父母當初住的房間里坐著不語。
王熙鳳讓雪雁和王嬤嬤陪著林黛玉,她自己開始吩咐起來:“找工匠來看看,房間是否有被蟲蛀的跡象;這窗戶紙要重新糊上;各個房間要仔細打掃干凈了熏蒸三日;水井要找人掏過;那些敗了的花呀草呀都拔出來扔了,重新種過……”
一條條吩咐下去,林黛玉在一邊聽住,忍不住開口道:“怪不得老祖宗和舅母都如此信賴嫂嫂,將中饋交于嫂嫂……”
王熙鳳得意地揚頭:“妹妹你也該學起來,以后嫁人了才好立起來。”
林黛玉臉一紅,用手絹遮住半張臉:“早知道就不夸你了。”
王熙鳳大笑:“晚了,我回去還得和老祖宗獻功呢,說林妹妹滿意得很,說不定老祖宗一高興,又賞我呢?”
賈璉也在一旁湊趣道:“妹妹也和老祖宗提一提我。你嫂嫂只是張張口,這樁樁件件還不是要我盯著辦?不能讓老祖宗只賞你嫂嫂一人啊。”
王熙鳳瞪了他一眼:“妹妹別聽他的,賞了我還不是有他的一半,一樣的。”
“那怎么能一樣,這直接到我手里的豈不是更好?”
林黛玉見夫妻倆人你一言我一語的,早就忘記了傷心,只顧著抿嘴笑了。
王熙鳳將事情和銀子交給了旺兒,讓他這幾天就在林宅住著。
賈府,刑夫人,王夫人,薛姨媽,王熙鳳,林黛玉,薛寶釵包括三春都聚在賈母處。
林家娘子帶著念姐兒來拜見賈母。
經過這幾年的養尊處優,林家娘子已經多了幾分優雅從容,面對賈家如此富豪之家也沒有膽怯之色:“見過老太太,給老太太請安了。”
林家娘子帶著林念福了福身子。
賈母笑呵呵地讓母女起身,推了下林黛玉:“還不快把你嬸娘扶起來。”
林黛玉急忙過去扶起林家娘子,眼中泛紅:“給嬸娘請安了。”
林家娘子拉著林黛玉的手仔細打量她,面露激動:“大了,高了,就是還是那么瘦,是不是沒有好好吃飯?”
林黛玉低下頭,眨去眼中的水霧:“多謝嬸娘關心。”轉頭向林念福了福身子,“姐姐。”
“妹妹。幾年不見,娘和我可想你了。”林念聲音清脆明快,中氣十足。
“我也想嬸娘和姐姐。”林黛玉語氣略帶撒嬌,急忙給她們引薦賈府眾人,“這是我大舅母,這是我二舅母……”
林家娘子頷首笑道:“她大舅母,她二舅母……”
林念則是跟著林黛玉喊:“大舅母,二舅母……”
一輪認親結束,賈母招呼林家娘子在挨著她塌前的椅子上坐下,她則是拉著林念的手仔細打量:“你這女兒養得好,這樣貌,這身段,把我們家的幾個都比到泥里去了。”
林家娘子笑道:“老太太快別這么說,黛玉在信里可是和我夸過幾位姑娘,我如今見了啊,覺得黛玉夸少了呢。”
眾人都笑了起來,關系一下子拉進了不少。
賈母見林念落落大方,臉色紅潤,目光清亮,心里頷首,看上去是個有成算的姑娘,讓她去和姐妹們玩,自己和林家娘子說話。
“真不知道她哥哥是個什么樣的好孩子,年紀輕輕的就是舉人老爺了。”
“老太太,您喚他延哥兒就行。”提起兒子,林家娘子臉上滿是驕傲,嘴里卻要謙虛一番,“他也就是喜靜,比別的孩子坐得住,都是書院的先生教得好。”
“江南歷來文風就勝,探花狀元的沒少出,你啊說不定還要享大福呢。”
“現在哪里敢說得準。比不上老太太您,看看,兒孫滿堂,我不知有多羨慕呢。”林家娘子是實名羨慕。
“你們林家人是少了些,怎么還不給延哥兒說房媳婦?這兩三年下來你不就可以抱孫子了?”
“老太太,不瞞您說,我這兒子啊,從小就主意大,說一不二的。我們婦道人家見識少,還不是他說什么就是什么。”林家娘子見賈母一臉慈愛可親,又是林黛玉的親外祖母,忍不住就放開了防備,和她抱怨,“他在太原中秀才哪會兒,滿鎮的姑娘隨他挑的,他就是不讓我松口,說不想那么早成親。我就這一個兒子,又不能和他擰著來。”
“可見他是有道理的,現在他是舉人老爺了,你們那小鎮上的姑娘可就有點不夠看了。”薛姨媽在一旁插話道。
眾人紛紛點頭。
林家娘子拿起手絹掩去了嘴角的笑意,方繼續開口:“今科幸得老天保佑,中了舉人,也是有不少人家遣媒婆來說和,他又讓我拒了,說他找和尚批過命,要及冠后才能說親,不然對雙方都不好。”
眾人面面相覷。
賈母急忙問她:“哪個和尚給他批的命?”
“我問他,他就說是路上遇到的一個癩頭和尚。”林家娘子用手絹擦了擦眼,“老太太,您不知道,我這兒子從小就三災八難的,好幾次都差點兒活不成了。如今長這么大了,不知費了我多少心血。”
賈母拍著她的手感同身受:“可不是,我養了玉兒七八年了,也不知道擔了多少心,流了多少淚。”
林家娘子點頭贊同:“黛玉的身子也弱,當初在揚州那會兒,我每天就是想著讓她多吃點,身子好一點兒。”
賈母感慨道:“怪不得玉兒和你這個嬸娘這么親,可見嬸娘對她的真心。”
“黛玉幸好有您這個嫡親的外祖母疼愛,是她的福氣。”
倆人相視而笑。
王夫人一臉慈悲,語氣溫和:“既然有大師批命,那是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索性離他及冠也沒兩年了。”